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脱口秀演员杨笠和房主任接连抵制黄牛票的举动引发网友热议。房主任含泪呼吁观众不要购买被炒至千元的高价票,承诺加场以满足粉丝需求;杨笠则通过“人、证、票”三合一的强实名制,让囤积门票的黄牛血本无归,即便上座率不足50%也坚决不退让。这两起事件揭示了脱口秀演出
近日,脱口秀演员杨笠和房主任接连抵制黄牛票的举动引发网友热议。房主任含泪呼吁观众不要购买被炒至千元的高价票,承诺加场以满足粉丝需求;杨笠则通过“人、证、票”三合一的强实名制,让囤积门票的黄牛血本无归,即便上座率不足50%也坚决不退让。这两起事件揭示了脱口秀演出市场的深层问题——当艺术被资本异化为敛财工具,观众与表演者都成了受害者。而两位女演员的抵制行动,则是对脱口秀演出市场黄牛乱象的最有力回击。
众所周知,杨笠是因《脱口秀大会》走红的知名脱口秀演员。7月11日,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开播。一位来自山东临沂农村,自称“绝经和出道同时到来”的50岁脱口秀新人房主任“引爆”全场,瞬间走红。资深明星和王牌新人在脱口秀市场都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不过,以她们为代表的脱口秀演员,最近开始面对知名歌手、演员等群体同样的困扰——黄牛入侵。
黄牛问题的根源在于演出市场长久以来的供需失衡与利益链固化。杨笠的演出票,在正规渠道一票难求,却在二手市场高价流通;房主任的演出票,80元门票被炒至1000多元,溢价超12倍……技术手段的滥用让黄牛占据绝对优势——抢票软件每秒可发起8000次请求,远超普通观众的手速。
更讽刺的是,部分票务平台与黄牛存在隐秘合作,通过虚假库存、高价转售牟利,形成稳固的灰色产业链。观众被迫支付数倍溢价,甚至遭遇假票诈骗,演出消费的公平性被严重破坏。
当抢票从“拼手速”变成“谁更有钱谁能看演出”时,如何维护脱口秀演出市场的公平正义?脱口秀演员向来擅于针砭时弊,他们能不发声吗?
于是,两位女脱口秀演员便向黄牛们“宣战”:杨笠来“硬”的,采用强实名制,要求“人、证、票”三合一才能入场,购买黄牛票的观众被拒之门外,但主办方承诺给予补偿;房主任来“软”的,发布视频含泪恳求粉丝勿购黄牛票并承诺加场演出,“正常的票价我都觉得上天了,千万不要去花冤枉钱,如果没买到票我可以加场,北京加场,临沂加场,只要我能加的场次都加”。
她们的行动也证明,抵制黄牛并非无解难题,关键在于艺人是否有决心牺牲短期利益。正如杨笠在演出开场后调侃“最有钱的都没进来”时,现场观众的笑声背后是对公平购票的强烈渴望。
不过,要根治黄牛问题,单靠艺人远远不够,需多方合力:首先,票务平台应升级防刷机制,限制同一IP的高频请求,并推行强实名制,杜绝虚假购票;其次,法律需明确黄牛行为的违法性质,提高处罚力度,斩断利益链;再次,消费者应拒绝购买溢价票,才能从根本上削弱黄牛的生存空间。
这场脱口秀演员抵制黄牛的“战役”,或许只是刚刚开始,希望多方合力,帮助演员和观众打赢这场“公平之战”。
文 | 记者 龚卫锋图 | 杨笠工作室、房主任微博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