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上曾报道过,有户人家安装摄像头后,本意是方便在外时查看家中情况,结果,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全被不法分子 “现场直播”,隐私被暴露得彻彻底底。
想着安装个监控摄像头,能随时看看家中孩子、老人的情况,或者是防贼防盗。
可很多人不知道,摄像头后面隐藏着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隐患。
新闻上曾报道过,有户人家安装摄像头后,本意是方便在外时查看家中情况,结果,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全被不法分子 “现场直播”,隐私被暴露得彻彻底底。
你花钱装的看家眼,搞不好成了别人偷窥的针孔摄像头,可不可怕?
如今的监控多通过 WiFi 连接,视频还会上传云盘,要是密码设置得简单,隐私泄露风险极高。这家用摄像头,真不是能随便装的,里头学问大着呢。
监控到底是看家护院,还是在引狼入室?
如今,装监控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走在街头巷尾,商场超市这些公共场所里,监控设备随处可见,默默守护着公共秩序。除了这些公共区域,越来越多在家里也装上了监控。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安装监控?
装监控的理由听着挺像回事儿:
①防盗防贼
大门、院子装上,仿佛是24小时电子保安在站岗。
日常生活添了份踏实感,虽说如今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但盗窃、抢劫之类的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消失,尤其是住在老小区、低层住户,或是经常长时间没人在家的家庭。
装上监控后,摄像头 24 小时盯着家里的关键区域。一旦有陌生人闯入,设备不仅能清晰记录下现场画面,还会立刻发出警示音,把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推送给业主。这样一来,即便人不在家,也能及时掌握家中动态,最大程度降低财产受损的风险。
②远程看娃盯老人
上班摸鱼时点开手机,瞅瞅孩子吃饭没、老人溜达没,甚至还能隔空吼一嗓子教训拆家的狗子。
在 “四老一小” 的家庭里,孩子、老人都放心不下。
装上监控后,一举一动都能在工作间隙看看,发现有异常情况,还能第一时间沟通处理,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家里养宠物的,通过监控实时关注,这些远程照护的便利,正是多数家庭安装监控的初衷。
可这点便利,背后藏的全是雷。
家里装监控,有三大风险
①毫无隐私
你以为在自己家卧室里干啥都安全,但其实,很可能是被扒光了扔大街上在 “裸奔”。
之前听一位做监控售后的朋友聊过,全程都是可以看到监控里的你们在干嘛,因为视频画面是先上传到公司的终端,然后服务器再上传到你手机上这样的流程,所以第一个看到的并不是你自己,而是他们,是不是吓出一身冷汗?
②云存储也成隐形泄密通道
家用摄像头会默认将拍摄的视频自动上传到云存储服务器,方便用户随时回看。可这看似便捷的功能,却可能变成隐私泄露的 “隐形通道”。
云端服务器也不是很安全,防护不到位,被黑客攻破后,存在里面的视频就会被轻易获取。全家人的敏感区域画面都可能被不法分子掌握,想想都让人后怕。
针对这个隐患,专业人士给出了建议:如果家里确实需要安装监控,尽量优先选择本地存储或者局域网模式。
③重灾区是卧室、卫生间
像卧室、卫生间这种私密空间,一旦装了摄像头,就成了隐私泄露的 “重灾区”。
这些地方,换衣服、洗漱、洗澡等画面,都可能被恶意截取传播,更可能成为对方敲诈勒索的筹码,让人陷入无尽的恐慌与麻烦中。
所以建议不要安装在卧室、卫生间,如果实在需要安装摄像头,就要做到物理遮盖,或者不用时直接拔掉电源。
即便是关掉摄像头,后台远程一样可以操作打开您手机或者监控的摄像头和送话筒。
家里有年幼的孩子,有年迈的老人,特殊情况需要安装监控的,怎么用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呢?
监控摄像头安全使用指南:
①关闭云存储
家用监控自带的储存空间有限,很多厂家都会提供云服务,能随时随地都调看录像,虽然方便,但前面说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很大。
所以,敏感画面还是存本地硬盘最踏实,实在要用云,也要记得定期清空记录,别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②密码越复杂越安全
给设备设置密码时,大小写字母+符号+数字,越复杂越好,这样被破解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定期更换密码也很关键,通过不定期更新来提升安全等级。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开启实时短信验证登录功能,多一层防护就多一份安心。
③监控取安全视角
安装监控时,位置和角度也大有讲究,尽量避开卧室、卫生间这些绝对私密的空间。
还需要注意一点,有些监控遇到断电或断网后,摄像头会自动恢复到出厂时的原始角度。
所以,原本调整好的安全角度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偏移,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摄像头的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文末总结:
除非家有独居老人、幼童需紧急照看,否则,真不建议在家安装摄像头,可惜十有八九的人都不知道。
来源:设计师有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