摘要:7月31号的上海36Space会场,我参加了《和平精英》绿洲启元开发者生态大会,并和《和平精英》策划副总监薛冰面对面聊了聊。一天下来,我觉得中小团队今年的“苦日子”有出路了。
7月31号的上海36Space会场,我参加了《和平精英》绿洲启元开发者生态大会,并和《和平精英》策划副总监薛冰面对面聊了聊。一天下来,我觉得中小团队今年的“苦日子”有出路了。
每隔上一阵子,茶馆君都会找到各家中小研发聊天,今年以来的近况挺不乐观。买量生态紧缩、入局者扎堆挤兑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逐步累积到了一个大部分人有感知的临界点。上周就有小游戏团队向茶馆君吐槽,去年还爆款不断的“Like”类产品,今年卷到被发行彻底放弃;大厂们逐步往外走,曾经属于中小团队的出海生意,如今回本也越来越难;还有行业人士预估,突然成了版本答案的“X+SLG”,现在全国可能有3000家研发在卷……
这也意味着,单机独游、出海手游以及小程序游戏这三条属于中小开发者的路线中,后两者的风口效应已经在逐渐偃息,仅剩的单机独游路线,商业体量又较为有限。许多开发者再次面临“何处去”的难题。
而身处绿洲启元开发者生态大会,“这事儿有戏”CEO夏义带着满面笑容地登台分享研发心得——这支从上海戏剧学院走出的孵化团队在去年才正式成立公司。但今年迄今,他们已经在绿洲启元中跑出了《雪狱列车》《双倍奉还》两个精品玩法。第三个绿洲启元玩法《天下第一名角》也很快就要上线。
这事儿有戏CEO夏义分享
依托《和平精英》8000万的日活量,还有许多如“这事儿有戏”这样的团队实现以小搏大。作为《和平精英》内置的玩法模式,绿洲启元PC工坊编辑器允许开发者们低门槛地研发各类玩法上架。仅靠个位数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编制,就有机会赚得数百万元的玩家内购分成和官方激励收益。
而且根据这次大会上公开的最新数据,在2025年这个中小团队普遍面临转型压力的节点,绿洲启元整体的商业化体量、用户规模、地图玩法量级、创作者数量、内容平台数据等也恰好冲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夸张地说,这片上线4年多的UGC平台,可能是当下颇具“钱景”、值得更多团队重点关注的“第四条路”。
01
为开发者集齐“天时、地利、人和”
在大会的开场,薛冰首个登台,他拿出了一系列落到实处的最新生态数据和商业化数据,为现场的开发者注入信心:在2025年,绿洲启元单个玩法的内购月流水最高突破500万;今年最赚钱的绿洲创作者团队前半年的累计收益超过了400万,收入规模已然相当可观。整个平台的日活用户峰值也在今年突破2000万。
茶馆君对比了绿洲启元去年同期公开的数据后还发现,眼下绿洲启元其实正处于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周期里。在2025年,绿洲开发者的整体收益有着60%的增长,头部团队半年的收入规模几乎已赶上去年顶级团队全年(500万+)。玩家在绿洲启元的累计游玩数超过200亿,比起去年公开的“破百亿”近乎翻倍。
这也意味着,借由绿洲“造富”的团队数量也在快速上涨。而且迄今为止,这些成果几乎都是由真正意义上的小团队创造的。
比如打造出《魔法角斗场》《马踏连营》等多个亮点玩法的多酷游戏UGC负责人李翔在大会的分享里提到,作为最早一批参与到绿洲启元生态里的开发者,他们迄今已经上线了超过50款玩法,但整个团队仅有堪堪6人的规模。
多酷游戏李翔分享
他把保持精简和高产的主要因素归功于绿洲官方提供的编辑器基建和技术支持——在李翔看来,通过四年多的引擎功能更新、技术文档的积累以及绿洲官方提供的点对点技术支持,如今的绿洲启元编辑器已经相当易用和全能。甚至于多酷还在最近专门下调了对团队成员招聘的要求,不再要求 “引擎熟练工”——哪怕是没有引擎使用经验的策划,只要靠“多看、多问、多想”都可以解决任何技术问题。
薛冰也告诉茶馆君,在2025年,绿洲启元开发者已经几乎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就能完成从策划立项到长线运营的所有动作。比如在开发阶段,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编辑器内提供的大量美术资产以及和平精英主玩法已有的组队、匹配、语音、观战等系统功能;特效、技能、怪物等都可基于对应编辑器一键生成或自由编辑;还有从玩法到商业化功能的一系列现成模板可直接调用。至于让中小团队头疼的服务器建设、客户端构建、账号管理、数据管理等网络游戏维护功能,基于绿洲启元的运营能力支持,都不是问题。
在现场团队的私下交流里,另一个曾经参与过多个UGC平台的团队,提及了他眼中绿洲启元在流量上的一个独有的“安全感”优势:官方会根据玩法评级,给到玩法一个保底的流量推荐。“始终有一群人会玩我的游戏,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点。”
这种机制的存在和绿洲启元看待流量的方式有关。一方面是绿洲启元背靠和平精英8000万日活的用户盘,在端外有合作KOL资源与和平营地APP的专门分区,在端内有玩法榜单和活动跳转页面,本身就能为绿洲开发者提供高达亿级的充足流量资源。
另一方面,薛冰告诉我,他们在官方视角对流量分发的公平性极其看重,目的就是希望整个生态能够更加长久健康,为各种玩法的发展创造机会。具体来说,绿洲启元主要结合算法驱动与官方牵引,基于玩法的不同评级,对玩法进行分层激励,确保优质作品都能获得推荐。根据玩法表现,表现优异的玩法在重大节点有机会获得更多宣推资源。对于长线运营的玩法,官方也会给到相应的流量推荐算法。因此除了新玩法获推外,很多上线三四年但玩家热捧的长青老玩法依然能够保持相当的活跃。
