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因癌症去世,四川小伙辞掉高薪工作,回到农村陪伴残障母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6 15:16 1

摘要:要是你,一个月轻轻松松挣个一两万,代价就是一年到头见不着爸妈,你干不干?别急着回答。四川眉山有个叫郭小飞的哥们,今年36了,他就用自己的经历给了个答案。他曾经是那个在广州工地上挥汗如雨,月薪两万块的“成功者”,可一个电话,让他把这一切都扔了,跑回了那个连信号都

要是你,一个月轻轻松松挣个一两万,代价就是一年到头见不着爸妈,你干不干?别急着回答。四川眉山有个叫郭小飞的哥们,今年36了,他就用自己的经历给了个答案。他曾经是那个在广州工地上挥汗如雨,月薪两万块的“成功者”,可一个电话,让他把这一切都扔了,跑回了那个连信号都时好时坏的小山村。他图啥?有人说他孝顺,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也有人戳着脊梁骨说他傻,是个没本事的“巨婴”。这事儿,咱们得从头扒拉扒拉。

聊郭小飞,得先聊他那个像钢铁一样硬的老爹。

郭小飞的老爹,是个命苦的人。1958年出生在仁寿县谢安镇朝辉村,那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他更惨,9岁上头就没了爹妈,成了个正儿八经的孤儿。用村里老人的话说,这娃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东家给口饭,西家给件旧衣裳,就这么一点点熬成了个大小伙子。没家底,没文化,人又老实巴交得像头牛,嘴笨,不会说啥漂亮话。在那个农村里,这种条件想娶个媳妇,比登天还难。他自个儿也琢磨,估计这辈子就是光棍一条,自个儿顾自个儿,了此残生得了。

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爱开玩笑。转眼到了1987年,郭老爹都29了,在我们老家农村,这岁数还没成家,基本就是被判了“无期徒刑”了。可偏偏这时候,缘分来了。同村有人给他牵线,说邻村有个姑娘,要不要见见?

这个姑娘,就是后来的郭小飞妈妈。她那年才17岁,花一样的年纪。可惜,命运对她也不咋友好。3岁那年一场高烧,得了小儿麻痹,手脚落下了残疾,脑子也比正常人转得慢一点,算是个智力障碍。她爹妈把她当宝,从小没让她下过地,干过活,就想护她一辈子。可爹妈总有老的一天啊,他们走了,闺女可咋办?俩老的愁得睡不着觉,就想给闺女找个靠谱的男人。

他们相中的,就是郭老爹。为啥?就因为全村人都知道他老实,心善,不会欺负人。一个身体有缺陷的闺女,不求大富大贵,就求个安稳,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

一开始,郭母的娘家是想让郭老爹当“上门女婿”的。可郭老爹犟得很,他说他得守着自家的老屋,那是他的根。最后,还是女方家妥协了。就这么着,17岁的姑娘,嫁给了29岁的穷小子。没有彩礼,没有三金,几床新被子,就算成家了。

婚后的日子,郭老爹是真把媳妇当成了宝。媳妇手脚不利索,他就把所有活儿都包了。媳妇脑子不灵光,他就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教。几年后,郭小飞和他妹妹出生了,俩孩子都健健康康的。这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带来了最大的希望。

有了孩子,郭妈妈好像也一夜之间长大了。她虽然残疾,但看着丈夫一个人扛起全家,也想为他分担点。郭老爹白天出去给人打零工,砌墙、打井,啥苦活累活都干。她就在家,在丈夫的帮助下,慢慢学着自己洗衣服、做饭。从一开始把米饭煮成稀饭,到后来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家常菜,没人知道这个女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外人眼里,她“有点憨”,可在郭小飞和他爹眼里,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和妻子。

那些年,郭家的日子过得是真紧巴。郭老爹就像一台不会停歇的机器,从天亮干到天黑,挣的却是最微薄的辛苦钱。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力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郭小飞的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饿”。一家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月能见一次肉腥,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郭老爹一有空就去村口的小河里摸鱼。夏天晚上,别的男人在家摇着蒲扇乘凉,他却打着手电筒,在河里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第二天,郭小飞兄妹俩的饭碗里,就会多出几条香喷喷的油炸小鱼。那是他们童年里,最顶级的美味。

