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如懿传》中周迅的造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1:46 1

摘要:服装选用暗沉的藕粉、姜黄等色调,缺乏清宫少女服饰应有的明快灵动,颈间蝴蝶结龙华的系法虽符合历史规制,却因过度强调装饰性,反显老气。

开播初期,周迅饰演的少女青樱造型成为舆论焦点。

44 岁的她以齐刘海搭配浅色系旗装亮相,面部轻微浮肿与沙哑声线形成反差,被网友吐槽 "少女感断层"。

服装选用暗沉的藕粉、姜黄等色调,缺乏清宫少女服饰应有的明快灵动,颈间蝴蝶结龙华的系法虽符合历史规制,却因过度强调装饰性,反显老气。

对比《甄嬛传》中 30 岁孙俪的少女甄嬛,周迅的造型输在 "年龄可视化"—— 化妆师未能通过发型蓬松度、妆容清透感弱化岁月痕迹,导致角色出场便陷入 "选角失败" 的争议漩涡。

前期造型对周迅的灵动戏路形成制约。

当她试图以俏皮眼神和肢体语言诠释青樱的天真时,厚重的旗装剪裁限制了动作幅度,密集的头饰压迫面部线条,使得特写镜头中表情张力被削弱。

有观众指出,"青樱低头时,刘海阴影覆盖眉眼,完全看不到周迅标志性的灵动感"。

这种造型与演员特质的不匹配,直接导致前 10 集口碑两极,甚至被质疑 "毁了整部剧"。

走出冷宫的如懿,其造型宛如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迎来了质的飞跃。

曾经那颇具争议的齐刘海被果断舍弃,取而代之的是中分旗头,这一改变让她光洁的额头得以展露 。

配合上因冷宫生活而略显清瘦的面容,刹那间,仿佛让人穿越回《大明宫词》里那个灵动的小太平,灵气四溢。

在服装的选择上,也彻底告别了以往的暗沉色系,转而大胆采用明黄、正红等高饱和度色彩。

这些色彩不仅彰显着皇后的尊贵身份,更像是在宣告如懿内心的重生。衣料质感也有了显著的升级,提花缎面的运用,在光线下闪烁着细腻的光泽,每一处纹理都诉说着她今时不同往日的地位。龙华也从之前复杂的样式改为素白无纹款式,简约中更凸显出皇后的端庄与威仪。

在剧中某场训斥嫔妃的关键戏份里,周迅身着明黄色吉服登场,整个人仿佛自带光芒。

鬓边仅仅别着一支点翠步摇,看似简单的装饰,却在她的演绎下显得恰到好处。镜头采用低角度仰拍,巧妙地通过收腰剪裁,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姿,垂坠感十足的衣料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更添几分威严。

此时的如懿,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柔弱女子,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隐忍与威严。

这一场景也因此被观众们称为 "颜值回春名场面",成为了如懿造型转变的经典代表。

如懿后期的造型,就像是一本无声的日记,通过服饰纹样和发型设计,悄然记录着她跌宕起伏的心境。

在如懿封后这一人生高光时刻,她所穿着的朝服绣有双鹤衔芝纹。这一精美的纹样寓意深远,象征着她与乾隆之间曾经美好的 "鹣鲽情深",是她对这份感情的美好期许,也是她踏入皇后之位的幸福见证。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如懿逐渐失宠,她的服饰风格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的她,多穿着青灰色素纱衣,这种颜色本身就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恰如其分地烘托出她被冷落的凄凉处境。

不仅如此,领口的龙华也在悄然间逐渐变窄,从曾经宽大华丽的样式,变得越来越纤细,直至临终前,她仅着白色寝衣,龙华更是彻底消失不见。

这一系列的变化,就像是她人生的缩影,暗示着她从曾经那个对宫廷生活充满期待、严格遵守宫廷规则的女子,一步步沦为了被困于宫廷之中的精神囚徒。

在发型设计上,同样蕴含着无尽的匠心。

在如懿盛宠之时,她采用的是 "二把头" 发型,搭配上东珠流苏,每一步走动间,流苏轻轻晃动,尽显尊贵与华丽。

这一发型不仅符合她当时的身份地位,更是她受宠的象征,展现出她的自信与光彩。

而当她失势之后,发型则变为了 "懒梳妆",发丝微微凌乱却又不失庄重。

这种看似随意的发型,实则恰恰展现出她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内心的那份傲骨,即使被命运无情捉弄,也绝不向现实低头。

剧中周迅的龙华系法曾被吐槽 "与其他嫔妃格格不入",实则暗藏考据匠心。

据清代服饰研究,龙华正确佩戴方式应为 "一端垂落胸前,一端塞入衣襟",而剧中多数嫔妃采用 "两端垂落" 的错误系法,唯有周迅的造型还原历史规制。

造型师陈同勋在采访中透露,此举是为突出如懿的 "规矩感",与其恪守本心的性格形成呼应。

这种细节上的历史较真,虽导致视觉上的 "突兀",却为角色增添了文化厚重感。

来源:微笑影视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