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南水乡乌镇的悠悠时光里,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或穿行于古朴的街巷,为老年零售户拂去店堂的尘埃,点亮经营的智慧;或驻足于槜李飘香的果园,在梅雨季的滴答声中,与时间赛跑,抢收枝头的甜蜜;更或化身“云端”主播,将古镇的烟火气与乡土的特产,透过方寸屏幕传递四方……他
在江南水乡乌镇的悠悠时光里,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或穿行于古朴的街巷,为老年零售户拂去店堂的尘埃,点亮经营的智慧;或驻足于槜李飘香的果园,在梅雨季的滴答声中,与时间赛跑,抢收枝头的甜蜜;更或化身“云端”主播,将古镇的烟火气与乡土的特产,透过方寸屏幕传递四方……他们,是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的“香溢”志愿服务队。这抹跃动的“志愿红”,正以帮扶为笔,以温度为墨,在服务老年群体的画卷上,用心书写着“老有所助、老有所乐”的动人篇章。
志愿助力乡村游 , 帮扶代言土特产
“赖奶奶,您再拿几盒不同口味的姑嫂饼,我帮您说几句——‘这些都是乌镇土特产,软糯香甜,价格也非常实惠,适合大家带给亲朋好友!’”在乌镇景区一间经营多年的零售小店内,“香溢”志愿者小倪正帮助零售户赖奶奶一同开启钉钉直播。
赖奶奶今年62岁,子女常年在外,她独自守着这间小店,店内环境整洁,颇具乌镇水乡特色,但随着网络电商的普及,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顾客少了许多。
企媒创氪注意到,得知这一情况,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组织“香溢”志愿服务队走进赖奶奶的小店,带着三脚架、话筒和满满的热情,开起“香溢助农,志愿有我”专题直播。志愿者们轮流当“主播”,有人在线回答游客问题,有人顺势推介乌镇的茶叶、米糕等伴手礼,直播间的观众数量迅速突破千人。
“没想到这小小直播,一下午帮我卖了好多订单。”赖奶奶说,“我现在上了年纪,手机都弄不明白,哪里懂这些新鲜玩意儿,要不是你们来帮忙,这些土特产还不知道要放到啥时候才卖得完。”
“香溢”志愿服务队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帮助老年零售户搭上“数字快车”,把本地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志愿服务不只是温情陪伴,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入店服务,送去“香溢”温度
“顾大爷,您这柜台货物得按类别摆好,这样顾客进店一目了然。价签我帮您换上新的,颜色更醒目。”在乌镇镇上一家老年零售店内,“香溢”志愿者小沈俯身整理地柜,一边耐心给顾大爷讲解店面形象的重要性。
据企媒创氪获悉,68岁的顾大爷手脚不太灵活,每次摆放货物总是凌乱不堪。志愿者们得知后,便利用周末时间上门服务,帮他擦亮店堂、清理灰尘,并在收银台贴上防骗提示。“顾大爷,遇到陌生电话说是要退货、转账的,你一定别信,有问题就直接联系我们。”
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面,顾大爷笑着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像我亲儿女一样贴心,要不是你们,我一个老头子得弄上好几天!”
该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常态化组织志愿者“送服务进终端”,不仅传授经营技巧,还帮忙调试智能机、指导扫码进货等业务操作,让老年零售户也能跟上现代化经营节奏。
田间助收,守护槜李丰收季
六月的梅雨季,桐乡槜李迎来了成熟期,得知梧桐街道桃园村的一位老年零售户廖奶奶家因劳动力不足,槜李采收进度慢,该局马上发动“香溢”志愿者奔赴田间地头。
“这槜李得轻轻摘,别把枝弄断了。”志愿者张阿姨戴着草帽,边示范边叮嘱年轻队员。十多名志愿者在果林中分工合作,有的采摘、有的搬运、有的筛选装筐,整个槜李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要是等我们老两口慢慢摘,这果子都烂在地里了。”廖奶奶一边擦汗一边感叹,“你们真是帮了大忙。”
据企媒创氪获悉,短短一个上午,志愿者们就帮忙采收了近百斤槜李,并在果园地头进行直播推介,不到一小时,槜李订单就突破百单,让廖奶奶的果园迎来了“线上线下双丰收”。
下一步,桐乡市烟草专卖局将继续围绕“助农、惠民、暖心”三大主题,探索更多“香溢+直播”“香溢+帮扶”新模式,始终以贴心、创新的方式陪伴老年零售户。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