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4岁的师文超是一名AOI设备工程师,也是一名青年作家。他是河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B站UP主“笔给你你来写”。自2025年4月入驻B站以来,该账号粉丝量已突破112万。
24岁的师文超是一名AOI设备工程师,也是一名青年作家。他是河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B站UP主“笔给你你来写”。自2025年4月入驻B站以来,该账号粉丝量已突破112万。
他的创作始于高中,从传统征文比赛走入作协。而现在,他在B站开启了自己新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他将社会热点转化为“穿越”“无限流”等网络文学语言,把现实议题包裹在爽感和想象力之中,部分作品播放量破百万。
师文超告诉九派新闻,写作是他的日常,是“瘾大”,也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他听粉丝的故事写小说,也从社会热点中捕捉情绪。在短短几个月内,他靠“系统化”“爽文式”的故事讲述家庭、职场、普通人的困顿与坚持,也讲了一个人如何靠文字重新连接世界。他相信,文学不该高高在上。
以下是师文超的讲述。
师文超参加河南省高校文学讨论会。图/受访者提供
【1】用“修仙”方式写社会热点
我的b站名字叫“笔给你你来写”,这和我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的初衷有关。
我最开始在网上发表作品是因为网友的鼓励,想要交朋友和分享快乐。我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能和网友多交流,产生更多灵感和故事,把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传递下去。
写作时,我一般会先确定一个想表达的情感点。我比较感性,看到很多东西容易共情,共情后会把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记录下来。我之前看到一个新闻,洪水之中一个少年开着皮卡逆着洪水救他的母亲,我就记录下这个“亲情”的情绪点。
其实社会热点就是大众关注的事情,而大众关注的一般是他们能共情的。与其说关注社会热点,不如说我只是关注身边的故事,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而已。
我在B站创作的小说,之所以会有很多“修仙”“无限流”的设定,是因为我想带给大家的是快乐,而非沉重。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平时也会关注身边的事,但生活多苦难,历史也较沉重。我想用这种快乐的形式作为故事的外壳。
在B站上,我比较满意的一个作品,讲的是一个父亲假装成系统,一路帮助儿子成长,最后儿子发现了真相。有读者说这个作品让他感受到自己一直在忽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
有些作品有想表达的情绪点,而有些作品就是单纯想给大家带来快乐,不需要太多目的。在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更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些感同身受的道理,比如孝顺父母、珍惜身边朋友等。就算大家只是开心一下,也达到了我想表达的目的。
粉丝的故事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把粉丝当作朋友对待,会去了解他们的故事。
最近有一个粉丝和我说,他连续考研了好几次,比较抑郁,一度住院。他的妹妹是我的粉丝,把我的作品拿给他看,他看了后就笑了,之后每天都看。他说作为抑郁症患者,能笑出来很难。他说因为我的作品,他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评论区的留言。图/受访者供图
他的评论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我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创作就是值得的。后来我和他私信聊了很多,也劝他,生活不光有升学、工作,人生是旷野,没必要因为一个目标局限自己。
还有一个粉丝,他是边防战士,他的家里有变故,母亲刚离世,但因为职业身份,没法处理家事。他一边向我倾诉,一边想让我写一篇欢快一些的故事。我觉得消防员、边防战士这些守护我们的人,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创作,让更多人看到。最后我把这个故事,做成了一个短片,引起了不少粉丝的共鸣。
还有一个人加了我,说他朋友是我粉丝,已经因意外离世了,生前特别喜欢我的作品。我们之前做过周边,他想要一份,我让他给了个地址,做了一个印章寄过去。那个粉丝才20岁,很可惜。
那个粉丝生前一直和朋友分享我的作品。通过他朋友的讲述,我了解到那个粉丝生前特别向往自由。这个关于遗憾和自由的主题,我后来也化用在了作品里。
师文超与粉丝朋友的对话。图/受访者提供
【2】“文学从不是高高在上”
我高中时期就开始创作,那时候比较年轻,写过一些小说,签过约,取得过一些成绩。我大学专业是机电一体化,但我还是很喜欢写作,就参加了一些传统文学的征文比赛,通过比赛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进入了作家协会。
对我影响最深的作者是欧·亨利。他的作品结尾是典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短短几句话让人非常震撼。我初中时读了他的作品,才有了创作的想法。
短篇小说我一直在写,5年以来从没间断过。读书时期,我最少一天写一两篇,纯粹是热爱,就是“瘾大”,喜欢写。现在工作之后,我每天下班回到家,都会打开电脑写作,有时候随时随地就开始在手机上写。我现在有2700多条存稿,对作者来说,这个短篇的数量不算多。
我喜欢读历史。初高中生涯比较乏味,在校期间看这些能带来快乐。历史由很多英雄故事组成,背后也有很多大众的故事,社会变迁中的小人物故事。历史是不断重复的,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历史中能找到影子,所以我在创作时会拿一些历史故事来润色自己的故事。
B站网友的二次创作也会给我带来很多灵感。有些粉丝会用我们的音频和文案进行二创,做成动画。这种动画形式又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我就会再进行新的续写和创作。
我在B站上做UP主,同时也是河南省青年作家协会的副秘书长,这两个身份看似有些割裂,但实则是相辅相成的。
河南省青年作家的身份属于传统文学领域,大多偏向命题作文,在有限制的区域内创作。B站是活跃的社区,作为内容创作者,很多灵感不受边界限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彼此相互促进。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文学的视频化表达,会过度娱乐化,从而稀释议题的严肃性,其实我想说,这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传统文学有很多形式,现在很多做传统文学的人也在做短剧创作和视频化,只是表现手法不同,文学从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要掌握平衡点,言之有物,娱乐化就不会冲淡严肃性。
现在许多人觉得严肃文学和大众之间存在着壁垒,我觉得这个壁垒就是传播途径的主动性。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觉得文学和大众的关系就像谈恋爱一样,以前是大众主动学习文学;现在我们的创作形式是双向奔赴,比如短剧、短视频、网文,在创作中降低了阅读门槛。打破壁垒就是降低阅读门槛,让更多人看到故事。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实习记者 孙梦婕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爆料】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