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发难!美军核潜艇威逼俄方海域,同期中方潜艇现身俄罗斯港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4 23:50 1

摘要:就在堪察加半岛8.7级大地震的余震还没平息,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就传来了:美国悄悄宣布,要派两艘核潜艇直逼俄罗斯海域。

就在堪察加半岛8.7级大地震的余震还没平息,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就传来了:美国悄悄宣布,要派两艘核潜艇直逼俄罗斯海域。

这是巧合,还是精心策划的"趁你病要你命"?天灾刚过,人祸就接踵而至,美方这招棋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海军编队现身俄军港,一场足以改写亚太格局的较量正式开场。19国联军为何选择此时挑衅?中俄联手将带来什么冲击?

西太平洋的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

美国拉着澳大利亚、日本等18个小伙伴,浩浩荡荡组成19国联军,在咱们家门口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护身军刀-2025"演习。

战线拉得老长,从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摆明了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堵门"大戏。光是出动的飞机就有近300架,这阵仗,七十年来头一回见。

说是验证什么"敏捷战斗部署",说白了就是怕真有冲突时被一锅端。

练的是打了就跑的本事。

几乎在同一时间,解放军海军编队也抵达了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拉开帷幕。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味儿可就太冲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局势恶化的明确信号。

解放军用最直接的行动告诉全世界:别误判,中俄军方已经联手。

亚太的规矩,要变一变了。

这次中俄军演,跟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主题——"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

这话说得已经相当直白了。什么威胁?谁是威胁?大家心里都有数。

长期以来,美国总喜欢带着一帮盟友,开着军舰飞机在咱们周边晃悠。

嘴上喊着"航行自由",干的却是军事威慑、抵近侦察的勾当。这几年更是变本加厉。

菲律宾在马科斯政府的操弄下,几乎是引狼入室。不仅给美军开放了更多的军事基地,还让美国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赖着不走了。

这玩意儿的射程,能轻松覆盖咱们的南海大部分区域和沿海重要城市,几分钟就能打过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韩国那边,前总统尹锡悦时期部署的"萨德系统"又重新启动,眼睛死死盯着咱们的一举一动。

至于日本,那就更不用提了。作为美军在东亚的"铁杆基地",近年来几乎成了美国的"反华急先锋"

每次咱们的军舰出海,日本的海上自卫队比谁都紧张。派出的军舰搞"贴身紧逼"式的跟踪监视,那叫一个"敬业"。

说白了,就是做贼心虚。所以,这次中俄把演习地点选在日本海,日本的反应最大,一点儿也不奇怪。

离得近,感受到的压力自然也最强。

说起这次美军的动作,时机真是"巧"得让人琢磨。

7月30日,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了8.7级大地震,这是该地区70多年来最强的一次。

震中距离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仅有130公里,几乎就是贴脸打击。

这里是俄罗斯最核心的战略威慑力量——"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老家。

8.7级是什么概念?汶川大地震是8.0级。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如此近的距离上,一个储存着国家最高战略威慑力量的基地,会经历怎样的山摇地动。

就在地震发生后不久,美国方面却宣布要出动两艘核潜艇逼近俄罗斯发动核威慑。

这是什么?这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方这一手不只是施压那么简单。

更深层的意图,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试探一下,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力量到底有没有被地震影响到。

如果这座基地没有受到地震带来的任何影响,那么美国宣布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在俄罗斯附近后,俄海军这座基地内的核潜艇必然会出动。

毕竟,对抗核潜艇最有力的方式就是核潜艇本身。

美军可能想通过这样的"明牌"试探一下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的运作能力。

以及部署在这座基地内的俄海军核潜艇的出动能力。

这也算得上是一种"阳谋"了。如果面对美军核潜艇的逼近,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没有做出有效的反应,等于坐实了这座基地受到了地震的影响。

这就会导致俄海军在太平洋方向应对美军核潜艇的能力下降。

美军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出动更多核潜艇对俄罗斯展开抵近威慑。

但就在这样一个时刻,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解放军一艘"基洛级"常规潜艇出现在了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内。

与基洛级潜艇一同到来的还有解放军两艘052D型驱逐舰、一艘大型补给舰以及一艘1.4万吨级的潜艇救援舰

中国海军基洛级潜艇和两艘052D以及潜艇救援舰现身俄罗斯军港,与美国宣布要派遣两艘核潜艇逼近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接下来不排除双方会有"接触"的可能性。

这艘基洛级潜艇有"大洋黑洞"的美誉,至今仍然具备极强的实战能力。

两艘052D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的现役主力驱逐舰,也拥有极强的反潜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那艘1.4万吨的潜艇救援舰。这玩意儿不仅可以在海上对潜艇展开抢修或抢救,还会搭载多普勒测速仪、光纤陀螺仪、声纳系统和深度感应系统等一系列探测设备。

因此潜艇救援舰实际上也具备探测潜艇的能力。

所以说,接下来北太平洋地区或许会非常热闹。如果美军此时出动两艘核潜艇靠近俄罗斯,一不小心就会被演练中的中国海军舰艇给"揪出来"!

