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在暴雨来袭的第一时间,宝坻区牛道口镇庞各庄村党组织书记马长军带领村“两委”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这位有着13年党龄、8年村书记经验的基层老党员,既当“指挥员”又做“排头兵”。从雨情监测到隐患排查,从物资调配到应急值守,49岁的马长军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在暴雨来袭的第一时间,宝坻区牛道口镇庞各庄村党组织书记马长军带领村“两委”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这位有着13年党龄、8年村书记经验的基层老党员,既当“指挥员”又做“排头兵”。从雨情监测到隐患排查,从物资调配到应急值守,49岁的马长军日夜坚守一线,用共产党员的担当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堤坝”。
闻“汛”而动:党旗插在堤坝上
“庞各庄村段是重点区域,请组织放心,我们一定守好防线!”7月29日接到密云水库泄洪通知后,马长军立即组织30人抢险队、2台挖掘机、6台运土车奔赴泃河大堤。面对汛情,他带领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堤坝最高处,分三组24小时巡查险情。
“注意堤脚冒泡和管涌!发现险情立即标记!”凌晨三点,泃河堤上传来马长军的喊声。湍急的洪水已淹没漫水桥,他手持对讲机实时上报险情,同时通过微信群和村广播反复预警。雨水汗水交织的脸上写满疲惫,但刚处理完一处险情,他又立即带队赶往村南:“快!看看路面有没有开裂,绝不能让群众走危险路段!”这一夜,“快反应、控风险、保民生”是他唯一的信念。
生死一线:激流中勇救落水群众
连续数日的高强度抢险,让年近五十的马长军身体严重透支。在防汛指挥部,布满血丝的双眼始终紧盯水位监测表,高血压发作时就往嘴里塞片降压药。双腿因长时间浸泡在泥水中,肿胀得连雨靴都难以脱下,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7月30日凌晨一点,刚检查完低洼地排水的他,裤脚还滴着泥水,扒拉两口冷饭就在椅子上稍微打了个盹,就又拄着铁锹出现在大堤上。
当天下午三点,惊险一幕上演。泃河堤岸传来呼救声,一名外地群众不小心被卷入激流。眼看落水者就要被冲走,马长军扯掉对讲机就跳入水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泥沙,几次将他卷入漩涡。“抓住我的手!”他拼尽全力抓住落水者,却被慌乱中的对方死死抱住脖子。危急时刻,他沉着应对,改用胳膊夹住对方腰部,在队员们抛来的救生绳帮助下,终于将人救上岸。
瘫坐在堤上的马长军浑身湿透,新买的手机早已泡坏。他却先查看落水者情况,确认无碍后才松了口气。当被问及是否害怕时,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看见人在水里漂,哪还顾得上怕?咱是党员,这时候不冲,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吗?”
干群同心:暖心物资汇聚大爱
在这场防汛中,马长军带领村民用玉米秸秆扎捆制作“简易挡水墙”,将拖拉机改装成“防汛物资运输车”,还创新采用“疏堵结合”法疏通3处易涝点。这些“农家智慧”让村里3000多米堤防在洪峰过境时安然无恙。
党员干部的付出感动着村民。药店送来藿香正气水,果农运来西瓜,深夜还有人送来热水和方便面。更令人动容的是,村里2名入党考察对象转为预备党员,7名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宣誓后9人全部加入巡查队伍。村民们感慨:“有马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
马长军沙哑着嗓子说:“只要群众安全,再累都值!”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让党徽在防汛一线熠熠生辉。这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共产党员最鲜亮的底色。
来源:知宝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