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9月,中国餐饮收入增速略低于社零总额增长水平,为近十年来首次。这标志着行业结束了持续多年高速扩张周期,步入结构性调整的慢增长阶段。
“既要又要”对当下的餐饮环境而言是一种奢侈。
去年9月,中国餐饮收入增速略低于社零总额增长水平,为近十年来首次。这标志着行业结束了持续多年高速扩张周期,步入结构性调整的慢增长阶段。
消费环境激变下,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反而往往因规模膨胀带来的决策效率下降、边际效益递减,陷入“船大难掉头”的转型迟滞风险。
大象起舞尤为不易,但百胜中国是个例外。
8月5日,拥有近17000家门店的百胜中国披露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几乎无短板的亮眼表现,实现规模、单店效率、盈利能力齐头并进。
二季度,百胜中国总收入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4%。
资料公司财报
尤为可贵的是,在去年餐饮业深陷价格战、行业整体同店销售额双位数下滑的背景下,百胜中国已展现出优于市场的表现;而今年,面对高基数压力,其经营韧性持续显现,成功推动同店销售额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1%。
在受到价格内卷,外卖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公司经营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达到3.0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大幅扩张至10.9%,同比提升100个基点。
规模与效率、价格与流量、成本与利润——这些看似冲突的数据维度,在百胜中国的战略框架下实现矛盾统一,印证了百胜稀缺的系统性增长能力。
财报披露后,百胜中国维持2025年实现中单位数系统销售额增长的指引不变,并轻微上调全年的餐厅利润率和核心经营利润率指引。
2025年至2026年,百胜中国将向股东回馈30亿美元。预计2025年股东回馈至少12亿美元。2024年至2026年平均年度股东回馈金额约占市值的9%。
在餐饮行业集体的增长焦虑中,百胜中国的含金量还在进一步显现。
兼顾规模与单店
连锁餐饮是一门边际效应有限的生意。门店网络的扩张虽能做大收入基数,却难以摊薄人工、租金等刚性成本。在更多时候,单店模型被视作评判餐饮企业的核心标准。
资料显示,近3年来百胜中国保持着年均净增1500家门店以上的增速,相当于每年新建一个中型连锁企业体量。
进入2025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百胜中国依然规划了1600至1800家的净增门店目标,维持双位数增速的高速扩张态势。
对于这家存量门店近1.7万家的庞大餐饮集团而言,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同时保持快速扩张和持续增长,更是难上加难。
但百胜中国找到了问题的解法。
近年来,百胜中国策略性扩展价格带并提供高性价比且创新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对更加理性的消费者的吸引力。
肯德基“疯狂星期四”“OK餐”日益深入人心。“一价到底”的必胜客卖出36.9元的披萨、19.9元的意面,以及9.9元的薯格、玉米粒,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一代食堂。
随着消费习惯的变迁,“价格”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因素,从“原味鸡汉堡”的怀旧到每年儿童节玩具套餐的一餐难求,拿捏消费者的实用主义和情绪价值是肯德基,必胜客常青的关键。肯德基推出的原味鸡汉堡、疯辣鸡腿堡等,不仅是基于经典产品的创新,更是拿捏住了消费者“怀旧”的情绪,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创新的产品,也提升了运营效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六一儿童节期间,肯德基联合Hello Kitty、宝可梦等顶级IP套餐上线后再度“秒光”。活动期内,含玩具套餐累计售出超400万份;儿童节单日销售额刷新了2025年年初至今的销售记录。
美味创新的产品和社交价值、童年回忆产生的连锁反应,驱动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产出大量UGC内容,进一步帮助降低获客成本。上半年,百胜中国交易量达到10亿单,创造了历史新高。
二季度,肯德基维持稳健上行的姿态,净新增门店295家,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1%。
必胜客则展现出“强势上升”的态势,以更宽的价格带打开局面,同店交易量大幅增长17%,经营利润率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同比提升。
以创新求增量
目前来看,百胜中国的增长主要来自两条路径,一是在借由创新模式,挖掘存量门店潜能;二是加速低线城市渗透与加盟扩张。
以肯悦咖啡,肯德基小镇迷你模式与必胜客WOW为代表的创新模式,已陆续完成打磨,步入规模化扩张的回报阶段。
肯悦咖啡采取创新的“肩并肩”模式,借由肯德基的门店资源、会员体系实现高效扩张。二季度,肯悦咖啡新增300店,平均杯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
