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1年,16岁的安徽少年刘应成踏入嵩山少林寺,彼时这座古刹仅有9名僧人,依靠28亩薄田艰难维系,破败冷清。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少年日后会成为改写少林寺命运的关键人物——释永信。
1981年,16岁的安徽少年刘应成踏入嵩山少林寺,彼时这座古刹仅有9名僧人,依靠28亩薄田艰难维系,破败冷清。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少年日后会成为改写少林寺命运的关键人物——释永信。
释永信的少林寺生涯早期,便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爆火让他敏锐捕捉到流量的力量,游客量从年均4万激增至70万。1987年,22岁的他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之路。1999年,34岁的释永信成为少林寺史上最年轻的方丈,自此全面主导少林寺的商业化与国际化进程。
释永信商业布局广泛,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资本运作。2008年搭建核心商业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商业版图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领域。在他的运作下,少林寺景区年游客量达400万人次,门票及相关收入可观;大健康产业方面,少林药局产品销售额亮眼;线上,淘宝店与抖音直播带货成绩不俗;“出海”成果显著,武僧团全球巡演收益颇丰 。同时,少林寺注册数百枚商标,涵盖各类别,构建起严密的品牌保护网。
然而,释永信的商业探索之路争议不断。2009年,少林寺拟“上市”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佛门清净地,怎能变成摇钱树”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景区内“高价香”、商铺租金高昂、开光饰品价格虚高,导致2012年少林寺因景区乱象收到整改通知。2022年,少林寺旗下公司斥资4.52亿元拍下郑州宗地,“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消息引爆舆论。此外,释永信个人生活也多次陷入舆论漩涡,2015年,释正义的实名举报,直指其与多女子关系复杂、拥有双身份证、侵占资产等问题,尽管当时部分举报被证不实或查无实据,但仍对他和少林寺声誉造成极大影响。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与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且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注销其戒牒,称其行为严重败坏佛教界声誉。
释永信将破败的少林寺发展成商业帝国,对少林文化传播有一定贡献,可其过度商业化与个人不当行为严重违背佛门清规与公众期待。如今,少林寺在这场风波后需重新审视发展方向,在传承佛教初心与适应现代社会间寻找平衡,而释永信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其跌宕经历为宗教商业化发展敲响警钟。
来源:杨杨得亿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