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海绣花针》《老人与海》《潮汐之间的守护》……一个个醒目的标题背后浓缩着一则则生动饱满的涉海检察办案故事。近日,福州市检察机关举办“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优秀案事例评选,连江县检察院、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第七检察部等选送的10个案事例入围。
《深海绣花针》《老人与海》《潮汐之间的守护》……一个个醒目的标题背后浓缩着一则则生动饱满的涉海检察办案故事。近日,福州市检察机关举办“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优秀案事例评选,连江县检察院、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第七检察部等选送的10个案事例入围。
参评案事例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加快海洋强省和“海上福州”建设部署,从打击涉海犯罪、推动海域治理、保护海洋文化等多角度介绍了福州市检察机关高质效推进涉海检察工作的实践样本。
典型性事例:凝聚共识合力
“海关缉私、海警等部门均有查处涉海走私犯罪的职能,但因以往办案信息缺乏互通,上下游人员是否已被查处、是否曾被行政处罚等核实难,导致可能存在漏捕漏诉等问题。”据福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汇报人李翠云介绍,2025年福州市检察院联合闽东北14家检察、海关、公安、海警部门建立了“检护蔚蓝”暨检侦协同联盟,辅以搭建“行刑共治智联库”,着力打破各办案单位间的信息壁垒,以大数据赋能走私等涉海犯罪全方位打击。
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展示的是生态检察“三衔接三同步”机制。汇报人陶丹表示:“我们将生态刑案与公益诉讼衔接,能够实现犯罪打击与生态修复的同步;将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同步推动海洋生态治理与文化遗产保护。这个过程离不开借力外脑优势,所以我们通过办案团队与专家智库的衔接,同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外部赋能。”
源于实践,推进实践。据悉,“三衔接三同步”是对近年来涉海生态检察办案特点规律的总结提炼,该部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探索更高质效的涉海生态检察案件办理路径。
检察触角向海延伸,服务就在身边。“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乐、连江、福清、马尾、罗源相继建立7个海上12309检察服务点,为沿海企业和居民免去进城反映诉求的往来奔波,广泛提升辖区沿海产业集群、乡镇村居和相关海洋产业人口、船舶等检察保护覆盖面。
福州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汇报人陈梦茜着重展示了连江“海上12309”检察服务综合平台。集“远程接访、矛盾化解、司法救助、涉海普法、犯罪线索收集、联防打击、生态修复”于一体的平台已逐步实现全县13个沿海乡镇、93个沿海村居、19万渔业人口、1.18万艘船舶检察保护全覆盖。
高质效案例:彰显检察担当
汇报目录中,一则抢眼的标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近日,一起涉案金额3700余万元,涉及福州、宁德两地209名养殖户的制售伪劣饲料案成功办结。罗源县检察院依托跨区域司法协作、上下一体化履职,综合运用提前介入、自行补充侦查、追诉漏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检察职能,全链条保障罗源海洋经济和养殖户财产权益。该案各流程的环环相扣,让两地养殖户们持续感受到罗源县检察院助推海洋渔业发展、护航民生民利的务实举措。
“《老人与海》的故事中,老人84天没有捕到鱼,却依然在第85天满怀希望地出海,像极了罗源养殖户以海为生的那份辛勤和执着。这种精神鼓舞了我们继续向海图强,立足罗源地理区位,做好福州-宁德海域的融合治理文章。”汇报人黄煜的话语,传递着罗源检察人的情怀与担当。
创新,是破解难题的一把钥匙。2024年6月,福清市的严某章、严某龙在禁渔期使用禁用电拖网非法捕捞,造成生态损害价值79000余元。检察官释法说理后,当事人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弥补生态损害。
然而,海洋生态修复周期长、环节多,当时又正处海水温度偏高的夏季,若采用传统的“增殖放流”等方式,鱼苗等成活率较低,修复成效甚微。于是,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林丽将目光锁定在“蓝碳”(海洋碳汇)上。
据林丽讲述,“蓝碳”的固碳效果好,是有效的替代性修复模式,但福清地区还没有购买“蓝碳”的条件。一筹莫展之际,恰逢福州市检察院部署“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跨区域认购“蓝碳”有了框架设计。
很快,林丽通过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与连江县检察院取得了联系。联合连江县检察院开展协作,依托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落实了交易渠道。
2025年4月,犯罪嫌疑人认购的195吨大型藻类养殖项目碳汇投入生态修复。这是福州首例海洋碳汇跨区域交易,也是全国首例沉积物和惰性溶解有机物海洋碳汇交易。
反之,如何为沿海地区提供“绿碳”(林业碳汇)跨域共享?永泰县检察院汇报的“‘碳’寻青绿,山海共鸣”给出了答案。2025年4月,永泰县检察院已协助引导沿海地区案件当事人在碳汇交易平台认购永泰县开发的“绿碳”80吨,跨区域认购“绿碳”初步试水。
不止于涉海犯罪打击和海洋生态保护,福州市检察机关还注重海洋文化遗产的守护。通过观摩展示,大家从马尾区检察院邵德康故居公益保护案看到了对船政文化的守护、从台江区检察院助力“福州评话”的海外传播看到了对海丝文化的守护、从闽侯县检察院打击倒卖涉海文物犯罪看到了对昙石山文化的守护。
多元化协作:促进综合治理
让与会专家评委印象深刻的,是福州市检察机关在“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中善用跨区域、跨部门、跨职能协作推动涉海案件高质效办理。
——跨区域协作中,罗源县检察院在跨地市并案审查中展现了高效的检侦协同能力。连江县检察院靠前与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共建,陆续为鼓楼、福清等地司法机关提供碳汇评估等技术支撑体系。
——跨部门协作中,闽清县检察院协同水利、环保、属地乡镇等部门清理水葫芦、白色泡沫等江漂垃圾1800余亩,推动实现闽江达标水源东流入海。鼓楼区检察院向市监部门移送不起诉案件中涉案海鲜餐厅行政处罚线索,昭示“不刑不罚”。鼓山地区检察院协同福州地区八所监狱为涉海犯罪罪犯普及海洋生态保护法律知识,降低再犯罪风险。
——跨职能协作中,福州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立足综合业务部门职能定位,对各业务条线涉福州海域案件开展类案分析,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取得了全国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第五名的成绩。长乐区检察院综合运用“公益诉讼+现代科技”,实现对长乐海蚌地理标志的司法保护。
“我们注重凸显此次评选的实用价值,精简不必要环节,让会议直奔主题。”牵头此次会务的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陈应辉表示。会务工作注重在提升评选质效和成果转化上下功夫。会后,将发挥优秀案事例的示范价值,汇编案例集,为承办人提供案头书、实操册,供实务参考和经验借鉴。
受邀到现场观摩的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及人大代表对参评案事例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开展“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是党委有号召、检察有行动的体现,今后将发挥“人大+检察”融合监督作用,共同推动“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最新部署,以高质量案事例为牵引,深化闽东北‘四市一区’检侦执法司法协同,打击预防涉海犯罪,推动综合治理,推深做实‘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努力在服务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奋勇争先、多作贡献。”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莉表示。(黄静如 林民)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