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以什么权力在延安领导军队,主席的回答让人叹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5:54 1

摘要:1943年底那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上打得顺风顺水,盟军节节胜利;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也一个接一个地发动登陆作战,形势一片大好。可咱中国战场却不太一样——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大战里吃了个大败仗,那叫一个惨,把盟国都给气得不轻。

1943年底那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上打得顺风顺水,盟军节节胜利;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也一个接一个地发动登陆作战,形势一片大好。可咱中国战场却不太一样——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大战里吃了个大败仗,那叫一个惨,把盟国都给气得不轻。

反倒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捷报一个接一个地传出来,一下子就引起了美英这些国家的注意。

那时候的蒋介石政府呢,却在陕甘宁边区周围调集了好多军队,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对边区政府进行封锁,连消息都给捂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都透不出去。

可您猜怎么着?越是这样封锁,那些新闻记者反而越好奇,特别是当战场上的实际情况跟国民党新闻总署宣传的完全不一样时,他们就更想弄清楚真相了。

1943年11月6号,美国合众社的记者福尔曼第一个向国民党中宣部提出申请,说要到延安去采访。

紧接着,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纽约时报》的记者爱金生等十几位记者,联名给蒋介石写了封信,要求去延安和黄河以东的解放区参观访问。

就这么着,延安一下子成了各国记者都想去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向福尔曼这些记者伸出了欢迎的手,董必武还专门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写了信,把记者们好好介绍了一番。

那些驻中国的外国使节也支持记者去延安看看,特别是美国,他们特别想了解共产党的情况,好为以后配合对日本反攻做准备。

蒋介石一开始找了各种理由,就是不让记者去延安。可架不住各方压力太大,最后没办法,只好同意让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记者去延安采访。

虽然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但蒋介石还是硬撑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说:"邀请外国记者去延安和陕北参观这事,我早就计划好了。"

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这个办法共产党肯定想不到,等记者们实地看了以后结果咋样虽然还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对共产党有利。"

"最后的结果,我估计有六成对我有利,而且要想戳穿共产党那些虚假和恶心的宣传,不这么做根本没法让美国那些当官的从迷梦中醒过来。"

可别看蒋介石嘴上说得轻松,真干起事来,他可一点都不淡定。从宣布同意记者团去延安的第二天开始,蒋介石就急急忙忙把一大帮子手下叫来商量,想出了一大堆严密的计划。

他费尽心思地在记者名单里塞进尽可能多的亲国民党的人;一路上负责带路的,全都安排了中统或者军统的特务;还定下了特别严格的新闻检查规定。

在安排记者团去延安之前,蒋介石先让他们到"反共前线"西安转一圈。戴笠和徐恩曾急急忙忙调了一大堆特务,在西安城里布置得跟铁桶似的。

这些特务不光要封锁消息,还得盯着记者们的一举一动,有的装成招待员,有的扮成车夫,还有的冒充老百姓代表,见到记者就使劲儿说共产党的坏话。

为了这事儿,蒋介石还特意批了500万大洋当经费。

您说蒋介石这一套玩法,现在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眼熟?西方媒体那些抹黑中国的套路,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不过话说回来,那会儿的西方记者可比现在讲究多了,道德标准高多了。

记者团里有个《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的记者叫爱泼斯坦,他就说:"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般只能按别人安排的走。"

不过等这些记者好不容易离开西安,摆脱了国民党的控制后,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报道了他们亲眼看到的事实。

蒋介石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费尽心思地阻挠记者去延安采访。可共产党这边呢?毛泽东、周恩来这些领导人从一开始就特别热情地欢迎记者们来。

周恩来还亲自负责接待工作,为了让记者们能把延安的好事儿宣传出去,把更多人争取到咱这边来,他专门把延安党、政、军、民、学各个单位负责接待的同志和干部都叫到一块儿,开了个动员会。

周恩来说:"咱们得先带记者团去南泥湾看看!"他还特意安排八路军三五九旅的旅长王震负责接待。

王震带着记者团,先去参观了359旅的军事训练和生产建设情况。他跟记者们详细说了南泥湾搞大生产运动的故事,还陪着大家去看了伤兵医院。

爱泼斯坦他们一看医院里缺医少药的样子,气得不行,当场就提议以记者团的名义,让国民党赶紧给边区送药。就连平时挺向着国民党的美国天主教《信号》杂志驻中国记者夏南汉神父也说:"我一定把在这儿看到的惨状告诉重庆那边!"