共用厨房的模式显著降低了肯悦咖啡的运营成本,让其在竞争内卷的咖啡市场更快找到自己的节奏,以苹果气泡美式、荔枝白兰地气泡美式为代表的气泡美式品类在六月份占比达到饮品的一半以上。
肯悦咖啡扩张预期已有明显提升,到2025年底全国门店目标继一季报由1300家上调至1500家后,此次再度上调至1700家。
下沉市场是百胜中国寻求增量的另一个战场。
截至6月底,肯德基已经覆盖了超过2400个城市,必胜客覆盖了超过900个城市,近一年来,肯德基新进入约300个城市,必胜客新进入约150个城市。
肯德基小镇迷你模式作为肯德基用以开拓下沉市场的核心,投资门槛已经降至50万,成为了加盟商最为青睐的店型,并且可以以模块化形式与肯悦咖啡等创新模式组合,以适配所在市场的实际需求。
必胜客WOW单店模型进一步成熟,凭借着简化的运营和实惠的价格,帮助必胜客进一步拓展了顾客群体。目前投资门槛低至65万至85万,帮助必胜客开拓10个新城市。
在降低单店资金门槛、增加加盟比例的同时,百胜中国也同时强化了对加盟商的筛选。
当前百胜中国加盟并不向个体商户开放,而更多与省交投、石油集团、成熟餐饮运营商等拥有独特资源的大企业伙伴建立合作,以此保障经营可持续性、标准化管控能力及食品安全品质。
依托与加盟伙伴的深度互利协作,百胜成功渗透高速服务区、医院、学校等战略空白区域。凭借覆盖食品安全至门店运营的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公司持续为加盟商赋能,保障其可持续经营能力与稳定收益。
以提效扩利润
近期的港股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消费股、特别是对头部大体量的消费股的重估,展现了投资人对企业的评估标准已从“快速增长”转向可持续盈利能力与抗周期韧性。
供应链与数字化,均是百胜中国提效的“杀手锏”。
多年来,百胜中国已在本土化运作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优势。公司不仅很早之前就与很多国内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层合作,还推出了供应链直采项目等手段,持续提升采购环节的透明度和效率。
采购规模效应之外,百胜中国亦看重与上游产业链的高度整合、高效协同,近期在链博会上推出的“百胜和羹发展计划”进一步打破传统采购边界,联合圣农、正大、雪川、妙可蓝多等头部供应商,形成以技术共享与标准共建为核心的信任联盟。
与此同时,端到端数字化确保了对整个价值链的库存完全可见,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通过自动订补货等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在避免浪费的同时,更好的支持业务增长。
身处传统行业的百胜餐饮,正在以科技改造从会员、客户服务、门店运营、后台支持、供应链及上游供应商的全流程,以AI打造新时代的提效工具。
公司以持续、坚定的数字化投入闻名,数字订单收入常年占比在九成以上,帮助其持续获取高精度、细颗粒度的经营数据。公司持续迭代超级App和小程序等平台等自有渠道,在流量为王的餐饮业内,构建了牢固的护城河。
截至目前,肯德基与必胜客会员总数已突破5.6亿,其消费贡献占比超60%,彰显了对品牌极高的忠诚度与认可。
面对AI的浪潮,百胜中国也是最早拥抱该技术的餐饮企业之一。公司在2019年开始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营运中,并于2023年引入生成式AI。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广泛的被应用于从运营到后台的各个环节中,截至去年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百胜中国已经落地了超过60个场景。
近期发布的面向门店运营的智能体“Q睿”,则作为百胜中国多年数智化探索的综合成果适配销售预测、员工排班及库存管理等诸多场景,将大幅降低餐厅经理的管理负担,让多店管理更容易落地。
乱战中的战略稳态
尽管在百胜中国的视角下,其一直沿着既定的路线稳步行进。
但这份全方位增长的二季度业绩,实则是在充满挑战、无法按部就班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的。
年初以来,餐饮业深陷平台竞争漩涡,规模连锁品牌被动卷入价格战,战略节奏频遭打乱,其中尤以平价快餐所受冲击为甚。
短期看,平台补贴虽能快速拉升订单量,但对商家而言并非真实红利。高昂的骑手成本、平台抽成及补贴支出均挤压利润。一旦补贴退坡,行业随即面临订单量断崖式下滑。
长期看,持续的补贴将压低客单价和商户利润率,迫使各方压缩成本,同时降低消费者价格的预期,最终损害品牌价值、服务水准与产品品质,形成恶性循环。
因而比起报表上的数据繁荣,更值得关注的是餐饮企业在本季度展现出决策理性、盈利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我们注意到,作为经历过2017年第一次外卖“补贴大战”的餐饮企业,百胜中国采取了审慎的策略,一方面借力平台流量为肯悦咖啡等新兴品牌引流,另一方面则以平衡的策略,谨慎定价,并大力拓展自有渠道,保护利润空间,为长远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外卖销售占比从去年38%增长至45%,在行业补贴开支上升、实收金额缩减的整体背景下,餐厅利润率实现了60个基点的增长。
也正是这种战略稳定性帮助百胜中国数度穿越周期。
过去十年,中国餐饮十强榜单历经六轮更替,唯百胜中国始终位居榜首。
多引擎驱动下,百胜中国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