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于非命,曾让普京十分震惊,从此彻底改变了俄罗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9:18 1

摘要:提起卡扎菲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独裁者,统治利比亚42年,靠石油发家,但也干了不少镇压民众的事。2011年阿拉伯之春那会儿,利比亚国内闹起反对他的运动,西方国家插手,通过北约空袭支持反对派。结果,卡扎菲在10月20日被反对派抓住后死了,当时的情况挺乱,有报道

提起卡扎菲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独裁者,统治利比亚42年,靠石油发家,但也干了不少镇压民众的事。2011年阿拉伯之春那会儿,利比亚国内闹起反对他的运动,西方国家插手,通过北约空袭支持反对派。结果,卡扎菲在10月20日被反对派抓住后死了,当时的情况挺乱,有报道说他受伤后没活下来。

普京那时候是俄罗斯总理,对这个事反应特别大,他觉得西方超出了界限,不光推翻政权,还让一个国家领导人这么结束。普京在10月26日公开说,对媒体播放那些画面感到厌恶,还指责这是野蛮行为。到了12月15日,他更直接,说美国无人机和特种部队参与了,等于把西方当成猎杀主权领导人的势力。这件事对普京来说,不是小事,它让他开始重新审视俄罗斯的对外策略,从那以后,俄罗斯的外交和内政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卡扎菲上台是1969年,通过政变推翻国王,从那开始就把利比亚搞成他的个人王国。他推行阿拉伯民族主义,石油国有化让国家短期富起来,但后来支持恐怖活动,比如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导致西方制裁他好几年。2003年,他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关系才缓和点。

俄罗斯和卡扎菲有老交情,苏联时代就卖武器给他,普京上台后也保持联系,2008年普京访利比亚,还免了部分债务。2011年利比亚乱起来,俄罗斯在联合国没阻拦禁飞区决议,但普京私下觉得这是西方借机干涉。卡扎菲死后,利比亚陷入内战,多个派系打来打去,经济崩盘,石油出口中断,到现在2025年还分裂着。俄罗斯觉得这证明西方干预只会带来混乱,而不是稳定。

普京的震惊不是空穴来风。他看到卡扎菲从盟友变成这样,就觉得西方随时可能针对像他这样的强人。俄罗斯媒体和专家分析过,普京从那开始认定,西方在追捕不听话的领导人,这让他必须自保。说白了,普京不是害怕死,而是担心俄罗斯被外部势力操控。2011年底,俄罗斯国内也有抗议浪潮,反对选举舞弊,普京觉得这背后有西方影子,跟利比亚事件连在一起。他在讲话中就把这些联系起来,说西方用颜色革命搞乱别国。

结果,普京在2012年3月重选总统后,政策就开始调整了。先是内政上,加强对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控制,2012年通过法律,要求外国资助的组织登记为外国代理人,防止外部影响渗透。这不是随便一说,而是直接回应他从卡扎菲事件中学到的教训:不能让内部不稳定被外部利用。

对外政策变化更明显。之前,俄罗斯和西方还有点合作,比如2010年梅德韦杰夫时代,俄罗斯支持对伊朗制裁,还让北约从俄罗斯过境运物资到阿富汗。但卡扎菲死后,普京觉得不能再让步了。2012年普京上台,俄罗斯外交转向更对抗。

举个例子,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开始,阿萨德政权是俄罗斯老盟友,西方想推翻他,普京坚决挡住。2015年9月,俄罗斯直接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空军出动打击反对派。这跟利比亚不一样,俄罗斯学聪明了,不让西方再得手。专家说,这正是因为普京看到利比亚的下场,决定用军事手段维护利益。结果,叙利亚到现在阿萨德还稳着,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大了。

再看乌克兰。2014年乌克兰危机,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推翻,普京觉得这是西方颜色革命的延续,跟利比亚模式类似。他直接行动,3月吞并克里米亚,还支持东部分离势力。西方制裁俄罗斯,但普京没退缩,反而加强了国内经济控制,推动进口替代,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说实话,这让俄罗斯经济短期吃亏,但也逼着他们转向东方。2014年后,俄罗斯和中国关系更紧,能源出口转向亚洲,签了大单子。普京的逻辑是,西方不靠谱,得找新伙伴平衡。这变化从2011年就开始酝酿,卡扎菲事件是催化剂。

俄罗斯的整体外交构想也改了。2013年普京批准新版外交政策构想,强调多极世界,反对单边主义,这比2008年版更强硬。2016年又更新,明确说西方在破坏国际秩序,俄罗斯要维护主权。接地气点说,普京觉得西方双标,利比亚干预说保护平民,结果国家乱了套;伊拉克和阿富汗也一样,西方撤军后留下一堆烂摊子。

普京用这些例子教育民众,俄罗斯必须硬气,不能重蹈覆辙。到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普京在讲话中提过颜色革命的威胁,间接连到2011年的教训。战争打了三年多,到2025年8月还在继续,俄罗斯控制了部分地区,但付出代价大,经济受制裁,军队损失不小。

不过,变化不光是对外,内政也受影响。普京加强个人权威,2020年修宪,允许他连任到2036年。统一俄罗斯党控制议会,压制反对派。专家谢尔盖·谢林在书里说,普京因为卡扎菲之死恐惧西方猎杀自己,所以摧毁联邦机构制约,留下废墟。但客观看,这夸张了。俄罗斯政治框架没崩,经济从叶利钦时代混乱中优化了,国有化部分企业,但市场机制还在。意识形态上,转向保守主义,强调东正教和斯拉夫传统,但没走极端。战争让一些俄罗斯人失望,流亡者批评普京,但国家没崩溃。

卡扎菲死于非命不光是利比亚悲剧,还间接推了俄罗斯一把。普京震惊后,政策从被动转向主动对抗,影响深远。俄罗斯现在是多极世界的推手,反对西方霸权,但也面临挑战。历史就是这样,一件事连锁反应,改变国家轨迹。普京的俄罗斯,不会再轻易让步,这点从2011年就定了调。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