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推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近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沂蒙烽火胶东潮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队一行走进山东省委旧址,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革命文物寻访与传承活动。同学们在这座承载着齐鲁大地革命记忆的建筑里,聆听文物故事,感悟初心使命,让革命精
通讯员 李景飒
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推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近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沂蒙烽火胶东潮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队一行走进山东省委旧址,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革命文物寻访与传承活动。同学们在这座承载着齐鲁大地革命记忆的建筑里,聆听文物故事,感悟初心使命,让革命精神在实践中焕发新的光芒。
济南五龙潭旁的山东省委旧址,是一座承载着山东革命火种的红色地标。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的重要活动阵地,这里留存着无数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拼搏的珍贵印记。斑驳的砖墙、简朴的陈设间,留存着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呐喊的珍贵记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文字,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砥砺前行的英勇历程。
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历史学习。在“山东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展厅,泛黄的文献资料、复刻的革命场景、珍贵的历史影像,将大家带回了20世纪20年代的齐鲁大地。从王尽美在济南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到邓恩铭深入工人群众传播革命思想;从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到无数先烈用鲜血铺就革命道路,队员们认真学习观摩每一个细节,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
为让革命故事“活起来”,让红色精神“传下去”,实践队成员还化身为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向来访的青少年们讲述山东省党组织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峥嵘岁月以及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读着王尽美同志在病榻上写下的诗句,少先队员们表示在学习上要以尽美精神为指引,刻苦学习知识;生活中,以王尽美同志的信念为动力,勇敢担当,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少年的成长答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的红色故事,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码。这一件件革命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成为那段峥嵘岁月无声的见证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用好短视频、Vlog等新媒体传播形式,积极探索AI赋能红色记忆,让红色故事更具有生命力、传播力和震撼力。”实践队队员范家瑜表示。
此次山东省委旧址实践活动,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沂蒙烽火胶东潮”系列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以“寻访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实践传播等方式,让青年学生在触摸历史中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在参与传承中增强责任担当。下一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山东各地红色遗址,开展革命文物寻访、红色故事征集、校园宣讲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赓续,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生活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