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6日,甬江水面波光粼粼,“海巡16406”轮载着十余名戴着小蓝帽的“小海狮”缓缓驶离码头。由宁波航标处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联合策划的“扬帆河海 回望百年大关”主题研学活动,带着孩子们开启一场兼具知识探索与精神洗礼的海洋之旅。
8月6日,甬江水面波光粼粼,“海巡16406”轮载着十余名戴着小蓝帽的“小海狮”缓缓驶离码头。由宁波航标处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联合策划的“扬帆河海 回望百年大关”主题研学活动,带着孩子们开启一场兼具知识探索与精神洗礼的海洋之旅。
“扬帆河海 回望百年大关”主题研学活动现场。宁波航标处供图
“大家用望远镜看这个黑红相间的航标,它是全国首个海上LED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流速流向。”在“海巡16406”轮的驾驶台上,船长带领孩子们手持望远镜看向最新航标。从航标灯的发光原理到北斗导航定位运作机制,从航标设施的分类到船舶航行知识,生动的讲解让抽象的航保术语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航保语言。
随后,船舶抵达七里灯塔。大家登上观景平台远眺,舟山跨海大桥如巨龙般横跨东海,远处杭甬复线的桥墩直插云霄。“这些工程让宁波到舟山的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55分钟。”孩子们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趴在栏杆上久久凝望,眼神里映照着“大国工程”的壮阔图景。
“扬帆河海 回望百年大关”主题研学活动现场。宁波航标处供图
在灯塔陈列室里,泛黄的历史照片讲述着中法战争时期灯塔职工连续数月熄灯,以防敌军军舰半夜偷袭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原本喧闹的展厅瞬间安静下来。“他们为什么要冒着危险熄灯呀?”一名女孩轻声问道。“因为灯塔是海上的指明灯,没了它,船只便无法看清航道。敌人进不来,我们才能赢得胜利。”志愿者的回答让孩子们陷入了思索,稚嫩的脸上增添了几分严肃。
“这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让海洋强国的种子在童心扎根。”宁波航标处“明灯指路”志愿服务队队员王梓宁说,看着孩子们在灯塔日志上认真写下“我要保护大海”的字样,更坚定了他们做好航保文化传播的决心。据悉,此类研学活动将持续开展,让更多青少年在触摸航标历史、感受航海科技中,读懂“向海而兴”的中国故事。(施蓉巧)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