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近日,甘肃省人社厅发布通知,决定即日起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此次行动旨在全力促进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在人社部门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就业,确保年底前有就业意愿者能就业或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近日,甘肃省人社厅发布通知,决定即日起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此次行动旨在全力促进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在人社部门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就业,确保年底前有就业意愿者能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稳定全省青年就业大局。
鼓励用人单位尽早尽可能多地
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
行动以“攻坚促就业,奋进创未来”为主题,聚焦青年群体的就业创业需求,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服务。我省各地在支持用人单位招收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方面,将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培训补贴、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尽早、尽可能多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综合运用一次性扩岗补助、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等政策,激励用人单位扩展岗位。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政策,推动政府投资的创业孵化器放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免费入住门槛,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且征信良好的企业,优先提供优惠利率的“陇原惠岗贷”。
畅通服务渠道 发布“五个清单”
为了更好畅通服务渠道,我省各地将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发布致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亮出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服务机构目录、求助途径、招聘渠道等“五个清单”。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组织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集中宣讲解读,使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和用人单位应知尽知,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畅通高校毕业生求助途径,线上全年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线下用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及基层服务站点等平台,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早登记,确保愿登尽登,积极引导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如意就业”甘肃省公共就业服务网查询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获取求职信息。
开展“人社专员敲门行动”
在精准帮扶方面,我省各地将依托2025届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实行专人联系、集中帮扶,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开展“人社专员敲门行动”,确保在8月25日前全部联系到位,摸清其就业意向和求职需求。根据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及时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即“1131”服务)。同时,要在台账中及时记载、动态更新就业状态和服务提供情况。完善就业去向核查机制,探索通过数据比对、劳动合同(就业协议)证明、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强化就业情况动态监测。
举办更多特色招聘会
我省将以百日千万招聘、职引未来招聘、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国聘行动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密招聘服务活动频次,提升市场热度。进一步宣传推广“如意就业”甘肃省公共就业服务网,引导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加大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力度,促进供需高效匹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线下招聘,更多举办“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招聘会,定向投放岗位,组织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提高招聘服务的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水平。
提供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服务
同时,我省将继续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提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服务,帮助青年提升技能水平。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接辖区高校毕业生培训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应培尽培。深入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等高质量见习岗位,鼓励见习单位留用见习人员,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全面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为参训学员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技巧等课程辅导,组织开展企业参观、跟岗锻炼等活动,帮助青年提升求职能力。
兜底困难帮扶
做到“一帮到底、不落一人”
根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我省将精准锁定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清单。组织专门力量与困难毕业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优先推送高质量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培训见习,优先提供职业指导,做到“一帮到底、不落一人”。对通过市场化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
加强对失业青年的常态化帮扶
为了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我省要求各地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平台,加强对失业青年的常态化帮扶,主动提供岗位对接、就业指导、培训推介等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失业青年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的支持,降低创业成本。对求职受挫、信心不足的失业青年,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求职会诊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理性求职。
从严纠治就业歧视等招聘欺诈行为
我省各地还将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会同有关部门持续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活动,从严纠治非法职介(网络)、就业歧视以及“招转培”“培训贷”等招聘欺诈行为,治理“萝卜招聘”“付费内推”等市场乱象。要强化就业安全教育,加强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及时发布招聘陷阱风险提示,曝光典型案例,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陈梦圆)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