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最具代表性的景致,非绽放的烟花莫属。想必不少人都曾想过要定格烟花腾空时绽放出巨大花束的绝美瞬间,我也不例外。在烟花拍摄中,可调ND滤镜是必备工具。接下来我将结合拍摄技巧,为大家讲解使用它的原因与优势。
まちゅばら
1994年出生,岐阜县出身。
主要拍摄日本绝景、四季风光与野生动物。
作品在 X (原 Twitter) 上屡获巨大反响,并被网络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期亦涉足 NFT 领域。
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
同时从事撰稿与拍摄工作。
夏日最具代表性的景致,非绽放的烟花莫属。想必不少人都曾想过要定格烟花腾空时绽放出巨大花束的绝美瞬间,我也不例外。在烟花拍摄中,可调ND滤镜是必备工具。接下来我将结合拍摄技巧,为大家讲解使用它的原因与优势。
30s、F8、ISO100 NiSi True Color VND 1-5挡可调减光镜
烟火是夏季的风物诗。想要记录下那硕大花朵绽放的美丽瞬间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拍摄烟火时,我会使用可调ND滤镜。下面,我就结合烟火拍摄的技巧,来聊聊这么做的理由和好处。
相机选用尼康Z9,镜头则根据拍摄点与烟花的距离来灵活选择
拍摄烟花时,首先需要的器材当然是相机。我使用的是尼康Z9,但只要相机具备"B门"功能(即按住快门按钮期间可保持快门持续开启),机型并不限制。关于拍摄时的基本设置,我会将光圈收至F8左右,因此不需要大光圈的高性能镜头,套机镜头或操作便捷的变焦镜头就完全足够。只要选择适合拍摄场地与烟花距离的焦段范围的镜头即可,任何镜头都能胜任。
另外,由于烟花需要使用B门拍摄,三脚架和快门线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用三脚架固定相机,确定拍摄画角和构图。为了避免抖动或构图偏移,拍摄时尽量不触碰相机,因此需要通过快门线释放快门。直接用手指按快门时,按下按钮的瞬间可能产生抖动,所以对于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快门线是必备工具。
15s、F8、ISO100, NiSi True Color VND 1-5挡可调减光镜
还有,为了避免拍摄画面过曝,我们会使用ND滤镜(减光镜)。 对于连续发射的连发烟花等大型烟花表演,仅靠相机设置很难控制曝光,我经历过好几次拍完查看照片时发现画面一片惨白(过曝)的情况。同一朵烟花不会绽放第二次,烟花大会结束后就只能等到来年。无法重拍,所以ND滤镜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二、烟花拍摄参数指南
我拍摄烟花时,不仅会拍烟花本身,还会将背景纳入画面,以风景写意的风格来呈现。因此,相机曝光模式设置为手动(M档),并将光圈(F值)收缩至F8~F10左右。
快门速度采用B门(Bulb)模式,便于在理想时机手动控制快门开闭。
对焦操作需提前完成:拍摄前将焦点对准无限远(∞)或发射点附近的背景区域。若使用自动对焦合焦后,务必切换至手动对焦模式,防止意外触碰导致焦点偏移。由于使用三脚架拍摄,我会关闭镜头或机身内的防抖功能。
在烟花表演的高潮阶段,我会先用单发烟花测试画面构图与曝光基准,通过调整光圈值和可调ND滤镜的减光强度来优化曝光。
关于构图,我会根据烟花发射点的数量以及烟花散开的宽度来决定采用横构图还是竖构图。我个人两种构图都喜欢,通常会随心情切换。但对于不想错过的连发烟花,我会采用横构图,并使用稍广的视角拍摄。此外,为了能方便地在横竖构图之间切换,我在相机机身上安装了L型快装板,再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
如前所述,烟花拍摄时相机设定以ISO100、F8-F10为基准:单发烟花使用可调ND滤镜的1挡减光;礼花弹(连续发射的)调整为2-3挡;高潮阶段则需3-4挡。
若用相机预设的快门速度拍摄,可能会有未瞄准的其他烟花进入画面范围。因此需通过B门设置进行长时间曝光,自主控制拍摄起止时机。
不过,若快门速度过短,烟花外的背景会过暗。为此可提前单独以理想曝光拍摄背景,再通过"最大值堆栈"(图1)进行后期处理。
(图1)最大值堆栈: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合成多张图像生成一张照片。具体方法是比较多张图像同一位置的像素亮度,提取最亮部分合成。常用于烟花、天文摄影等固定机位的间隔拍摄场景。
开启快门的时机需精准把握:当烟花发射升空,从下方升起的瞬间按下快门;待烟花完全绽放并拖尾消失后关闭快门。若依赖发射时的声音判断开始时机会延迟,因此需通过目视烟花来把控节奏。
