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个行业陷入“内卷”,标志性的表现往往是参数竞赛和营销轰炸。在净水器市场,当同行们还在为过滤精度是小数点后几位、或是营销概念争得面红耳赤时,专业净水品牌易开得选择另辟新径,用一种全新的打法。
当一个行业陷入“内卷”,标志性的表现往往是参数竞赛和营销轰炸。在净水器市场,当同行们还在为过滤精度是小数点后几位、或是营销概念争得面红耳赤时,专业净水品牌易开得选择另辟新径,用一种全新的打法。
“只换不修”的十年之约
在家电领域,售后维修的体验常常是许多消费者吐槽的焦点。复杂的报修流程、漫长的等待、维修质量的不确定、零配件价格的不透明,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消耗用户耐心和信任的无底洞。一个家电用上几年,一旦出问题,消费者往往要在“修”与“换”之间做一道痛苦的选择题。
易开得非遗系列推出“十年质保,只换不修”的服务条款,直接把这道选择题从用户面前撤走了。这就意味着,在长达十年的使用期内,任何非人为的产品质量问题,品牌方都将以整机更换的方式一力承担。用户无需再为故障鉴定扯皮,也无需担忧维修质量,易开得将所有“麻烦”留给自己,只把一个最简单的结果交付给用户。
这句承诺听起来像一场豪赌。过去,品牌们习惯于通过维修服务来控制成本,甚至创造利润。而“只换不修”意味着企业要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潜在故障,备下真金白银的重置成本。这不仅是对售后体系的挑战,更是对企业资金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极限施压。
承诺的基石:从生产线开始
如此激进的售后策略,绝非一时兴起的营销口号,其背后必然有一套严谨的成本估算。而这得以成立的前提只有一个,即产品本身足够可靠,故障率被压到了极低的水平。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与其等问题发生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建立覆盖全国的维修网络、培训团队、管理备件,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不如将成本前置,在生产制造环节就把质量风险降到最低。
这正是易开得的选择。据了解,其产品在出厂前,必须通过一套近乎苛刻的品控流程。从决定过滤效果的RO反渗透膜,到影响运行稳定性的核心部件水泵,再到整机在各种高压、高低温等极端工况下的耐久性测试,每一个环节的投入,都可以看作是在为未来十年“只换不修”的承诺“存款”。
当产品的故障率被控制在一个极低的区间时,“只换不修”就不再是一场亏本的买卖,反而成了一种更高明的成本管理方式。它用一次性的换机开销,替代了传统模式下持续不断的、琐碎且高昂的维修管理开销,同时,还收获了用户最宝贵的资产——信任。这种建立在产品自信上的服务,才真正具备了长久推行的可能性。
打破“耗材魔咒”:每年换芯只要99元
如果说“只换不修”解决了用户“用得放心”的顾虑,那么易开得的另一记重拳“每年换芯99元”,则精准地打在了“用得起”这个长久以来的行业痛点上。
“买得起,用不起”,是净水器消费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数千元购机后,每年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的滤芯更换费用,如同一笔持续征收的“健康税”,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或是在使用中疏于更换导致净水器形同虚设。这也无形中为健康饮水的普及设置了高墙。
易开得针对其非遗系列RO机型推出的“每年换芯仅需99元”服务,无疑是对这一行业惯例的直接挑战。每年99元,这个数字的意义远不止于“便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净水器的消费属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不再需要为未来数年的隐性开支感到焦虑,家庭的健康投入变得清晰、透明且可控。
当一个家庭因为合理的使用成本而选择了易开得,并持续使用十年,企业获得的将是一个忠诚的用户、持续的口碑传播以及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服务收入。这是一种用长线布局换取市场纵深的精明策略。
审视易开得的这套打法,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环环相扣的清晰路径:以严苛的品控打造出高可靠性的产品是地基;基于此之上的“十年只换不修”的售后政策是建立信任的桥梁;“99元年换芯”的普惠价格,拆除使用门槛,让健康好水惠及更多用户。品质、售后、使用成本,这三者不再是孤立的环节,而被易开得串联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最终指向“为用户提供一个长达十年的、可负担的、完全安心的饮水解决方案”的目标。
在消费者主权日益觉醒的时代,单纯的技术堆砌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好日子正在结束。易开得用自身实例告诉我们,真正的护城河,或许并非建在技术参数上,而是建在用户的心智里。同时也抛给所有同行一个思考题:当消费者不再只为一次性的购买行为买单,而是为长期的、可靠的服务和体验投票时,如何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