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吗这不是,美军要搞太空天眼,中国开始研究怎么摧毁“星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6 16:40 1

摘要:最近美国大力推进“空中移动目标指示”(AMTI)项目,而这个项目,就需要星链卫星网络的支撑,双方深度整合后,就能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天战场感知体系。

【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美国《军事观察》8月5日报道,中国正在研发对抗美国星链的手段。

最近美国大力推进“空中移动目标指示”(AMTI)项目,而这个项目,就需要星链卫星网络的支撑,双方深度整合后,就能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天战场感知体系。

而中国在这个时候也被曝出研发对抗星链的手段,恐怕不是一个巧合。

所谓AMTI,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卫星、无人机、地面雷达等分布式传感器实现对空中目标的持续追踪,替代传统E-3、E-7这类大型预警机的功能,堪称太空天眼。

而要让这些分散节点实时共享信息、形成完整作战图景,离不开通信链路,而星链就是现成的。

星链拥有庞大的低轨通信卫星网络,具备低延迟、抗干扰等优势,能在全球范围为美军传感器和指挥中枢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一旦AMTI系统成功依托星链成网,美军将能摆脱对预警机依赖,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战场感知能力。

届时,即便美军预警机被击落,其电子战系统依旧能正常运转。

(E-7预警机)

实际上,星链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民用通信工具,而是美国军方手中的战场利器。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星链被迅速部署至乌克兰战区,为乌军提供了稳定的通信支持。

在前线通信基站频频遭袭、地面光缆时常中断的情况下,星链凭借其低轨优势和星座冗余,保障了乌军前线部队与后方指挥系统之间的高速联络。

更重要的是,星链还承担了乌克兰无人机集群的通信调度,确保侦察画面和打击指令实时传输,大幅提高了无人机打击效率。

同时,西方情报系统也通过星链将定位、图像和电子情报传送给乌军前沿作战单位,实现了战场指挥的信息化。

除了实战用途,星链还多次被用于政治渗透任务。

例如在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爆发反政府骚乱期间,美国尝试借星链绕过国家网络封锁,协助境内反对派维持对外联络。

由此可见,星链早已是军事、情报与政治功能一体化的平台,实质上已成为美军战略体系的关键一环。

(星链)

那么一旦未来中美爆发实质性冲突,星链的军事作用,将直接影响中国的作战能力。

从战术层面讲,星链将确保美军的无人机、导弹、地面侦察系统与指挥中心之间保持数据不断链。

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在中国对传统通信枢纽实施打击后,依然维持完整的作战体系。

星链可以为未来的AMTI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支持,使其在对我方空中目标进行探测、锁定、跟踪方面更加迅速,从而建立战区信息优势。

星链还可能成为认知战的传播工具,配合美方宣传网络,在战时操控舆论。

此外,星链也可用于支撑战场导航系统,在GPS遭干扰情况下为美军提供冗余定位。

更关键的是,一旦美军通过AMTI加星链掌握我方空中态势,将能压缩解放军的空域操作空间,并提前拦截我方编队,实现杀伤链前移。

(星链)

面对日益清晰的威胁,中国已经采取行动。

中国军方和科研机构已在多个方向开展了反制星链的研究和布局。

比如说,研制配备兆瓦级激光器的核潜艇,利用隐蔽性在低轨卫星经过时进行致盲打击。

发射小型离子推进攻击卫星,贴近目标卫星执行近距离电磁干扰或损坏太阳能板。

部署地基激光系统,对过境星链卫星进行高频照射。

利用高精度光学望远镜持续跟踪星链星座运行轨迹。

此外,中国学界还建议从网络战与供应链安全两个方向切入,例如利用软件漏洞远程操控终端异常,或在物理设备层面进行干扰。

而在硬杀伤方面,中国早已具备成熟的反卫星能力。

早在2007年,解放军就用SC-19导弹摧毁了一颗废弃卫星,展示了低轨动能拦截能力。

近年实践系列卫星也被认为具备轨道接触操作功能,能抓取、推离或干扰目标卫星轨道,构成太空版电子钳制。

需要注意的是,反制并不是全面摧毁星链,而是点穴式削弱其对AMTI系统的支撑能力。

从目前中国能力来看,已经有能够实现的手段。

比如战区电磁干扰,通过地基或机载干扰系统,对星链终端或链路实施区域性干扰,在关键作战方向制造通信盲区。

还有就是定向激光致盲,利用高能激光对飞越的目标卫星进行短时照射,破坏其光学器件或通信模块。

同时还能攻击地面网关站,一旦进入战时状态,通过导弹、无人机或网络攻击等方式瘫痪星链在周边地区的地面链路节点。

这些方式的共同特点是,无需彻底摧毁星链,而是撕开一个口子,扰乱其对美军AMTI系统的核心支撑。

虽然AMTI项目眼下还在PPT阶段,但仍然需要重视。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