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常住人口由多年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07:51 1

摘要:雄安联通网络部建设主管许国庆,2021年作为支援专家从外省到雄安新区从事无线网信号建设。2022年支援期满后,他因为技术能力突出留在了雄安新区。一年后,他的爱人辞去了当地工作随他一同定居雄安新区。“无人驾驶、智能化信号灯……雄安新区充满现代化气息,在这里生活舒

一大批创业者、奋斗者来到河北,扎根河北

常住人口由多年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

7月29日,四位创业者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咖啡厅展开头脑风暴。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雄安联通网络部建设主管许国庆,2021年作为支援专家从外省到雄安新区从事无线网信号建设。2022年支援期满后,他因为技术能力突出留在了雄安新区。一年后,他的爱人辞去了当地工作随他一同定居雄安新区。“无人驾驶、智能化信号灯……雄安新区充满现代化气息,在这里生活舒适、方便。”许国庆说。

许国庆夫妻是河北省人口净流入的缩影。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口净流出状态逐渐缓解。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实现历史性跨越,由多年以来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一大批创业者、奋斗者来到河北,扎根河北。

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大舞台

5月18日,以“聚雄才·创未来”为主题的雄安新区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启动。在现场,共青团河北省委“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开营,雄安科学园、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健康传播大厦等5家科技园区被授牌“雄才创业园”,城市道路及地下空间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中试平台等11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揭牌,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大舞台。

在省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处处长康辉看来,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新时代建设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雄安新区是河北吸引人口净流入的关键区域。从省内各地区看,2024年全省有7个地区人口净流入。其中雄安新区占比最多,为31.1%。

从“一张图”到“一座城”,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河北省以疏解央企为龙头培育创新链条,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为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以系列雄安行活动为抓手吸引创新人才,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从承接疏解标志性突破到高水平创新平台加速聚集,从“雄才十六条”发布到人才住房、子女教育政策等,雄安新区不仅系统构建了政策高地,而且形成了让人才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一流育才生态。截至目前,雄安累计发放雄才卡1.5万多张。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大事走深走实,为更多人才提供施展拳脚的大舞台。河北省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2024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8%,河北省牵头的2条协同创新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机器人本体产量增长90%,三地产业相互嵌入、耦合发展,共造一辆车成为现实。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1053项政务服务事项与京津跨省通办,京津冀社保卡在交通出行、就医购药、文化体验、人社服务等领域实现“一卡通”。

产业的互通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为京津冀区域内人员流动创造了条件。石家庄、唐山等地立足自身产业、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增加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人口净流入地区中,石家庄占20.6%,唐山占20.4%。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吸纳人才能力显著提升

由多年以来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河北吸引力还来自新质生产力强劲的动力。

近日,旭阳数科在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正式设立挂轨式防爆巡检机器人研发与测试基地,并顺利完成首批产品的交付。这些具备防爆认证、智能识别与自主导航能力的机器人,将替代人工深入化工生产装置区等高风险区域执行全天候、高精度巡检任务,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环境参数。

“选择河北、选择旭阳数科,正是看中了这里机器人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平台。”旭阳数科机器人研发工程师杨硕在交付现场说。杨硕的家乡在内蒙古,大学毕业后他加入旭阳数科,凭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爱与钻研,迅速成长为公司机器人团队的核心成员。“我参与了这款防爆巡检机器人从设计、测试到首批产品交付的全过程,很有成就感。”杨硕说。

河北省完善主导产业支持政策,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去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安全应急装备、锂电池材料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我省产业动能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显著提升。”康辉指出,从行业分布看,河北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流入人口占比最高,为12.9%。其次,占比较高的还有制造业12.5%,建筑业11.7%,批发和零售业1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0.7%。

如果说向新向上的产业生态是人口净流入的硬环境,那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则是人口净流入的软环境,它既促成引进人,也保障留住人。

河北省实施2024年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巩固拓展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成果,创新提出16项“小切口”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更多企业用脚投票河北。2024年,河北省新增A股上市企业5家,经营主体总量达889万户。

今年2月5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自202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强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从营商环境抓起的明确要求,不断释放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才吸引力后劲足

河北人才吸引力的后劲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7%,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4.5%。

“我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康辉说。此外,河北省各地集中出台的引才政策,如保定发布“保才十八条”,唐山发布凤凰英才政策5.0版,邯郸印发《关于“十万学子进邯郸”就业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也将持续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居住环境好不好,生活是否方便,也是影响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河北省城市更新改造持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县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三大提升行动持续实施。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吸纳人口能力稳步提升。

更大的爱才诚意、更优的人才服务、更宜居的生活环境,让河北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