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一早从沙厂区委出发,一路接受山雨的充分洗礼。去到黄泥公社,公社里没有干部值班,我们在公社食堂里借米煮稀饭吃。没有菜,我们去公社菜园里摘新辣椒烧来凉拌。那里的辣椒不辣,赵洪恩就咬着红红的生辣椒下饭。
1973年9月9日,周日,雨。
我们一早从沙厂区委出发,一路接受山雨的充分洗礼。去到黄泥公社,公社里没有干部值班,我们在公社食堂里借米煮稀饭吃。没有菜,我们去公社菜园里摘新辣椒烧来凉拌。那里的辣椒不辣,赵洪恩就咬着红红的生辣椒下饭。
饭后,我们到小坡大队,先看望了在家养病的区委组织委员樊秀山老朋友。接着到小坡民办小学去看望团县委委员李亮周老师。再到穿山生产队调查。穿山属于坝子大队,那里有个穿洞,穿过长满青松的石灰岩,外景很像庐山仙人洞,洞内面积千余平方米,大队电影院和小学就建在洞中。李亮周告诉我们,从小坡民校到穿洞大约2里多路。可因我俩走错一个弯子,走了十多里路。后来沙厂区青年妇干李武珍告诉我:(在沙厂任职十多年的闻家驹老区长,已觉对油杉河很熟悉了。一次,他带着李武珍、方世明等4人下到油杉河片区去调查民情,走错一条山谷,雨大雾浓,不知赶了多少路,就是出不来,又找不到人家,只好在峡谷中过夜。三个大男人带个大姑孃竟然在山间住宿,闻老区长很不过意,连连自责。后来,他们只好在山谷中生起大火,又怕山洪暴发,大家只好烤火坐夜,等待天明。)到穿洞时,衣裤淋湿,己近旁晚。生产队正在开会。为不影响他们,我们在洞内休息。
网图侵删
社员散会时天已黑了。我们住到李队长家。通过一阵聊天似的访谈,得知那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生产队,他们生产队集体养了五六头猪,大的两头,一头已有三四百斤重了。当时属于奇迹。我们将这条消息上报县里后,立即引起有关领导注意。县科委等单位去那里开养猪现场会,省商业厅下文不准下面杀那两头大白猪,并由粮食部门特供饲料,专人饲养了三年,一头重达600多斤,由省商业厅派专车运去向中央献宝,以此证明“农村养猪事业普遍大发展”!
来源:乌蒙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