在现场倾听到这些来自绿洲开发者团队的真实故事和心声,让我愈发笃定绿洲启元是一个适合各个研发团队尝试的机会——中国团队普遍不缺勤奋和能力,但往往离成功只差外部环境的造就:一片能够施展身段的市场空间、相对友好的研发门槛以及公平的获量途径。而绿洲启元恰好可以跳出传统游戏研运的逻辑,在上述的这三点形成了打通痛点的差异化。
而薛冰也觉得,绿洲启元最终不会成为赢家通吃的斗兽场:“我们更多关注如何打造一个正循环的生态:让开发者能够找到自己的粉丝、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而获得自己的收益。”
02
一片纯粹的“创作沃土”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薛冰觉得,绿洲启元是一个各种背景的开发者都可以来试试的生态——无论团队此前来自什么背景,只要能够做到敏捷开发、有独特创意、聆听玩家需求、有商业化能力,都可能在绿洲启元获得成功。
站在外部的观察视角,茶馆君尝试通过绿洲启元中的爆款玩法做倒推,来验证薛冰的这个说法是否成立。绿洲启元中的热门玩法一直在经历迭代,如早期的爆款《和平运动会》《攻桥》等玩法,框架偏向简单休闲化,题材上也主要集中在跑酷枪战等常规玩法。
绿洲启元早期爆火的《攻桥》
而到了如今,绿洲的头部爆款玩法已经很难用简单关键词概括。比如做模拟经营、主攻长线的《战争大亨》;也有主打剧情向的PVE闯关玩法《雪狱列车:启程》;还有帮《和平精英》补上近战吃鸡这块板的《刀锋剑影》等等。这些头部爆款玩法背后的研发团队,也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路径。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由上海戏剧学院孵化的“这事儿有戏”团队是个很好的案例——他们过往曾经主攻戏剧+科技的AI科艺融合产品研发,主要成员许多来自编剧、表演等艺术背景。而在进入绿洲启元后,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研发上的这块长板,结合高品质的场面调度打造剧情向、叙事向的PVE体验。最终的成果《雪狱列车:启程》,上线一个月就跻身了绿洲启元热度榜前五。
雪狱列车
研发出曾登顶绿洲启元畅销榜Top 1的《惊变火车》玩法的“星叶未来”团队,则是由6位在校学生组成。刚刚加入绿洲启元时,星叶未来的制作人仅有高中时代制作PC游戏MOD的经验,首款玩法《特工行动》也果不其然表现惨淡,留存仅有个位数。但他们坚持在绿洲启元中不断摸索,向绿洲官方学习流程化的研发知识,最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迭代出了《重炮精英》《穿越异世界之战》《惊变火车》等一系列涵盖PVP、PVE等各个品类的爆款玩法。
《惊变火车》登上SPARK 2025腾讯游戏发布会
薛冰告诉我,绿洲启元在激励政策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各类产品的特点,玩法或大或小、周期或长或短,只要能表现出对玩家的吸引力,在活跃或留存等维度有亮点,官方都有对应的激励政策。让产品百花齐放。这也使得,无论擅长何种类型内容的团队,都有机会在这里找到成功。
他的另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绿洲启元里,开发者永远靠品质说话,靠内容说话”。有许多过往登上绿洲启元开发者大会舞台分享的开发者,都会在他们的演讲PPT里专门感叹“珍惜这个纯粹的生态”。我想,打动他们的或许正是这份“英雄不问出处”。
03
无数个“一百万”的故事
当一天的开发者生态大会落幕,我在《和平精英》身上感受到了一些“达则兼济天下”的味道——身为移动端射击产品领头羊,这款产品却还主动拿出流量和收入,面向中小开发者搭建一个公平的共享平台,将那些本可能被淹没的创意玩法孵化成为爆款,这是头部产品里难得的担当。
当然,这本质上是在建构双向的互惠。薛冰坦诚地告诉我,《和平精英》之所以会持续建设绿洲启元,是因为出于自身长青考虑,让《和平精英》在长线从一款战术游戏产品,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的游戏平台。因此通过绿洲启元借力UGC生态、实现足够丰富的内容产出,对《和平精英》有着战略意义。
恰恰是这种布局初衷让《和平精英》与研发团队有了一致的利益,确保了绿洲启元模式的可持续性,让《和平精英》能够以年为单位做资金和人力的长线投入,也让“轻量化开发-亿级流量-多元变现”的绿洲模式逐步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因此我们看到,在今年,绿洲启元作为重要玩法板块,随着《和平精英》一起登上了SPARK 2025腾讯游戏发布会。由绿洲玩法贡献的原生“梗”越来越多地在社交媒体上流行。这都向我们表明绿洲启元蓬勃生长的生命力。
还记得在前年,绿洲启元曾经打出“帮开发者赚到第一个一百万”的口号。但到了今年,一百万可能只是头部团队一个月的收益。沿着目前这样指数级增长的态势,我们很难想象这个生态在明年、后年又会有着什么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火车头的《和平精英》,正拉动着无数游戏团队一同疾驰,共同书写中国游戏史上题为“UGC”的一段全新篇章。
来源:游戏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