国民党老对外说共产党不肯好好打日本,可记者团在伤兵医院里看到的,全是前线受伤的战士。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共产党的军队明明就是在前面拼命打仗,哪怕缺医少药,战士们的劲头儿一点都没减。反倒是国民党,为了破坏抗日,对边区搞封锁、搞摩擦的破事儿,全被记者们看穿了。

6月9号那天,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叶剑英和王震的陪同下,顺顺当当地到了延安。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还有陕甘宁边区政府都热热闹闹地欢迎了他们。

6月10号,记者团到延安的第二天。一大早,记者们吃早饭的时候,发现餐桌上摆着牛奶、面包、鸡蛋,还有酥油(就是土制的奶油)。

大伙儿一看,都惊得不行,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后来听人解释才知道,原来又被国民党那套"延安生活苦得要命!可千万别来!"的宣传给骗了。

6月10号下午5点,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礼堂摆了一桌酒席,好好招待了这些中外记者。为了欢迎记者团,顺便庆祝第二战场开辟,还特意请延安大学文工团来演了一场音乐晚会。

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这四个盟国的朋友们坐一块儿,有说有笑地唱起了四国歌曲,整个会场里都是反法西斯的战斗友谊,热闹得不行。

毛泽东特别看重这次中外记者团能突破国民党多年的新闻封锁来到延安,特意叮嘱要尽快安排自己和记者们见面。

在延安交际处的张罗下,6月12号这天,毛泽东会见了中外记者参观团。他跟记者们详细讲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里起了多大作用。

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咱们得坚持国共合作,和全国人民一条心,一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这个政策,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因为这是全国老百姓都盼着的事儿。"

说完,毛泽东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美联社的记者斯坦因故意问了个挺刁难的问题:"你凭啥能在这儿领导政府和军队?"

毛泽东回答得特别干脆:"就靠老百姓的信任,靠现在新民主主义政府底下那八千六百万老百姓的信任!"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记者们都打心眼里佩服。

在这之前,记者们眼里的毛泽东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共最高领导人。除了斯诺和史沫特莱去过延安,其他人都没机会见过。

那两位去过的人回来后,对毛泽东和红色中国可是赞不绝口。所以这回记者团问了好多关于时局的问题,毛泽东都老老实实、坦坦荡荡地回答了。最后,毛泽东还请记者们吃了顿饭,带着他们一块儿看了京剧。

国民党在西安那可是处处给记者们使绊子,特务一个跟一个地盯着,记者们连自由活动都难。

可共产党在延安就不一样了,不光给记者们创造了各种方便采访的条件,还让他们想参观哪儿就参观哪儿,爱访问谁就访问谁。

记者们写好的稿子,国民党那边审得可严了,可在延安,周恩来明确跟记者们说:"原则上我们不是不能检查,但只要不是泄露军事机密、造谣生事的,我们都不会扣着不让发。"

事实也真跟周恩来说的一样。没过几天,记者团里有人想单独见毛泽东。先是斯坦因悄悄问交际处的翻译,打听能不能单独见毛泽东。

翻译按照周恩来的意思,说行,还答应帮着转达。斯坦因一听,高兴坏了。后来有一天,毛泽东决定单独见斯坦因,那天斯坦因就没参加记者团一起的活动。

可蒋介石早就有规定,记者团所有人必须一起行动,不能单独行动。斯坦因这一单独去见毛泽东,可把代表团总领队、国民政府新闻局局长邓友德给气炸了,他立马找延安交际处讨说法。

延安交际处处长金城听了,不紧不慢地说:"我可不想管你们那套纪律,但在我们这儿,记者有采访的自由,所以不能拦着斯坦因。他要是不遵守你们的规定,你尽管按你们的规矩办,让他赶紧归队就行。"

金城这番话一出口,在场的记者们都看明白了——国共两党对新闻自由的态度,那可真是天差地别!邓友德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就因为这事儿,后来所有的外国记者都陆陆续续要求单独见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延安交际处全都答应了。

