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游泳世锦赛的气氛有点不对?前两天还在讨论老将的稳定,昨晚直接被12岁的于子迪和突尼斯的贾瓦迪给打破了所有“剧本”。我真不是瞎说,400米混合泳决赛里,于子迪游出4分33秒76,已经比她之前的最好成绩快了3秒多。这是什么概念?放在同龄人里绝对是
就在刚刚!12岁中国小将三破纪录,突尼斯黑马逆袭金牌,游泳世锦赛结局让人看傻
“十二岁的小孩游进世界前四是什么体验?大人们拼了命都没做到的事,于子迪今晚居然连破三关,差点把奖牌带回家。”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游泳世锦赛的气氛有点不对?前两天还在讨论老将的稳定,昨晚直接被12岁的于子迪和突尼斯的贾瓦迪给打破了所有“剧本”。我真不是瞎说,400米混合泳决赛里,于子迪游出4分33秒76,已经比她之前的最好成绩快了3秒多。这是什么概念?放在同龄人里绝对是天花板,别说同龄人,成年组不少国家都未必能拿出这个水准。更神奇的是,她这个400混、200蝶、200混,三场决赛,每一场都是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绩线直接肉眼可见地在往领奖台逼近。
12岁在世界大赛上拿第四,放在中国游泳史上都不多见。你以为她只是天赋型?其实更是“稳步冲刺型”,每项都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这种进步速度,说是“爆发式成长”都不夸张。看她决赛过程,前两项(仰泳、蛙泳)稍微落后,到了自由泳就像突然踩了油门,差点把日本队的选手拉下来。如果说中国队以往靠的是体系和厚度,这一届多了点“天才逆袭”的味道。
还有一个细节,别小看于子迪没进前三。200蝶泳比第三差2.3秒,到400混只剩下1秒整的差距。世锦赛现场很多教练都说,这种缩小差距的节奏,往往比突然站上领奖台还可怕。为因为这说明她的训练安排和技术细节真在持续进步。12岁还没发育到顶,等两年后身高、力量再上一个台阶,世界女子混合泳格局,指不定就要改写。
说到冷门,男1500自决赛真是大冷。突尼斯的贾瓦迪前1000米没啥存在感,结果最后几圈直接加速,连德国、美国选手都没反应过来,被他一把抢了金牌。要知道,突尼斯原本最强的长距离选手哈夫诺伊前阵子刚退役,很多人还以为突尼斯本届没戏,结果新一代黑马直接横空出世。这种耐力型选手的成长,和他们国家的传统、甚至生活习惯都有点关系。以前孙杨在巅峰那会,突尼斯的长距离就是他最头疼的对手之一。
你再看突尼斯这个国家,人口不到1300万,金牌却年年有。其实不少专业教练都分析过,他们的训练环境偏苦,耐力储备好,长距离项目优势特别明显。贾瓦迪这波逆袭,就是“非典型小国力量”的代表。你说中国的游泳厚度强,奥运会、世锦赛每届都有突破;但突尼斯这种一人带队、靠传统和意志力顶住的国家,爆发力也让人服气。
有意思的是,直播间弹幕全都在为于子迪喊“可惜”,但你仔细第四名已经逼近极限了。竞技体育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奖牌和第四名的距离,可能只差0.5秒。可你要是只看名次,完全忽略了她三项都破个人纪录的事实,那就太表面了。12岁,三场世界级比赛,三次进步,没站上领奖台却成了最大的话题,这不就是体育的魅力吗?
我还注意到另一个点:日本、德国、美国这些游泳强国,在青少年项目上总能拉出黑马,但像于子迪这样年纪小、成绩提升又快的,真不多。中国队教练组这次的项目安排其实很大胆,敢让小孩去拼三个主项,说明对她的体能、心理素质都极有信心。万一有一项掉链子,舆论压力可想而知。可结果人家每场都顶住了,这种抗压能力,很多成年选手都羡慕。
至于突尼斯,别以为他们只是偶尔爆冷。过去10年,哈夫诺伊、梅洛里都是世界级长距离高手,今年哈夫诺伊刚退役,新人贾瓦迪就补上了位置。你说这是偶然?反正我觉得,这种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运动员。也许他们没那么多资源,没那么专业的设备,但就是能咬住牙拼到最后一刻。
体育比赛的世界,永远是“实力+偶然”。有的天才出道即巅峰,有的黑马靠耐力后发制人。你说谁更值得敬佩?我觉得都值得。今晚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结束,精彩到最后一刻。于子迪、贾瓦迪,他们的故事还只是刚刚开始。以后回头咱可能会说:“你还记得25年那小姑娘吗?当年差点就上领奖台了,现在都成世界冠军了!”谁知道呢?反正今年的泳池,已经有他们的名字了。
#游泳世锦赛# #于子迪# #贾瓦迪# #中国体育# #突尼斯黑马#
来源:至少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