郭小飞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毫无顾忌地吃上几天肉。他爹会把攒了一年的钱拿出来,买上几斤猪肉,灌成香肠,挂在房梁上。那油汪汪的香肠,就是俩孩子一整个冬天的念想。

郭老对孩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对俩孩子说:“你们只管好好念书,就算我去卖血,也供你们!”这话,他不是说说而已。他更加拼命地干活,背上的汗水就没干过。

郭妈妈也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她知道家里穷,丈夫不容易,就天天跑到两个孩子学校附近去捡瓶子、捡废纸。放学铃一响,郭小飞和妹妹就跑出校门,帮着妈妈一起把那些能换钱的“宝贝”拖回家。在同学异样的眼光里,兄妹俩从没觉得丢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妈妈的爱。

可惜啊,郭小飞和他妹妹都不是读书的料。或许是遗传,或许是环境,俩人成绩一直普普通通。郭小飞初中念完,就没再念了。在家里晃荡了一两年,觉得不能再这么混下去。2006年,17岁的他,选择了去当兵。

部队是个大熔炉,能把一块废铁炼成好钢。郭小飞在里面待了整整五年。从一个连被子都叠不好的新兵蛋子,到一个浑身肌肉、眼神坚毅的老兵,他还入了党。这五年,把他爹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劲儿,算是彻底刻进了骨子里。他本想留在部队继续干,可最后没能如愿。

2011年,郭小飞退伍回到老家。没学历,没背景,安排不了啥好工作。他看着家里那座在父亲多年努力下,从土坯房变成的砖瓦房,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脸,他知道,自己得出去闯一闯,挣大钱,让爹妈过上好日子。

他选择了南下广东,这个无数农村青年改变命运的地方。他没什么技能,只有一身的力气和在部队练就的“抗造”体格。很自然地,他一头扎进了建筑工地。

工地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夏天,广东的太阳能把人烤化,汗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淌,流到眼睛里,又涩又疼。后背的衣服,就没干过,能拧出水来。冬天,工地上妖风阵阵,吹得人骨头缝里都冷。吃饭就是大锅饭,扒拉两口就得赶紧上工。住的就是那种简易的活动板房,十几个人挤一间,汗臭味、脚臭味混在一起,能把人熏个跟头。

郭小飞干的活,是工地里最累的。搬砖、扛水泥、扎钢筋,每天下来,胳膊腿都像不是自己的。有一次干活不小心,门牙都给磕碎了半颗。可他从来不抱怨,脑子里就俩字:挣钱。

他觉得,只有挣到钱,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才能弥补自己没能陪在他们身边的亏欠。这成了他唯一的信念。他拼命干,比别人都拼命。别人干8小时,他干10小时、12小时。慢慢地,从一个小工,干到了技术工,工资也水涨船高。从一开始的几千块,到后来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多,行情好的时候甚至能有两万。

在工友眼里,郭小飞是个“狠人”,对自己狠。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发了工资,留下一点点生活费,剩下的全都打回家里。那些年,他只有过年才舍得买张票回家待几天。每次回家,他都大包小包地给家里买东西。看着爹妈脸上的笑容,看着家里添了新电器,他觉得自己在外面吃的所有苦,都值了。

他以为,这就是孝顺。他以为,只要自己挣的钱够多,就能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他看着妹妹也嫁到了成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看着在他的“赞助”下,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母亲在父亲的精心照顾下,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从二级残疾恢复到了三级,能跟人正常交流,能干不少农活了。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他计划着,再干几年,攒够了钱,就回家盖个小楼,然后娶个媳妇,好好孝敬父母。

他把未来规划得明明白白,却忘了问问时间,同不同意。

2022年5月的一天,郭小飞正在广州的工地上干活。下午吃完饭,正准备接着上工,兜里的手机响了。他掏出来一看,是妹妹打来的。他心里“咯噔”一下,妹妹平时很少在这个点给他打电话。

“哥,你赶紧回来一趟吧,爸……爸查出病了。”妹妹的声音带着哭腔。

“啥病?严重不?”

