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广告文案,真系睇到停唔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6:57 1

摘要:这几个月,谐音梗广告轮番刷屏,有的品牌死磕代言人名字玩命组CP,有的硬拗场景疯狂碰瓷,抖机灵抖到屏幕都快碎了,网友们的审美已经开始摆烂了。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这句话在广告界同样适用。

这几个月,谐音梗广告轮番刷屏,有的品牌死磕代言人名字玩命组CP,有的硬拗场景疯狂碰瓷,抖机灵抖到屏幕都快碎了,网友们的审美已经开始摆烂了。

不过最近阿广倒是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粤语文案。

在上网冲浪时阿广刷到一张图,香港出租车车身上的广告语:“ AI ,係你嘅對手,定係你對手?”

第一眼还没看懂这句文案的“伟大”之处,直到看完网友的翻译后恍然大悟,“ AI ,是你的对手,还是你的一对手?”

这其实是 Preface “学习 AI ,始于今夏”的广告语,近年来大家关于 AI 的争议特别多,比如它会不会取代人类,会不会让一些职业消失。

这句文案就利用了粤语里“對手”的双重意思——既能指敌人、竞争对手,也能指帮手、工具,这样就把品牌的 AI 教育理念传达出来了。

它用这种发问的形式,让人们去思考 AI 到底有什么意义。有网友说可以去掉“嘅”字,但其实有这个字,才能让人在出租车经过的短短几秒内反应过来这层双关,确实挺巧妙的。

Preface 还在公交车的后窗下投放了一句非常应景的粤语文案:“可能你未發現,2025 係學習 AI 嘅尾班車”。

“可能你还没发现,2025 是学习 AI 的末班车。”在公交车的车尾投放这么一句文案,和场景太搭了。

公交车本身就是“班车”,提“尾班车”很自然,大家一看就能体会到,学习 AI 的紧迫感和赶末班车是一样的。

同样在公交车尾部写粤语文案的,还有杜蕾斯之前做的投放。

在广州街头,作为“老司机”的杜蕾斯玩起了“粤式谐音梗”:无论去边杜,杜杜都安全。

在粤语里“边度”是“哪里”的意思,“度度”就是“处处”,而“度”与杜蕾斯的“杜”同音,这么一来,这句文案的普通话版就很明确了:无论去哪里,哪里都安全。

而且“杜”还和“ do ”同音......一语 N 关啊,看似是在说公交车的交通安全,实则完美体现了杜蕾斯产品的安全性。

还有这句:“出嚟威最紧要戴头盔”,普通话版本是“出来耍威风,记得要戴头盔”。

杜蕾斯仗着粤语“为所欲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在香港的文案更是直白炸裂,最出圈的那句“戴咗 。我真係已经戴咗”(戴了,我真的已经戴了),让人一眼就能 get 到杜蕾斯安全套的轻薄特点。

今年上半年也有一句非常出圈的粤语文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

事在人遺

Every Wish Last

这是香港安达人寿借势电影《破·地狱》在在街头写了一组关于“遗愿”的文案,直面生死人生大事。

光看字面,你可能会愣一下。但懂粤语的人一眼就 get 妙处:“遗”和“为”发音一样,“事在人遗”就有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呼应“事在人为”的生死观,鼓励人们别留遗憾;另一层又点出这次活动的主题“遗愿”,引导人们去思考死亡这一话题。

不同于安达人寿的厚重感,佛山宜家的粤语文案则显得更接地气,用粤语日常说话的方式,把产品功能和本土夏天的需求连接起来。

卖玻璃碗:热辣辣,上晒火?龟苓膏梗系成兜黎。

普通话版:热死了,上火了?龟苓膏当然是整碗来。

卖啤酒杯:热辣辣,攰濑濑?—杯啤酒翻晒嚟。

普通话版:热死了,累得要命?一杯啤酒就缓过来了。

卖防水袋:热辣辣,黐立立?游个靓水降降温。

普通话版:热死了,黏糊糊的?去游个痛快泳降降温。

卖带盖锅:热辣辣,冇胃口?煲个糖水润下喉。

普通话版:热死了,没胃口?煲个糖水润润喉咙。

卖水罐:热辣辣,好颈渴?整杯冰饮叹下咯。

普通话版:热死了,很口渴吧?弄杯冰饮享受一下咯。

床垫文案更直白:瞓个好觉(睡个好觉)。

这些文案很实在,直接抓住了两广地区夏天高温这个特点,具体到大家每天都会有的日常感受,当地人夏天觉得闷、出汗多这些感受,它都说到了点子上。

而且文案中提到的生活场景完全能跟当地人的生活对得上号,吃龟苓膏,煲糖水......生动有趣的粤语描述,让本地人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

粤语广告,直白,但很精准。

这种精准体现在对场景的贴合、对语言的熟用,以及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上,往往用最简单直接的表达,就能把信息传达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公交车上:請將音量收細,你估呢度係你屋企咩(把音量调小,你以为这里是你家吗),不用客套,搭配上旁边老太太的形象,更有粤式那味儿了。

精神健康的公益广告只有让人情绪舒缓的大面积蓝色背景和简单精辟的文案:傾吓,好嘛(聊一下,好嘛),真正做到了真诚又不刻意煽情,没有广告味,更像是一句亲切的问候。

在城市电车上金融科技公司 aspire 写下:電車只在香港行駛,但您嘅生意可以邁向全球(电车只在香港行驶,但您的生意可以迈向全球),扣紧香港电车这个本地特色,也清晰传递了品牌优势,场景贴合,一点也不突兀。

禁止赌博的公益广告直接整了个反套路:畀个冧把你,呢铺赢硬(给你个暗号,这一局肯定赢),看着像赌场里的怂恿话术,结果下面甩上了一串电话号码,原来真正能帮赌徒赢下这局的“暗号”是戒赌热线的号码。

品牌做粤语广告语,自然是为了贴合两广及香港的语言环境,能更快获得当地人的认同,减少沟通隔阂。

当然粤语自带的表达优势也是一大原因,它直白简洁,常因谐音、双关等特点自带巧思,既容易理解,又能留下深刻记忆,趣味性也随之而来。

粤语本身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无论是其发音韵律还是背后的地域文化,本地人熟悉亲近,其他地区人们也都很感兴趣,这让品牌信息传播更顺畅。

你还见过哪些让你印象深的粤语文案?欢迎来评论区一起唠唠~

来源:创意广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