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这些措施离特朗普最迫切要的还比较远。眼见不能立刻啃下中国这块硬骨头,他立刻调转枪口,在别的重要领域用关税疯狂扫射对手。但这次欧洲和日本也没打算放过特朗普,都准备死磕。
张正
万众翘首以待的中美贸易会谈成果《中美联合声明》新鲜出炉,双方都在磋商机制和关税等贸易措施取得了实质进展,贸易战也来到了一个重大节点。
但是这些措施离特朗普最迫切要的还比较远。眼见不能立刻啃下中国这块硬骨头,他立刻调转枪口,在别的重要领域用关税疯狂扫射对手。但这次欧洲和日本也没打算放过特朗普,都准备死磕。
中国到底限制了美国想要的什么东西?特朗普其他形式的关税战要怎么打?日欧会怎么死磕到底?
12日,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双方降税总和超十成,都称有重大实质性进展,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和开展下一步磋商。
其中美方取消91%关税,暂停90天的24%关税,90天内剩10%基本关税,总计剩34%关税。而中方采取相同措施,并且将会暂缓或中止税收外的制裁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回到加征对等关税之前的状态,但有三个月天的观察期,实验一下这个新方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没有立刻谈到中国想要的完全取消关税,也是特朗普那边好面子,全取消了打脸就更痛了,毕竟自己之前说不会为了谈判降税。
但是中方提到的相关措施是什么呢?就是不和美国做实体商品的生意。举个例子,大豆和牛肉不要美国货,不给半导体的制造原料,而其中的王牌手段就是稀土管制。
别看这个稀土听着不起眼,这是全世界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发展的命脉,是现代社会的奠基石之一,从汽车到导弹雷达,带点科技含量的制造业都得沾上,甚至关乎一个国家的国防。
中国的稀土产量和提纯加工技术都是无可替代的第一。即使别的国家有稀土,比如美国,每年也要运三分之二的稀土给中国加工完再高价买回。换句话说,中方用这张王牌拿捏了全球科技的生命线。
而中国打出了这张王牌之后,美欧日等较大的经济体都纷纷顶不住,直呼稀土库存不够,产业要瘫痪。特朗普更是直接找上了中国,用降关税为前提恳求稀土管制取消和相应关税降低,主动滑跪了一下。
不过中国这边根本就不搭理这个请求,还专门开展了打击矿产走私的行动,严查把稀土走私到海外的行为。言下之意就是不同意一丁点自己的稀土给美国拿到,不会上当,想要稀土就全面取消关税。
而且特朗普政府就是偷奸耍滑惯了。联合声明上看着中美措施基本对等,实际上美国在今年2月针对芬太尼化工品乱收的两成税还坚挺着,所以其实美国还是在征收不太对等的关税。
所以特朗普最想要的稀土,又是最大的王牌,中国是不会轻易许诺的。这次联合声明也没有直接把放开稀土管制写上去,具体要不要放进正式谈判,还得看后续美国的表现,要经过严格评估。
毕竟特朗普只喜欢讨好型人格,不是时刻讨好他,他会撕毁协议或者拒绝执行对自己不利的条款。有时候甚至自己此前发起的协定不利于当前形势,他也照样为了利益不惜打自己的脸。
而特朗普眼看形势不绝对偏向美国,会谈的成果还是离他要的差很远,干脆换个软柿子去捏。于是在谈判中的第二天大笔一挥,签署了药品降价的行政令,核心还是美国一直都超爱的“最惠国待遇”。
那为什么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贸易战呢?因为特朗普要求在美国内的国内外药企都要按照药品的抄底价给美国供应,并且取消掉中间商,并且要官员监督药企不得压市价和抬高国内价格。
这就相当于要药企不计成本地供应美国药品,而把成本转嫁到美国以外的地区,约等于在药品这方面在其他地区征收本该美国承担的“关税”。
特朗普不但用行政命令接着威胁这些药企接受降价,还打算对商业保险动手。虽然可能不想被直接回击,特朗普没直接说针对那些国家,但反复暗示自己就是冲着欧盟那些经济强劲的经济体去的。
很明显,特朗普发现关税制裁这条路行不通,干脆把自己之前任期没通过的药品降价作为切口,为新一轮隐晦版的贸易战做准备。这也是一次投石问路,看看找的新借口大众接受度高不高。
毕竟药品确实关乎民生,尤其是在美国这种药品价格高昂的地方,很多人真的有降价需求。这也有利于民众支持率的上升,以及扭转民众对自己发动贸易战的抗议心态,一举数得。
12日的时候特朗普更是直接不装了,就药品和汽车等贸易问题大骂欧盟不公平,直言“如果欧盟药企不降价,那就不准销售汽车到美国。”
他还阐述欧盟只会压低自家药品价格,把成本不合理地转嫁给别的地方。但实际上特朗普在压价这方面显然远胜欧盟,威胁人方面也很有一套,讲话时也不忘威胁欧盟自己有所有的后手。
而欧盟虽然没有中国那么强硬,还是和美国谈判,还答应一起制裁中国,但也搬出了自己不退让的要求,就是一旦谈判不满意,就会对美国近千亿欧元的商品加码关税,还要上报WTO。
欧盟不退让的原因是?实际上,欧盟自知,欧洲只有3%的商品免遭美国的关税武器荼毒,剩下的一大半还有很多关乎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性产品。
如果再让步,不但国民经济和民众都要背上沉重负担,可能欧洲的国家安全都有危险。现在世界遍地是局部热战冲突,一旦国防受威胁,欧洲基本上就会处于任人宰割的可怕处境,所以别无选择。
被中国和欧洲启发的还有日本,在中美谈判第二天向美国提出了汽车产业零关税的要求,否决之前的一成关税条件,并延期谈判到7月。
首相也强调,不会为了汽车这个支柱去牺牲国家基础的农业,用农业降关税来换取汽车降税,最多是进口实体商品;也不会为了延长关税暂停期限而妥协国家利益和降低汽车安全标准。
可以说,日本首相算是想的很周到了,把特朗普爱玩的条件性让步和延期性让步都封死了,打算一改之前的亦步亦趋,真的和美国死磕了。
毕竟汽车是日本最赚钱的产业,国民经济就仰赖于它;农业则是因为首相所在政党的选民中最多的是农民,换句话说就是和首相的支持率挂钩。
特朗普要动一个国家领导人最在乎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支持率,无异于雷区蹦迪。也难怪日本要跑去和中国等国家站一起,发布联合声明怼特朗普政府这些奇葩关税政策了,死磕太正常不过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用他人的核心利益托举自己的利益实现,亲密如日美欧也要分崩离析,从合作走向对抗。
任何形式的贸易战本质都是霸权掠夺,不会让任何国家一直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上贡。只有平等协商,互惠互利,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优解。
中美会谈算是开了个好头,那美国接下来又要如何出招呢?
来源:麦冬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