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彪, 男,中共党员,湖北海凡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疫情期间,他带头为员工配送生活物资,实施“保岗不裁员”政策,用“致员工的一封信”凝聚发展信心。他响应号召,在各门店设立“爱心驿站”服务户外工作者。他推动多家门店成为“青年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
经全市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
市文明办组织评审
“仙桃好人”2025年第二批
上榜人物名单揭晓
助人为乐:陈 彪、李 伦
见义勇为:黄 河、陈欣怡
诚实守信:别进军
敬业奉献:刘卫军、刘艳芳、王振清
孝老爱亲:黄 帅、李培英
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
助人为乐(2人)
陈彪, 男,中共党员,湖北海凡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疫情期间,他带头为员工配送生活物资,实施“保岗不裁员”政策,用“致员工的一封信”凝聚发展信心。他响应号召,在各门店设立“爱心驿站”服务户外工作者。他推动多家门店成为“青年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携手市马拉松协会承办“永远跟党走 共筑中国梦”健康跑等文体活动,弘扬红色文化,营造爱党爱国氛围。
李伦, 女,仙桃职业学院教师。自2018年起,李伦连续七年主导推进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高校项目,在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防艾教育领域深入耕耘,培养500余名防艾志愿者,构建起仙桃高校防艾网格。2024年,作为市妇联公益项目的核心成员,她带领团队深入9所中小学及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筛查、防性侵教育、亲子沟通指导等多元化服务,惠及师生家长超3000人次。她还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普惠基层,主动走进公安、消防、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开展“心理减压”“职业适应”主题讲座,深入学校及社区开展公益活动,让心理健康服务的阳光洒满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见义勇为【1人(组)】
黄河、陈欣怡, 沙嘴街道汉江社区江汉星城小区居民。2025年春节期间一天下午5点,黄河、陈欣怡兄妹俩在江汉星城小区15号楼二单元发现楼梯间烟雾缭绕的,刚开始以为是谁在楼顶放烟花,经仔细查看烟雾是从楼下往上走,快速叫上家人寻找火源,越往下烟雾越浓,有种往回走的想法了,但是担心会发生人员伤亡,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下寻找,终于在6楼看见黑烟了,就锁定火势是在5楼,鼓足勇气下到5楼查看,发现501门前地毯和鞋架在燃烧,且火势已经很猛了,火势上面就是管道,可能会随时爆炸。黄河、陈欣怡快速跑到楼梯间找来两个灭火器开始灭火,要家人在楼梯间找寻更多的灭火器过来,同时拨打119火警救援电话,拍打楼上楼下邻居的房门,提醒他们快速撤离。途中在居民帮忙下,火势终于得到控制,黄河、陈欣怡也变成了一个小黑人,新买的袄子也废了。两个孩子用超越年龄的责任感,无私无畏的抉择,在危难时刻迸发出人性的光辉。
诚实守信(1人)
别进军, 男,市阿得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2020年,电商兴起,别进军回到老家毛嘴镇横堤拐村,创办了仙桃市阿得叔公司。他深知产品质量是商业的底线,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做口碑。在电商销售领域,他不依靠不正当手段竞争,而是靠诚信经营,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从供货商买回的货品,出货前都要二次检验,逐个挑选、分装。在挑选供货商环节严格把关,即便对方提供的进货价格优惠,但只要资质不全或产品质量不达标,他都会坚决拒绝合作。凭借对品质的坚持和追求,逐渐积累起口碑和粉丝基础。2022年,他卖出400万元的皮咸蛋,50万元的卤鸡,直播间销售业绩居电商平台单品类第一。
敬业奉献(3人)
刘卫军, 女,市洁达公司4片区片长。自2013年投身环卫事业以来,她从最基础的快保工作做起,每天天不亮,她就骑着快保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了让负责的路段保洁质量有所提升,她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条街道、小区的情况。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她摸索出“定时巡查+ 机动清理”的快保模式。几个月下来,原本垃圾容易堆积、卫生状况一般的路段,变得干净整洁,成为了片区的样板路段。2015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十片区片长。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寒冬腊月、酷暑时节,她都是带头干、带头上。2020年疫情期间,她主动放弃休假,带领团队连续奋战40余天。她是城市的守护者,是最美的“城市美容师”。
刘艳芳, 女,西流河镇金桥村支部书记。2000年任职以来,她始终秉持“办实事,谋发展”的宗旨,将落后的金桥村逐步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面对金桥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刘艳芳迎难而上。她带领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村组多条产业路硬化,为农产品运输与产业发展打通“脉络”。同时,她推动村部扩建升级,彻底解决困扰村民13年的道路积水问题,让村民告别“雨天蹚水出行”的历史。她坚持每月带领村干部走访两次,为老人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用品,用拉家常的方式倾听老人心声,被村民称为“比亲闺女还贴心”。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关怀,从日常服务到抢险救灾,刘艳芳以高度的责任感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王振清, 男,市大新路小学副校长、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2012年起,他先后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掌握了绘画治疗、催眠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多项技能,为无数学生及其家庭解开了心锁。2020年至2022年间,他挺身而出,担任市共青团“心理热线”的义务守护者,接听300多个求助电话,累计通话时长逾1000分钟。他的声音,成为了许多人在黑暗中的指路明灯。2023年,兼任仙桃市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负责人,他利用双休时间,为辅导站的志愿者提供面对面的培训,为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及家庭提供辅导。他的身影,成为了辅导站志愿者的坚强后盾。获评湖北省“优秀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并成为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第二批入库专家。
孝老爱亲(2人)
黄帅,男,胡场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他在人生最美年华左手截肢,从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但他仍以最热情、开朗的态度过好每一天。2020年,黄帅的父亲查出慢性肺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且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他照顾父亲、宽慰母亲、安抚妻子,让这个家庭重新充满希望。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22年母亲摔断了腿。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因工作岗位需要经常上夜班,无法兼顾家里。面对家庭的不幸和苦难,黄帅没有自暴自弃,他不分白天黑夜,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在单位和家庭、医院之间转。在他的照顾下,父母慢慢好转,两个孩子也健康的成长。他用残缺的身体撑起完整的家,用坚韧的意志照亮生活的阴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丈夫、父亲、儿子”三个角色的深刻内涵。
李培英,女,沔城镇黄金村村民。33年前,23岁的李培英嫁入黄金村。彼时,婆婆早已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丈夫是泥瓦匠,常年在脚手架上讨生活,家中大小事务难以兼顾。新婚红帖尚未褪色,李培英便开始学习照顾婆婆,喂饭、擦身、翻身,这些护理动作她重复了上万次。面对婆婆“英子,对不起,我害了你,你在我们家没有享一天福”的愧疚话语,她始终用笑容回应。这么多年来,老人身上从未生过一块褥疮。2003年,妯娌去世,她将3岁侄女带回了家。从那天开始,侄女的作业本永远崭新,炖排骨时,她总是先将两块带脆骨的夹给婆婆和侄女。2009年,小叔子离世,她又主动担起了抚养侄女的重担,直至侄女出嫁。李培英无怨无悔地侍奉婆婆,照顾侄女,用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含义,在邻里中树立了榜样,赢得了邻居们的一致称赞。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