这次中俄军演,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

也最能体现中俄之间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互信。

俄罗斯海军派出了一艘名为"伊戈尔·别洛乌索夫"号的深海救生船。

这船是干嘛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深海里为遇险的潜艇提供救援,可以直接与潜艇的逃生舱口进行对接。

在这次演习中,它要和咱们的潜艇进行模拟对接演练。

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

潜艇,是一个国家最机密、最核心的战略武器之一。

它的舱口,就是它的"命门"。把"命门"向另一个国家的军队敞开,让他们来练习"救命手术"。

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军事合作,这是一种可以托付生死的战略信任。

这种信任,是那19国联军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

说起19国联军,看着人多势众,但实际上呢?也是各有各的小算盘。

就说英国吧,为了向美国"表忠心",急吼吼地把"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派了过来。

可这航母打击群里,不少军舰都是从北约盟友那里借来凑数的,自家海军的家底早就没那么厚实了。

更丢人的是,航母路过印度的时候,一架昂贵的F-35B战斗机还出了严重故障,趴窝飞不起来了。

只能尴尬地留在印度,还生怕印度人偷学了技术,琢磨着要不要拆成零件运回去。

你看,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这些盟友们付出的代价可不小,面子里子都可能丢。

他们真的愿意为了美国和中国彻底撕破脸吗?我看未必。

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是"交保护费"的一种形式。

比如英国,积极响应背后,恐怕还惦记着美英澳"奥库斯"联盟里,澳大利亚那笔潜艇订单的大生意呢。

所以,别看对面阵仗大,但内里的信任度和凝聚力,跟中俄这次的联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说到信任,不得不提到历史。当年,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毛主席毅然决定出兵,打响了立国之战。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空中掩护。

正是中苏(俄前身)的联手,才在朝鲜半岛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住了东北亚几十年的和平。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七十多年过去了,地缘政治的博弈逻辑并没有变。

当外部势力试图在我们家门口制造混乱、谋取私利时,中俄的背靠背战略协作,就是稳定局势最坚实的压舱石

从鸭绿江到日本海,从抗美援朝到海上联合,这不是简单的历史重演,而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传承。

这种"哥俩好"的场面,有人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比如最近又开始活跃的特朗普,他就见不得中俄走得近。

前段时间还放话,一边给普京划红线,要求限期签署停火协议;另一边又威胁中国,不准再买俄罗斯的石油,否则就要加关税。

他那套"联俄抗中"的老黄历早就翻篇了,现在就是赤裸裸地想离间中俄。

但中俄这次的行动,就是对他最直接、最响亮的回应。

我们的战略互信,是经历过风雨考验的,不是你几句威胁、一点关税就能动摇的。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官方消息,这次为期5天的演习结束后,中俄海军编队不会各回各家。

而是将直接组成联合编队,前出太平洋,进行第六次海上联合战略巡航

这已经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常态化的行动了。去年巡了两次,今年继续。

你不是喜欢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来我家门口转悠吗?那好,我们也可以去太平洋深处逛逛,到你家后院看看风景。

这叫礼尚往来。

回顾一下前五次中俄联合巡航的路线,非常有意思。

舰队经常穿越对马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这些进出日本海的要道。

有时候还会绕着日本列岛航行一圈,甚至一度北上,抵近美国的阿拉斯加外海。

这叫什么?这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美国不是喜欢在中国家门口搞"自由航行",拉着盟友在第一岛链内耀武扬威吗?

好,那我们就直接去你后院,去你盟友最敏感的地方。

你把岛链当成锁链,我们就把它当成我们远航的航标。

这次宣布的第六次巡航,在这个节骨眼上,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它等于是在向外界宣告:即便俄罗斯在堪察加的力量暂时受损,但中俄联手维护远东和西太平洋稳定的决心与能力,丝毫没有减弱。

你美国和日本想趁机占便宜?先掂量掂量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对我们中国来说,一个稳定的俄罗斯,特别是稳定的俄远东,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地缘上的唇亡齿寒,更是现实的战略需求。

你想想,如果俄远东生乱,美国就可以把部署在阿拉斯加、日本的兵力毫无顾忌地南调,全部压到台海和南海方向。

那我们的压力将成倍增加。所以,支持俄罗斯稳住远东,其实就是在给我们自己减轻西太平洋方向的战略压力。

反过来,对俄罗斯也是一样。现在它主要的精力被拖在乌克兰战场,最怕的就是远东后院起火。

中国的支持,让它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一个在台海问题上能够有效牵制美日力量的中国,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当中俄舰队一同出现在太平洋时,美日就必须分兵应对,无法集中力量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寻衅滋事。

说到底,现在西太平洋的局势,就像一个压力越来越大的高压锅。

美国及其盟友不断往里添柴火,试图把水烧开。

而中俄的联手,就像是给这个高压锅装上了一个坚固可靠的安全阀

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结语

这场军事对峙的本质,是新旧国际秩序的激烈碰撞。美方19国联盟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心思;中俄联手虽然起步较晚,但战略互信更加坚实。

从堪察加的地震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军演,表面看是巧合,实际上揭示了国际格局演变的必然趋势。单极霸权时代正在落幕,多极平衡时代正在到来。

面对这样的时代变局,你认为中俄合作模式能否真正制衡美西方的战略围堵?当19国的舰机还在西太平洋上空盘旋时,中俄的战舰已经在日本海并肩驰骋。

来源:青史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