“是……是癌症……”

“癌症”两个字,像一颗炸雷,在郭小飞的脑子里轰然炸开。他感觉天旋地转,手里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在他心里像钢铁一样,能扛起整个家的父亲,怎么会跟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他挂了电话,脑子一片空白。工头喊他,他也没听见。他疯了一样跑去请假,买了第二天最早一班回成都的高铁票。

十几个小时的煎熬,他终于回到了家。当他看到父亲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崩溃了。才三个月不见,那个曾经能挑起几百斤重担的男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脸颊深陷,眼窝发黑。郭小飞上去想背他,才发现父亲轻得像一片羽毛,体重秤上一称,只有70来斤。

郭小飞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流。他抱着父亲,哭得像个孩子。

他拿出了自己这些年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十几万块钱,带着父亲直奔成都的华西医院。那是全四川最好的医院,他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这一切都是误诊,希望现代医学能把他的父亲从鬼门关拉回来。

可现实,是冰冷而残酷的。检查结果出来,癌症晚期,已经全身扩散了。医生摇着头,很委婉地劝他们:“回家吧,让他吃点想吃的,想去哪儿转转就去转转,别再受那个罪了。”

这话,宣判了死刑。

郭小飞不甘心,他求医生,给医生下跪,说自己有钱,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救他爸。可医生也无能为力。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郭小飞背着父亲,一步一步走得特别沉重。他感觉自己背上背着的,是父亲的整个一生。他想起了父亲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一辈子都没为自己活过,最大的心愿,就是去离家不远的峨眉山看看。这个念叨了半辈子的心愿,为了省钱,为了干活,却一直没能实现。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郭小飞带着他去了峨眉山。他租了一顶滑竿,让人抬着父亲上了金顶。那天天气很好,云海翻腾,阳光普照。父亲看着远方的佛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峨眉山回来没多久,父亲的身体就彻底垮了。临终前,他拉着郭小飞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叮嘱道:“小飞……我的娃……以后,一定要照顾好你妈……”

话音刚落,父亲的手就垂了下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那一刻,郭小飞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崩塌了。他跪在床前,哭到撕心裂肺。他想不通,那个钢铁般的爸爸,怎么说没就没了?他后悔,他怨恨自己,为什么每年只回一次家?为什么总觉得挣钱就是一切?他以为自己是在为父母奋斗,可到头来,父亲连他奋斗的成果都没来得及享用,就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他以前只是听过。直到这一刻,他才用最惨痛的方式,明白了其中的分量。

父亲的后事办完,家里一下子就空了。母亲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整天就是呆坐着,不说话,也不吃饭。郭小飞和妹妹在家里陪了她很长一段时间,寸步不离。他不敢再出远门了,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家,他一万个不放心。

2023年过完年,为了既能照顾母亲,又能有份收入,郭小飞和朋友在成都合伙开了个小吃店。他想得挺好,成都离老家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他每周都能回去看妈妈。小生意不求多赚,一个月能有个五千块的收入,就心满意足了。

可现实又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生意,比想象中难做太多了。小吃店撑了不到半年,就把他的积蓄赔了个精光,倒闭了。

手头一下就紧了。为了赚钱,他没办法,只能再次南下广东,回到熟悉的工地。可这次,他心里装的全是事儿。每天下工,他都要跟妈妈视频。他人在工地,心却留在了老家。就这么干了不到两个月,工地没活了,他只能又回了家。

这次回家,他发现才两个月不见的母亲,脸又瘦了一圈。那一刻,郭小飞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走了!什么月薪两万,什么未来前途,都比不上陪在妈妈身边重要。

他决定,就留在农村,陪着母亲养老。

这个决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手里还有点存款,可坐吃山空不是办法。留在农村,怎么赚钱?这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在郭小飞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他每天陪着妈妈说话,带她去赶集,给她做她爱吃的菜。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了不少。

