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雄安新区的古州城遗址,以前叫做鄚城,是汉唐时期鄚县的县城和唐代莫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和许多其他古城一样,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自从雄安新区成立后,从2017年开始,考古专家们开始挖掘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遗址。
很久以前,雄安是什么样的呢?
在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莲花形状的瓦当,下面是屋檐上的筒瓦。从这个角度看,瓦当上的莲花花瓣显得格外突出。图片由本报记者李韵拍摄,来源光明图片。
乡村定造 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和你一同欣赏精彩展览】
离长安二千三百里远的地方是哪里?——那就是古州城。
古州城位于现在的河北雄安地区。
雄安新区的古州城遗址,以前叫做鄚城,是汉唐时期鄚县的县城和唐代莫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和许多其他古城一样,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自从雄安新区成立后,从2017年开始,考古专家们开始挖掘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遗址。
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记者参观了“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展览里有壮观的龙首、精致的佛像,还有一些普通的砖瓦和盏钵。通过这些展品,记者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雄安千年的历史故事。
这座城市有着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雄安新区,一个长远规划的重要地区。自2017年成立以来,考古专家们在白洋淀附近和老镇的热闹街巷中,辛勤工作,发掘出了一座沉睡了上千年的古城——古州城遗址。
如果不是专家的介绍,记者很难想到,展柜里那只看似普通的灰陶器竟然是个宝贝!这只陶器出土于古州城遗址,是战国秦汉时期的陶量,也就是用来测量容积的器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雄安考古队的队长何岁利说,这只陶量的容积是2067毫升,相当于汉代的10升(1斗)。看到它,让人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说法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在何岁利的指导下,记者注意到陶量的外壁靠近口沿的地方刻着“都乡定里”四个字。何岁利解释说,“都乡”是秦汉时期郡县治所所在的行政单位。难怪何岁利会把这只陶量称为“重器”,因为它证实了古州城(当时称为“鄚城”)是鄚县的治所。原来,雄安这座“新城”竟然有着至少两千年的建城历史。
唐朝时候,这个地方是莫州的州府。考古学家从隋唐时期的地层里找到了很多纺轮,说明那时候河北的纺织业非常兴旺。展览柜里有一个像矿泉水瓶那么大的陶制纺轮,静静地诉说着这段历史。古书上说,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早期,河北和河南两区是重要的丝绸产地。莫州向朝廷进贡的主要物品是棉花。
在这儿找到了唐代的龙首,填补了我们的知识空白。
在古州城遗址里,考古队意外找到了两个龙头,分别编号为9号和10号,初步认为是古代的装饰兽。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仔细修复,这些破碎的零件被拼接成了完整的龙头。特别是那个大约40厘米宽的10号龙头,为研究唐代的龙提供了新的资料。
这头牛的头顶长着两只耳朵,中间还有一只弯曲的独角,像字母L的形状。独角两边各伸出三个螺旋形的小角。它的头部后面有着像火焰一样的鬃毛,仿佛要冲向天空,展现了一种灵动飞扬的姿态。耳朵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凹槽,正好被云朵形状的眼睫毛轻轻触碰着,既增强了支撑作用,也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何岁利介绍,修复后的10号龙首,因为它的独角设计,显得既威武又带有一丝稚气的灵动。这种古老而生动的造型以前从未见过,展现了中国龙文化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修复后的龙首显得雄壮有力,勇猛威严,为古代中国龙的形象增添了新的种类,也为研究唐代龙首建筑构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安家瑶,一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告诉我们,在唐朝之前,龙的形象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到了唐朝,龙的形象逐渐统一,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龙的造型中融入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这里延续了唐长安城的文化传统。
《旧唐书》中提到:“(莫州)距离京城有二千三百一十里的路程。”
距离虽远,文化却相通。在两千三百里外的古州城,人们感受到了与长安相似的文化气息。经过八年系统性考古,古州城内外的双城垣布局已经清晰展现。何岁利说,古州城的街道是横一条纵一条交叉,形成十字形,就像唐长安城的一个里坊。
展览的第三部分,一位记者注意到一个标着“出土自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的白瓷杯,感到有些疑惑。因为之前在一个展柜里也看到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白瓷杯,上面写着“出土自古州城遗址”。经过仔细核对,才发现这种白瓷杯在两个地方都有出土,都是初唐时期巩义窑生产的优质白瓷。巩义窑的白瓷是进贡给皇室的,这让人生出猜想,古州城的那个白瓷杯会不会是来自长安的赏赐呢?
这里和长安一样,不仅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建筑构件——清掍瓦是中国古代的高档建筑材料之一。何岁利介绍,制作这种瓦非常讲究。首先需要用瓦石和水湿布将坯面磨光,然后在烧制时要用烧草、蒿草、松柏等焖烧的“渗炭”工艺。记者看到,展柜里的清掍瓦瓦面呈黑色或深灰色,从某个角度看甚至能看见光泽。何岁利说,以前青掍瓦主要出土于宫城和高等级墓葬。古州城作为汉唐时期的地方城址,发现唐代青掍瓦,体现了都城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模仿长安建筑部件时,可能由于相隔两千三百里的距离,古州城的工匠们也悄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创意。长安城的莲花纹瓦当上,莲花瓣只是稍微突出,类似浅浮雕;而在古州城,这些花瓣则高高立起,几乎成了圆雕。此外,莲花瓣周围的连珠纹,长安城的只有一个圈,而古州城的则有两个圈。
雄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千年前,距离长安二千三百里的古州城,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和五代的战乱;千年后,新时代的雄安正在崛起,它不仅保留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还书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历史追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