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力荐:最有钱的四所双非,办学经费超40亿,超过不少98521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5:49 1

摘要:但今年的高校预算数据却颠覆了这个想法:四所非 “双一流” 高校的年度经费突破 40 亿大关,不仅超过众多 211 高校,甚至能和部分 985 高校掰手腕。

深圳大学:哪里有好校长、好教授,让他开价,把人挖过来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高校经费排行榜应该被 985、211 高校霸榜。

但今年的高校预算数据却颠覆了这个想法:四所非 “双一流” 高校的年度经费突破 40 亿大关,不仅超过众多 211 高校,甚至能和部分 985 高校掰手腕。

张雪峰多次在直播中提醒考生:“选大学别只看牌子,经费充足的双非高校,可能给你更实在的资源和机会。”

今天就来揭秘这四所 “富得流油” 的双非高校。

深圳大学 2025 年的预算高达 75.07 亿元,在双非高校中稳居榜首。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它超过了南开大学(66.78 亿)、中国海洋大学(63.63 亿)等 985 高校,更是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 211 甩在身后。

建校仅 40余年的深圳大学,之所以能 “不差钱”,核心原因就是背靠深圳这座 “经济金山”。

2024 年深圳 GDP 达 3.68 万亿,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地方政府的雄厚财力不断反哺高校,让深大在资源投入上毫不手软。

学校的实验室配备着价值千万的精密仪器,学生大二就能申请到数万元的科研创新基金,这种 “财大气粗” 的办学模式,让很多老牌高校都羡慕不已。

在经费的强力支撑下,深大的学科发展堪称 “坐火箭”。

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等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人工智能实验室更是引进了多位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

在US中国地区大学排名上,深圳大学排第21,与华南理工并列,超过南开、天大、厦大、北师大、川大一众985。

要知道,深大在国内连211和“双一流”都不是。

对考生来说,选择深大的热门专业,意味着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教学设备和科研项目,这对于未来就业和深造都是实打实的优势。

张雪峰在直播间经常夸深圳大学:哪里的校长好、哪里的教授好,直接开价,把人挖过来。

浙江工业大学 2025 年的预算为 48.88 亿元,虽然比深大少了近 30 亿,但在双非高校中依然名列前茅,堪称浙江高校中的 “老二”,仅次于浙江大学。

这所位于杭州的高校,把经费花在了刀刃上 —— 重点扶持优势学科。

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长期稳居全国前十,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亮眼,成为学校冲击下一轮 “双一流” 的王牌。

学校投入巨资建设的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备了国际领先的反应装置,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科研实践平台。

浙江工业大学的 “有钱” 还体现在校企合作上。依托长三角的产业优势,学校与阿里巴巴、吉利等企业共建了 20 多个联合实验室,每年获得的企业科研经费超 5 亿元。

这种 “政府拨款 + 企业赞助” 的双轮驱动模式,让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能参与实际的产业项目,毕业后进入名企的比例高达 35%,这一数据甚至超过部分 211 高校。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5 年以 48.66 亿元的预算,成为医科类双非高校中的 “黑马”。

这所 2019 年才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及多所省级医院合并而成的高校,之所以经费充足,秘诀就藏在合并名单里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贡献了 33.06 亿元的预算,成为经费的主要来源。

合并带来的不仅是经费增长,更是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学校整合了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顶尖医疗资源,形成了 “教学 - 科研 - 临床” 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生到大二就能进入省级三甲医院见习,这种临床资源的优势,是很多同类高校无法比拟的。

在经费的支持下,学校的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迅速崛起,排名跃居全国前列。

2025 年软科排名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 163 名,省内排名第 11 位,对于一所年轻的医科院校来说,这样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

对于想学医的考生来说,这所经费充足、临床资源丰富的高校,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5 年的预算为 45.65 亿元,虽然在四所高校中垫底,但它的 “烧钱” 方式最为特殊 —— 光是维护 5 个机场、400 多架教练飞机和 500 多台航空发动机训练器,每年就得花掉十几亿。

作为培养民航飞行员的 “摇篮”,这所学校的经费高得有理有据。

培养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从理论学习到实机训练,成本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学校的每一架教练机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就超过万元,这种 “空中烧钱” 的专业属性,注定了它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

充足的经费让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无人能及:拥有亚洲最大的模拟飞行训练中心,配备了与波音、空客最新机型同步的模拟机。

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全流程的飞行训练,毕业时直接拿到商业飞行员执照。

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国航、东航等大型航空公司的比例超过 90%,高薪就业的背后,是充足经费支撑的高质量培养体系。

这四所双非高校的经费数据,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择校时不能只盯着 985、211 的牌子,经费投入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要知道,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 211 高校 2025 年的预算也只有 28 亿、27 亿,远低于这四所双非高校。

经费多少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教学质量,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硬件设施、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

实验室的先进程度、科研项目的数量、奖学金的覆盖面,都和经费密切相关。

对于学生来说,在经费充足的高校读书,能获得更多参与科研、实习的机会,这些都是未来就业和深造的加分项。

这四所双非高校之所以能获得高经费,要么背靠经济强市,要么对接国家急需的行业,它们的发展前景甚至超过一些传统名校。

未来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经费充足、特色鲜明的双非高校,很可能会异军突起,成为更多考生的优质选择。

在 “唯名校论” 依然盛行的今天,这四所经费超 40 亿的双非高校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对于考生来说,与其挤破头进一所牌子响亮但专业冷门、资源匮乏的 985、211,不如关注这些经费充足、特色鲜明的双非高校。

毕竟,大学四年的学习体验、能接触到的资源机会,远比一个学校的牌子更重要。

在这些 “有钱” 的双非高校里,你可能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更先进的实验设备、更优质的实习机会,这些都将成为你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你觉得在择校时,学校经费应该成为重要参考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狐狸先森几点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