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时候的社会,规矩多得很,尤其对女人,“清白” 这事儿看得比啥都重。要是没嫁人就怀了娃,在那会儿简直是天塌下来的丑事,多半没什么好结果。当然了,具体能惨到哪一步,得看是哪个朝代、家里条件如何、住的地方风气松还是紧,但总的来说,日子都难熬。
古时候的社会,规矩多得很,尤其对女人,“清白” 这事儿看得比啥都重。要是没嫁人就怀了娃,在那会儿简直是天塌下来的丑事,多半没什么好结果。当然了,具体能惨到哪一步,得看是哪个朝代、家里条件如何、住的地方风气松还是紧,但总的来说,日子都难熬。
先说说自家里的光景。那时候的人家,把 “脸面” 当命根子,姑娘家没成亲就有了孩子,全家都觉得腰杆挺不直,就怕街坊四邻背后戳戳点点。所以家里的责罚,往往来得最直接。
有的爹妈或是亲戚,为了把这桩丑事捂住,可能逼着姑娘把孩子弄掉。可古时候哪有什么安全的法子,弄不好,姑娘自己的命都得搭进去。要是实在瞒不住了,生下来之后,要么偷偷把孩子淹死、扔了,要么送给庙里的僧人、讨饭的,还得逼着姑娘对外说,自己从没生过娃。
再不就是把姑娘赶出门,从此不认这个女儿,让她一个人在外头孤魂似的漂泊,成了无依无靠的人。
要是能找到孩子他爹,家里可能逼着俩人赶紧补个亲事。但姑娘因为这事 “不清白” 了,嫁过去之后在婆家也直不起腰,被欺负是常有的事。可要是孩子他爹不认账,或者俩人身份差太远 —— 比如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穷丫头,或者男方早就娶了媳妇 —— 那这婚就结不成,姑娘的日子只会更难捱。
再看外头人的态度。那时候对女人 “干净” 的要求,比男人严多了。没嫁人就有了孩子的姑娘,立马就被人贴上 “不正经” 的标签,背后的闲言碎语就没断过。
想再找个人嫁了?难!那时候结婚讲究门当户对,还得姑娘清清白白,这种 “失了贞洁” 的,基本没人愿意要,大多只能一个人过一辈子。街坊邻居见了面,不是翻白眼就是说闲话,连村里的祭祀、集会都不让沾边,跟被大家摒除在外似的。
更严重的还在后头。要是碰上个规矩特别死的年代,比如宋朝明朝那会儿,或者村里家族势力特别大的地方,那麻烦就更大了。族里的长辈可能打着 “维护规矩” 的旗号,把姑娘装进猪笼沉到河里,或者直接埋了,就为了让家族脸上能好看点。
就算没遭这份罪,姑娘被家里逼、被外人骂,熬不住那股子劲,可能就自己寻了短见,上吊的、跳河的都有。
当然了,也有极少数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唐朝的时候,社会风气松快些,对女人没那么多捆手脚的规矩,偶尔有公主或者有钱人家的姑娘没成亲就生了娃,但这种情况少得很,大多还是得赶紧补个婚,或者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普通老百姓家的姑娘还是没辙。
还有些特别穷的人家,可能因为想让家里有后,对姑娘能宽容点,但生下来的孩子也被叫做 “野种”,官府不认,想继承家产什么的,想都别想。
说到底,那时候对女人 “贞洁” 的要求,就是双标: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去逛窑子,女人却得从一而终。没嫁人就有了孩子的姑娘,几乎注定要被家里赶、被外人欺,甚至丢了性命。这说到底,就是古时候那些老规矩把女人卡得太死,实在太不公平了。
来源:小影解说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