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守护“安化黑茶”这一宝贵的地域品牌和文化遗产,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广大消费者、茶农、茶企的合法权益,安化县人民检察院就涉及“安化黑茶”产业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安化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指南(“安化黑茶”相关)
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守护“安化黑茶”这一宝贵的地域品牌和文化遗产,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广大消费者、茶农、茶企的合法权益,安化县人民检察院就涉及“安化黑茶”产业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安化黑茶”公益诉讼线索重点领域
1. 茶品牌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侵犯商标专用权:非“安化黑茶”产区生产的黑茶,假冒“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擅自使用与“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证明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或者未经授权擅自将“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证明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线上线下侵权销售:未经授权擅自销售侵犯“安化黑茶”地理标志或知名品牌商标权的产品;电商平台、直播间、社交媒体等渠道销售假冒伪劣安化黑茶。
2. 茶生态领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茶园水土流失: 茶山过度开发、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茶山走沙”),影响茶园可持续生产和生态环境。
茶园环境污染: 茶区周边企业非法排放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土壤、水源(如资江支流)及空气;茶园内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除草剂,包装废弃物(农药瓶、袋)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溪流沟渠,造成面源污染。
古茶树资源破坏: 盗伐、非法移栽、过度采摘或人为破坏具有重要种质资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茶树(群)。
3. 茶质量领域(食品安全)
茶叶农残超标:种植环节违规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导致成品茶叶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
违规使用投入品:过度或违规使用化肥、叶面肥(如含有未经登记或禁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茶叶品质安全和土壤健康。
生产加工环节问题:黑茶生产加工小作坊、企业卫生条件恶劣;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茶、劣质茶或添加非茶类物质(如染色剂、香精)制作假冒伪劣黑茶;生产、贮存过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如霉变、重金属污染)。
虚假标识与宣传:产品标签虚假标注产地、等级、年份、原料来源;保健功效虚假宣传或未经批准宣称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功能。
4. 茶文化领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涉茶文物古迹受损:古茶亭、古茶园、茶碑刻等涉茶文物点,以及茶马古道安化段沿线遗迹(石板路、风雨桥、驿站遗址等)遭受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如拆毁、刻画、盗取构件)或缺乏有效维护面临坍塌风险。
传统村落保护不力:承载黑茶生产、交易历史的传统村落(如黄沙坪、唐家观等)在发展中风貌遭到破坏,历史建筑被不当改建或拆除,整体格局受损,以及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安化千两茶踩制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面临断层,核心技艺保护传承不力;非遗资源被滥用或歪曲。
举报方式
如果您发现以上任一领域的公益诉讼线索,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证据,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报:
电话举报:安化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举报专线:0737—7227752。
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留言举报:在本条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举报,并附上照片。
来源:安化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