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新范式,“新”在哪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6 10:42 1

摘要:7月23日,来自湖南55所高校的116名思政课教师齐聚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在首届“潇湘杯”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决赛中“各显神通”,展示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小课堂。

7月23日,来自湖南55所高校的116名思政课教师齐聚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在首届“潇湘杯”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决赛中“各显神通”,展示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小课堂。

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的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

近年来,湖南以“四个着力”为抓手,着力格局重塑、品牌升级、平台赋能、队伍锻造,系统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聚焦于发挥实践育人的独特作用。

小课堂焕新彩,融合社会大课堂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匾额,笔锋凝练。湖南工商大学的思政小课堂上,贺子姮老师为学生讲述“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通过原著精读、原理剖析,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湖湘基因。不仅如此,课堂还引入移动教学场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任弼时纪念馆,从泛黄的家书中读懂“党和人民的骆驼”精神。

湖南工商大学教师贺子姮在岳麓书院上思政课(资料图)

“我认为要抓住Z世代大学生的心,就得用他们熟悉的‘钥匙’打开思想之门,所以我善于把课堂变成一个连接理论、现实与兴趣的‘交汇点’。”贺子姮老师说道。

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可感的“小切口”触摸时代发展的“大脉搏”,一直是思政教师们努力突破的教学难点。近年来,湖南省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立项建设省级金课85门;连续5年组织教指委专家“推门听课”;连续11年举办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覆盖学生635万人。

思政课堂正在上演“翻转”,学生化作讲师登上讲台,讲述他们眼中的思政教育与时代之光。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湖南高校共有35项作品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三,其中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数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聚焦湖南“四好农村路”典范、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十八洞村通村公路,作品《“四好农村路”铺就十八洞村振兴新图景》荣获全国高职组一等奖。“学生们身穿少数民族服饰,青春洋溢,把苗家山歌唱响,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感知交通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说。

红课堂传基因,铸魂育人续血脉

“下次还要来。真的太有收获了,谢谢你们!”学生家长这样说道。只见少年们着民国服饰,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连廊上,仿若穿越时空,认真聆听“第一师范”的大思政课堂。

作为继“我的韶山行”“岳麓书院”等之后,湖南省打造的又一个省级大思政课品牌,“第一师范”的大思政课堂借助沉浸式体验、启发式微电影、互动式微论坛、名家面对面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们“亲临”充满历史底蕴的现场,“目睹”革命先辈成长成才过程,得以激昂热血、淬炼信仰。目前,“岳麓书院”“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接待学生已超10万人次,“走进红色一师”沉浸式课堂项目入选全国10个示范项目之一。

启动于今年3月的湖南省大思政课项目“芳草计划”,更是依托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文化+科技+研学”育人模式。其下“芳草计划”小程序,收纳推介视频、场馆思政课和手绘地图,红色数字地图覆盖80个研学基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和纪念馆便伫立其中,学生可以在小程序线上预约、打卡,观赏配备的专业音视频介绍,线上走过纪念馆,毛主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以音视频形式跃然于荧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2025年“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上,青年学子们挥舞红旗,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红色研学项目“我的韶山行”自2023年正式启动,采用“1+3+4”课程体系,即一堂思政大课、三节展教结合小课、四项活动体验课程,目前已组织75.6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研学。

2025年首趟“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发车

思政大课上,学生们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沉浸式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展教结合小课中,通过参观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体悟红色文化的精髓;主题班会上,他们撰写研学日记、选定座右铭、畅谈人生理想,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课堂激创意,跨媒介拓视野

活课堂以“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双主体模式,“短视频、音乐、社会实践+思政课”系列范式,在湖南省各高校“出圈”。

“我们创作的思政微电影在官微以及学校的重大节日、重要会议上展播,思政课老师也将微电影有机融入到思政理论课当中。学生和老师们观看后反响很好,感叹微电影直抵心灵。”长沙师范学院微电影《青视界》指导老师刘炎飞骄傲地说。

长沙师范学院的微电影作品,连续四年获教育部奖项:2022年《浸润》获全国二等奖,2023年《火种》获特等奖,2024年《锻炼!青春!》获一等奖,再到2025年的《青视界》,“微影铸魂”大思政课育人体系逐步构建。本次获奖作品以学生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为叙事主线,穿插动画展现校友、红色科学家陈康白科技报国的感人事迹。据了解,长沙师范学院正努力打造“红色微电影思政育人范式”,破解传统思政感染力不足的难题,形成可复制的师范院校特色品牌。

《青视界》剧照

“湖南校园好声音”大赛播放量超3100万,作为“音乐+思政”育人新模式,“校园拉歌”从3月持续至7月,省内各高校组织学生团体以“线上传播、线下传唱”的方式参与校园拉歌活动。在这个思政“大舞台”上,以湖南师范大学《青春当燃》为伊始,湘潭科技职业学院唱响《强国有我》,怀化学院高歌《在你的目光里启航》……青春之歌嘹亮,“湖南校园好声音S7赛季拉歌”仍在继续。

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思政教育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第二届湖南省高校“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于2024年启动,吸引全省110所高校报送作品2200余件,据数据显示获37.7亿次点赞、超5亿次浏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的短视频作品《东方破晓的声音》中,现代主持人与湘籍革命烈士李白进行跨时空对话,以李白同志的地下电台工作为线索,讲述他为上海解放传递情报、坚守信仰的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

以“百校百地千企千址万人万品”为核心理念的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围绕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社会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涵盖聚焦产业发展、深耕文化根脉、青年返乡创业等六大选题方向,为大学生提供了“真题真做”实践育人平台。

云课堂扩阵地,科技助能求索

“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对“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的评价,回响在湖南工商大学《走近湖湘红色人物》智慧共享课上。

《走近湖湘红色人物》课程已累计68所学校的近7万学生选课,其创新性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并应用到具体教与学的全流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切换章节视频模式与课程图谱模式:章节模式下,有AI视频快速总结和AI课堂内容分段功能,方便学生快速了解授课内容;图谱模式则系统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上下游追踪式学习。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可视化生产传播,湖南省大力建设芒果理论大片研制中心和思政金课创制基地。“我是接班人”网络大思政课堂,总学习人次超40亿,被新华社写入“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奋斗青春号”网络大思政堂重点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学生创业类节目《夺金2025》,全网播放量超20亿。

今年6月,主流媒体与顶尖学府强强联合,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旗下芒果TV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共建“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未来将通过主题研讨会、文化周、知识竞赛等多元化活动,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课”赋能。

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教师,我们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疑难点问题融入到思政教学实践课堂中。”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欧重香老师道出了所有思政课教师的心声。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