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看气动外形,新六代和歼36、歼50一样都采用无垂尾设计,说明对隐身性能要求极高,包括侧向的雷达反射截面积,都要压到最小。另外, 它和沈阳歼50有点类似,都是采用了机腹进气方式,可以在拉起做正过载机动的时候,保证发动机进气。相比之下,歼36的背部进气设计,说明
中国第三种六代机突然试飞,是新的竞争方案还是有独立用途。
中国第三种六代机试飞时的照片,已经在网上传播了好几天了。等了几天,也没有看到更多信息,所以目前很多种推测都有,到底哪个推测是对的,现在真的没法下结论。
只能通过照片,来看看哪种说法有更大的可能性。
目前网上流行的说法有几种,一种说这是有人驾驶的六代机,另一种说是无人机。我们分别展开进行分析。
先看气动外形,新六代和歼36、歼50一样都采用无垂尾设计,说明对隐身性能要求极高,包括侧向的雷达反射截面积,都要压到最小。另外, 它和沈阳歼50有点类似,都是采用了机腹进气方式,可以在拉起做正过载机动的时候,保证发动机进气。相比之下,歼36的背部进气设计,说明就没指望歼36去玩格斗。新六代翼型也比较接近歼50,机翼的后掠角也说明,飞行速度不会太快,最大速度2马赫左右。但是尾部设计差异明显。
我们看歼50的照片,是能从下方看到发动机尾喷管的。但是从地面看这个新6代,看不到喷管,说明喷管在机身上方,有点类似美军B2轰炸机那种布置方式,显然这是为了减少向下的红外辐射,降低红外特征。当然这种设置,就别指望矢量喷管了。这种设计,是否意味着新六代更侧重于对地攻击,所以要防范来自地面的红外探测手段以及红外制导的防空导弹,而不是更侧重于空对空。
再看体积,歼36在成都首飞的时候,歼20在一旁伴飞,所以大家很容易通过对比,看出歼36的个头比歼20大多了,所以国外对歼36的定位是超重型隐身战斗机。
这次的第三种六代机没有这种对比,没法看清大小,只不过通过起落架,大致感觉要比歼36小很多,近似于歼10的体格。国外有人猜,新六代是不是和歼50竞争的项目,但是这俩体积的差距这么明显,也不够成竞争关系。
所以,如果新六代是有人驾驶的,我盲测是不是有其自己的定位,J36负责远程压制,利用超远程空对空导弹打击对方预警机、加油机,摧毁对方空战战役的组织能力,歼50用于和对方战斗机较
量,夺取制空权,新六代作为成本相对低的隐身战机,在电子战飞机配合下,用于实施对地面战场的控制,功能上,三种6代机有兼容也有分工。
那么新六代是不是无人机,是不是给J36、J50当忠诚僚机的呢?个人感觉这个飞机用来做忠诚僚机似乎是有点大了,成本也会有点高。大家可以参照一下珠海航展上多次亮相的飞鸿97和97A这两种无人机,体积都没有那么大。毕竟忠诚僚机应该是消耗品,类似孙悟空身上的毫毛,不追求功能完美,但是成本要低数量要多,不然孙大圣抓两把毛之后,也得斑秃。
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J36也好,J50也好,新六代也好,都这么一致使用无尾气动布局,可见中国在这种布局的飞控方面,已经相当有把握。#发布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刘晓非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