可郭小飞自己,却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他焦虑,他迷茫。他不知道如何在照顾母亲和赚钱养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村子里,闲言碎语也慢慢多起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不去外面闯,天天待在家里围着妈转。在很多村民眼里,郭小飞成了“最没本事的年轻人”。那些曾经夸他有出息的长辈,现在看他的眼神都带着一丝同情和鄙夷。

为了赚钱,郭小飞开始饥不择食地尝试各种工作。

他在村委会里找了个活,一个月工资800块。秋天开学,他凭着在部队的底子,去高中给新生当军训教官,挣点快钱。他还试过带着残疾的母亲,去镇上摆地摊卖点小东西。

他做的所有努力,都像石沉大海,激不起一点浪花。在农村,想凭力气挣点钱,太难了。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小飞,你现在不是天天照顾阿姨吗?你干嘛不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去?记录你俩的真实生活,说不定有人爱看呢。”

自媒体?郭小飞一个整天在工地上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大老粗,哪懂这个?但他觉得,这可能是个出路。

他开始从零学起。怎么拍摄,怎么剪辑,怎么写文案。他花钱报了网上的学习班,还买了一大堆历史、文学、哲学的书给自己充电。他知道,光有孝心不行,视频得有内容,有思想,才能吸引人。

2023年12月30日,他发布了第一条视频。视频很短,只有19秒,记录的是他给妈妈做饭的场景。没想到,这条视频的流量还不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他开始持续更新,内容都是他和他妈妈的日常。扫地、做饭、赶集、聊天……这些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琐事,在他的镜头下,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2024年12月20日,他更新了一条长达4分钟的视频,详细讲述了自己一家的经历。这条视频,彻底火了。视频里,他没有卖惨,只是平静地叙述着父亲的坚韧,母亲的不易,以及他自己的选择。那份真实的情感,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视频获得了15万的点赞和400多万的播放量。

评论区里,网友们“破防了”。

“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多少人有钱没时间,有时间没钱,小伙子做出了最难的选择。” “看着叔叔的照片,我哭了。一个伟大的父亲,撑起了一个家。” “小飞,加油!你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

视频火了之后,郭小飞的生活有了一点点改变。他有了一万多的粉丝。更重要的是,县城里一家装修公司看到了他的视频,被他的孝心和拍摄能力打动,主动联系他,雇他为公司拍宣传视频,一个月给他开3000块钱的工资。

这3000块,成了郭小飞目前最大、也最稳定的一笔收入。

很多人都说做自媒体赚钱,可直到今天,郭小飞自己的账号,除了收获了一堆点赞和粉丝,没有赚到一分钱。他的视频里,没有广告,更没有直播带货。他说,这个账号是记录他和妈妈生活的地方,他不想让它变了味。

2025年1月28日,他更新了一家人过年的视频。妹妹妹夫带着两个孩子都从成都回来了。视频里,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早早地就把女儿女婿的床铺好,脸上笑开了花。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其乐融融。那份幸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如今,在郭小飞的陪伴下,他55岁的母亲身体越来越好,像个老小孩一样,每天都乐呵呵的。

可郭小飞自己呢?他已经36岁了。这个年纪,在农村,孩子都该上小学了。他却还是单身一人。

一直留在农村照顾母亲,靠着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想攒钱娶媳妇,太难了。更关键的是,在农村,他上哪儿去认识合适的女孩子?又有哪个女孩子,愿意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这个小山村,和他一起照顾他妈妈呢?

网友们都在为他的婚事操心。大家都在评论区里给他支招,甚至有人要给他介绍对象。大家想不通,这么一个孝顺、善良、有担当的好男人,怎么就没人嫁呢?

郭小飞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是“孝感动天”,还是“愚孝”?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从世俗的成功学角度看,他放弃了高薪和个人前途,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他无疑是个“失败者”。可从人性的角度看,他在“亲情”这道人生必答题上,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母亲晚年的安宁和快乐。这份价值,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或许,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谁说农村就不能有爱情?谁说做自媒体就不能闯出一片天?未来很难,但看看他和他父亲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傻”小伙,一定能把未来的路,走得敞敞亮亮。

来源:猴胖谈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