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归入历史长河的摆渡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10:12 1

摘要:2025 年 8 月 3 日下午 2 时 40 分,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的藤蔓书架间安详离世。五天后的清晨,一则来自 "许倬云说历史" 公众号的讣告,带着 "先生魂归,隐入毕生所钟的历史之中" 的绝笔,叩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这位九旬老人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

2025 年 8 月 3 日下午 2 时 40 分,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的藤蔓书架间安详离世。五天后的清晨,一则来自 "许倬云说历史" 公众号的讣告,带着 "先生魂归,隐入毕生所钟的历史之中" 的绝笔,叩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这位九旬老人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在浩瀚典籍与当代青年之间,架起一座通达的桥梁。

出生于厦门书香世家的许倬云,早年随家漂泊于福建、江西,炮火中目睹的人性光辉成为其学术的底色。先天足疾限制了他的肢体自由,却让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恣意驰骋。从台湾大学到芝加哥大学,从甲骨文考据到中西文明比较,他始终保持着 "旁观者" 的清醒与 "参与者" 的热忱。2006 年,《万古江河》以波澜壮阔的文明叙事斩获文津图书奖,开创了 "大历史" 写作范式,让学术著作走入寻常百姓家。

古稀之年的许倬云开启新的远征 —— 将毕生积淀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历史智慧。2025 年卧床之际,他坚持口述完成《写给年轻人的中国大历史》,字字句句浸透着对后辈的期许。疫情期间的在线讲堂里,这位戴着呼吸机的讲者用沙哑嗓音剖解现代文明困局,直播间百万弹幕如星火闪烁。学生王力宏回忆童年时,总浮现七舅伏案写作的背影:"他用残缺的身体证明,思想能冲破任何藩篱。"

当匹兹堡深秋的枫叶再度染红书房窗棂,案头未合拢的笔记本里,依稀可见最后的手迹:"历史不是故纸堆,而是活着的人寻找方向的罗盘。" 这位文化的摆渡人虽已隐入时光深处,却为世间留下了永不沉寂的对话 —— 关于文明存续的忧思,关于知识分子的担当,以及历史长河中永恒的人性光芒。

温馨提示:热浪袭来,三伏已至。古檀树旗下高金哲品牌良茶—七天功效茶,即将上新,一杯科学配比的养生茶,陪你度过漫漫长夏。

来源:茗茶按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