记者们跟共产党领导接触多了,发现跟国民党那些官员高高在上的样子比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明显更亲切、更随和。

斯坦因后来又去采访了朱德。他在报道里写道:"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那些士兵们可敬爱这位60岁的老农民了,对他就像对父亲一样。他那张宽宽的脸,透着一股让人没法抗拒的热情和乐观劲儿,跟他握手时能感觉到满满的信心。"

"你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个打仗特别厉害的指挥官,更想不到他还是身经百战的战略家。相反,他看起来就像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干了一天又累又有成就感的工作后,回到家解开扣子往椅子上一靠,跟你说话时脸上带着安详的微笑,那股成熟又朴实的智慧,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在延安那会儿,记者团可没闲着,他们实地去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兵工厂、被服厂、难民工厂、战俘所、儿童保育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这些地方,还采访了边区的劳动模范吴满有,还有文艺界的名人萧三、丁玲、艾青、萧军他们。

这一趟下来,记者团发回去了好多报道,这些报道可都是帮着共产党说话的,对国民党那些反共的政策,记者们可没留情面,该批评就批评。

记者团写的这些报道,可把代表团的正副领队谢宝樵和邓友德给气坏了。到了7月份,记者团还提出要去八路军前线看看,这可把他们给气炸了。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记者们要是真到了前线,亲眼看到八路军怎么英勇抗日,那国民党编的那些谎话,不就全露馅儿了吗?

谢宝樵和邓友德干脆把中国记者全都拽回重庆去了。可外国记者们根本不买账,除了夏南汉神父跟着回了重庆,其他外国记者压根儿就不理这茬儿,该咋干还咋干。

在晋绥抗日根据地,记者团亲眼看到了八路军跟日本鬼子干仗的激烈场面——他们硬是把日本鬼子的据点给拔了!就冲着这,记者们写了好多报道,把八路军打鬼子的事儿好好宣传了一番。

美国记者福尔曼还特别说了:"以前有人跟我们讲,八路军不跟鬼子打仗,抓不到俘虏,老百姓还怕八路军、恨八路军。可今天咱们亲眼所见,这些全是胡扯!"

记者团还没回到重庆呢,蒋介石在10月10号"双十节"那天的演讲里,就急吼吼地想把坏影响给抹掉。

他说:"那些国际观察家都是莫名其妙的,外国那些说我们军事政治不好的议论,都是让'日本鬼子和汉奸造谣'给闹的。"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谁要是再敢"议论纷纷",那就是信了"日本鬼子和汉奸的瞎话"!

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新华社写了篇评论,直接批评蒋介石的演讲"光说空话,没回答老百姓关心的任何问题"。

毛泽东在文章里还特别指出:蒋介石这种指责特别可笑,因为国民党搞的一党专政、抗战不给力、政府腐败没能力,还有他们那些像法西斯一样的政令和只会打败仗的军令,日本鬼子和汉奸从来没批评过,反倒挺喜欢的。

10月底的时候,在周恩来的安排下,那些外国记者都顺顺利利地从延安回到了重庆。

回到重庆后,这些外国记者们可没闲着,写了一大堆关于延安边区和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报道。美国记者武道本来是国民党中宣部的顾问,蒋介石政府觉得他政治上特别可靠。

可等他回到重庆后,在新闻界的联席会议上,他却跟大家说:"这次去了延安和晋西北,我才发现以前反对八路军和共产党是错的,人家八路军是真的能打仗!"

福尔曼后来也回忆说:"当时我就认定,那些反动派肯定统治不了中国,新中国一定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诞生!"

虽说蒋介石政府一个劲儿地鼓动跟着去的中国记者,要他们发"老实听话"的报道,就连死心塌地跟着国民党的夏南汉神父也铆足了劲儿写文章,想把其他外国记者的报道给压下去。可这招儿根本不管用,根本没啥效果。

经过这么一遭,蒋介石算是学乖了,再也不敢放外国记者去延安采访了,哪怕因此得罪美国,他也不乐意再冒险了。这么一场舆论宣传的大仗打下来,蒋介石这边的反动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输得那叫一个惨!

来源:老王看人生百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