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新季大豆出口销售遭遇20年来最疲软开局。据赞纳农业对冲公司(Zaner)分析师表示,截至7月24日,美国仅售出300多万吨2025/26年度大豆,同比减少12%,为20年来同期最低销售量。
据外媒消息,美国新季大豆出口销售遭遇20年来最疲软开局。据赞纳农业对冲公司(Zaner)分析师表示,截至7月24日,美国仅售出300多万吨2025/26年度大豆,同比减少12%,为20年来同期最低销售量。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迄今头号买家中国尚未购入一船美国新豆,这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最晚开始采购美国新豆的一年。2005年中国首次购买美国大豆是在8月11日当周。如果今年比这个时间更晚,将是至少1999年以来中国最晚开始采购美豆。
上周美国和中国官员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会晤,讨论贸易问题,但是未能达成长期协议。美国国务卿上周晚些时候表示,两国已经具备达成协议的条件,并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是就大豆而言,目前巴西仍有大量大豆可供出口。
从目前的船运安排显示,远期船期的巴西大豆销售量与两年前相似,而当时巴西8月至12月的大豆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的大豆需求可能减弱
7月底媒体报道,由于2025年前几个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创纪录,而国内饲料生产商的需求疲软,导致中国国内豆粕库存积压,这可能导致今年第四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减弱,而这正值美国大豆的传统销售旺季。中国需求放缓可能会给芝加哥大豆期货带来压力。由于今年美国大豆有望丰收,上周芝加哥大豆期货已连续第二周下跌。
中国5月份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6月份更是创下历史次高,推动油籽加工以及豆粕库存增长。过剩的供应给压榨厂带来压力,一些工厂因仓容空间不足而停产。
阿根廷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由于阿根廷豆粕价格具有竞争力,中国买家在过去几周买入了三批阿根廷豆粕,可能会加剧供应过剩。8月1日,中国买家签约进口3万吨阿根廷豆粕,因为饲料生产商在锁定价格更低廉的南美供应。消息人士称,这批豆粕价格为每吨345美元,CIF价,定于9月至10月装运。这是自6月份以来的第三笔此类交易,当时中国买家订购了首批阿根廷豆粕,而中国政府自2019年批准进口阿根廷豆粕已有数年。
今年5月份媒体报道称,中国与阿根廷出口商签署购买约9亿美元的大豆、玉米和植物油的意向书,这是中国在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期间避免从美国采购的最新迹象。虽然这并非首例,但是中国承诺采购如此数量庞大的阿根廷农产品实属罕见。在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转向从南美采购农作物。
上周四中粮国际阿根廷公司发布声明,称将扩大阿根廷对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并探讨进一步的长期合作。此外,阿根廷农村协会上个月曾表示,中国阜丰集团有限公司有意在当地建设一座玉米加工厂。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