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工匠学院第六期“匠心学堂”顺应时代潮流,推出12堂由各界AI导师带来的公益讲座,助力高技能人才成为AI+复合型人才。
由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工匠学院第六期“匠心学堂”顺应时代潮流,推出12堂由各界AI导师带来的公益讲座,助力高技能人才成为AI+复合型人才。
课程焕新:新增“AI赋能未来”主题
AI绘画惊艳艺术界,智能制造重塑生产线,AI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办公、生产模式。面对汹涌来袭的AI潮流,如何在实践中应用AI助力生产?
“匠心学堂”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开设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5G技术、知识产权、岗位创新、成果管理等诸多能够切实提升学员综合素养的课程,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实用性和深度,增强学员在一线的实践能力。
本期“匠心学堂”新增“AI赋能未来”主题,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从AI基础理论、模型训练与优化等硬核知识,到AI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战应用,帮助学员进一步认知AI,一键解锁AI技能!
立足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匠心学堂”以“科技前沿传播”“工匠能力提升”“匠心精神传承”三大板块为核心框架,邀请领域内专家为学员传授智能制造、互联网发展、新工业革命、现代城市规划等科技前沿议题的课程,以顶级资源赋能产业工人,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持续地为我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师资扩容:院士劳模领衔授课树匠心
本期“匠心学堂”延续“名师领航”“课程前沿”“公益惠民”三大特色,为新时代工匠成长搭建高质量学习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的《新工业革命与中国智能制造》课程,展现了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国智造实现自立自强。改革先锋、全国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加深学员对“工匠”一词的理解:“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那就是不平凡。”中国汽车产业培训基地主任、教授级高工浦维达带来的《汽车产业链及其创新生态圈》课程,可以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原来工匠精神在汽车产业链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技艺的精益求精,更是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本次“匠心学堂”的师资队伍将迎来50%的更新,除了一如往期汇聚“政、产、学、研”各界顶尖力量外,还邀请到多位AI领域的专家大咖,形成“大国工匠+院士专家+行业精英”的黄金师资矩阵,在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匠心文化的同时,学员可以学习到最前沿、最实用的AI知识与技能。
学分认证:打通职业发展双通道
上海视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宏是“匠心学堂”的首期学员。通过学习,他的创新之路得到启发。其创立的智能科技公司,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发明了多目立体机器视觉传感器系统和仿生立体算法,在汽车前沿技术、显微镜、STEAM教育等多个领域完成发明超过200项,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佼佼者。他表示,能够利用周末时间走进高校课堂,与学界大咖、行业先锋展开头脑风暴,能够学习新时代工匠技能、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对自己的视野和技术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匠心学堂”作为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开放大学打造的重点公益项目,始终以“培育新时代工匠,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坚持实行“零学费、零教材费”政策,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整合优质资源,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有志成为工匠的在岗职工,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产业工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培养4094名学员。
为解决工学矛盾,本期“匠心学堂”将沿用课程预约系统,学员可通过“上海工匠学院”微信公众号自主选择周末授课时段,顺利完成课程学习的学员将获得上海工匠学院结业证书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2学分存入证明,该学分可直接对接上海开放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行政管理等专业学历教育,实现从“非学历培训”到“学历教育”的无缝衔接。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