在目标烟花升空前,需调整可调ND滤镜的密度进行最终曝光校准。但长时间曝光时,若烟花持续重叠或颜色不同,过曝风险也会变化,因此调整密度后并不一定就能如愿拍摄。个人经验是,红色、橙色等明亮的暖色系比蓝色等冷色系更容易过曝。这类问题只能通过多次拍摄烟花积累经验,才能掌握需要多少减光量。
图1
未使用ND滤镜导致过曝的烟花照片。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因烟花叠加或色彩差异造成曝光过度,从而导致画面过曝。
此外,风向也会带来问题:有时烟雾会遮挡烟花使其难以看清,有时烟花会被风吹散导致形态受损。因此,务必确认拍摄点的风向,切忌在下风向拍摄。
烟花拍摄设定总结
相机模式:手动(M档)
光圈(F值):F8-F10
对焦方式:手动对焦(MF)。※若用自动对焦合焦,确定焦点后需切换至手动模式
防抖设置:关闭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功能
快门速度:设定为B门(Bulb)
ND滤镜:使用可调ND滤镜(固定ND也可),根据烟花情况微调曝光
快门操作时机
使用快门线避免抖动
按快门时机:通过目视确认烟花升空后按下
结束时机:待烟花完全绽放并拖尾消失后释放快门
使用可调ND滤镜时,在保持相机设定不变的前提下,只需旋转调节杆调整减光浓度,即可适配不同亮度的烟花,无需更换不同浓度的滤镜,能瞬间应对各种烟花场景。
若使用固定ND滤镜,选择ND4(减光两档)、ND8(减光3档)等规格的滤镜,结合相机设定调整,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烟花拍摄需求。
15s、F8、ISO100 NiSi True Color VND 1-5挡可调减光镜
混合色连射烟花。这种被称为"分层"的烟花弹体破裂后,会呈球形散开,是烟花大会中最常见的标准类型。我希望用竖构图拍摄,因此确认了烟花的腾空高度,选择了能将水面倒影也纳入画面的视角。烟花中的绿色和蓝色也得以真实、美丽地再现
烟花表演的高潮阶段,数百发烟花以绝妙时机发射升空,通过大小、色彩的动态变化与多样形态点缀夜空。前景处是名为"彩云孔雀"的白色半圆状烟花,其上方更有如画虹般绽放的"纪北彩色千轮"。由于烟花在横向范围广泛升空,为捕捉充满画面的绽放场景,我采用横构图拍摄。同时为防止过曝,将可调ND滤镜的浓度提升至3档。
20s、F8、ISO100 NiSi True Color VND 1-5挡可调减光镜
当烟花升至最高点时,会在空中短暂静止,随即绽放成最完美的圆形,但拖曳的尾迹会因风向改变流动方向。为了完整捕捉烟花从升空、闪耀到垂落的完整轨迹,我持续按下快门直至轨迹完全呈现。
343s、F8、ISO100 NiSi True Color VND 1-5挡可调减光镜
考虑到将背景的山脊线和近处水面倒映的烟花也纳入画面,我调整了曝光。可调ND滤镜设定为3档。烟花绽放时周围那圈强烈的光芒,是伴随巨大声响激烈燃烧的烟火。肉眼观看时极为刺眼,原以为会过曝,但多亏可调ND滤镜,才能像这样无过曝地拍摄下来。这是我首次能将该类烟花拍到满意的程度,深切体会到了可调ND滤镜的效果。
虽然之前也使用过固定档位的ND滤镜,但可调ND滤镜的优势在于:无需更改相机设置,也无需触碰相机机身,仅需操作滤镜上的旋钮即可调整曝光。即使在烟花升空前最后一刻,也能瞬间改变ND档位,拍摄体验极为顺畅。旋钮的阻尼恰到好处,无需用手固定相机即可操作,同时又不会松垮导致意外移动。在烟花拍摄这种“无法重来”的现场,可调ND滤镜能有效防止失误,可谓不可或缺。
我的拍摄策略是:从单发烟花到中段的连发烟花,使用2档ND固定拍摄;在终场的大型连发烟花开始前,才提升ND档位。终场及高潮部分的连发烟花转瞬即逝、无法复现,因此我会提前调整好ND档位待命,确保万无一失,绝不漏拍。
四、总结:如何舒适地进行烟花摄影
要将这瞬间的艺术——烟花完美地记录下来,可做的准备远不止设定相机位置、参数和构图。
从烟花大会的规模、举办时间、咨询方式、发射地点、周边背景环境,到能否架设三脚架等,可事先查询的信息范围极广。大型烟花大会通常每年都会开设官方网站,有时还能实时获取最新信息。利用地图应用等工具,即使无法提前实地考察,也能获取基本的位置信息。拍摄时,请务必遵守公共秩序,为架设三脚架预留拍摄空间。
通过事先掌握各类信息、烟花发射时间表以及风向,您就能更从容地进行可调ND滤镜档位调整和相机参数变更,从而有效减少废片。强烈建议您做好这些信息确认。即使没有具体时间表,连发烟花和数量众多的大型连发烟花通常也多在中场至后半段升空。因此,不妨从单发烟花开始拍摄并确定好曝光,然后一边欣赏烟花,一边为后半段的大型烟花待机准备。
烟花大会多在炎炎夏日举行,因此注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同样至关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享受夏日风情的同时,也尽情享受拍摄过程吧!
来源:都督大冢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