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加州理工连录,被两所神校抢着要,她都做了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0:09 1

摘要:但其气质和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在学生录取上两所学校也非常有自己独特的嗅觉和喜好,公认的是“基本上不会同时录取”——

在理工牛校天花板的世界里,MIT和加州理工是两座屹立的大山。

在社交媒体随手一搜便是对它两的各种横交叉、竖排列的花式对比,誓要争出这个理工届的「世唯一」:




两所学校的实力和地位自不用多辨,都是强校,能进的也都是牛人。

但其气质和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在学生录取上两所学校也非常有自己独特的嗅觉和喜好,公认的是“基本上不会同时录取”——

但万事无绝对,也总有人会打破所谓的常规!小藤今天便来和大家分享25fall被MIT+加州理工双录的神仙学霸女孩的故事!

带着这位同胞对学霸的肯定,我们一起看看K同学成长浇灌硕果背后的点滴!

K同学档案

录取情况:

MIT+加州理工学院,数学专业

硬件条件:

GPA4.7/4.0, SAT1560

AP10门+

竞赛奖项:

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

物理学与天文学国际级奖

国家历史奖项

其他竞赛奖项

活动&夏校:

多项数学研究,3篇论文

参与天体物理研究

社区服务:

非营利组织,回收近60万电池

数学辅导组织,管理220名导师辅导420名学生

体育:校队长曲棍球

学术领导:领导科学、数学、物理竞赛俱乐部及天文社

环保活动

音乐/手工:钢琴,木雕作品

数理夏校:

参加斯坦福SUMaC、汉普郡HCSSiM及AwesomeMath顶尖数学夏校

01

被录毫不意外,手握双Offer的“高配得感”从何而来?

K同学是一位非常典型的理工女学霸:

冷静、克制、自律;

目标感极强,力求极致;

学习能力和成绩顶配

......

来到时,其成绩和基础背景评估后导师团队一致肯定这个是哈耶普斯麻的好苗子。

而拿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刻,这位几年如一日将“极致”刻入骨髓的实干者,面对硕果来到身边时也始终保留有冷静自持。导师更是坦言:“被录毫不意外的!”

分享K同学这位能力强+悟性高+肯努力的三全天才选手,可以很清晰的梳理出她不一样的成长样本:

早学两年,降维打击

也许大部分同龄人尚在适应高中节奏,但她已在10年级一举斩获SAT 1550+的耀眼成绩,11-12年级就已经钻进顶尖实验室搞科研。

这是因为她和导师都有着非常清晰且明确的认知,深知超前部署策略的先进之处。

效率至上,精耕细作

导师曾分享K同学是一个时间管理能力十分优越的人。

她有自己的日程表,每一个时间有她为自己安排的高度专注某件事模块。

就连申请材料的准备过程中,也不需要导师推一步走一步,有时还能走在老师常规流程的前头。

时间极致管理

极致学习,资源抓取与利用的天赋

善于抓住一切知识、教育资源与机会,并能够利用好,即使是重复练习也能做到极致。

拥有快速洞察本质的悟性,不放过任何优质的知识资源与成长机会——线上课程、学术讲座、竞赛信息、导师人脉等等。并且她会让每一次输入都产生实质性的输出。

难能可贵的在于,重复这件通常被认为枯燥消耗的,她却能开出创新的花。

10门+AP12个5分的成绩,是她在重复中享受精进艺术的成果验证。一道数学题,她能探索多种解法;一篇文献,她能不断拆解出创新点。

我们可以看到K同学的优秀习惯与能力追求,是她无往不利的深层内核。但能被MIT+加州理工双录的背后当然也需要看到更立体和落地的成长经历。

02

打动MIT+加州理工,用社区化的实践培育出创新的参天大树

MIT与加州理工都深谙“手动能力”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价值。

而K同学的“极致实践”精神,在【社区电池回收网络】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近60万电池的回收,全程自己设计分类系统、沟通政府企业等渠道合作、动员上千住户...

做成这样一件在社区具有公益性、对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的事,名校们更是看到了她对问题洞察的敏锐和深刻、在行动上的高执行与智慧。

一个活动项目始于微末:她亲手设计简单却科学的电池分类标识与回收箱;利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讲解回收意义与方法,用真诚打动人心;主动出击,凭借清晰的方案和潜在的社会价值,一步步找到组织提供专业回收处理支持。

不管是从问题洞察到方案萌芽 ,还是从亲力亲为构建闭环再到克服阻力扩大了活动影响,她始终从心而动,主动承担责任,最终做成。

这是K同学与MIT的核心气质完美契合的,通过活动中展现出行动力、系统构建能力、社区影响力以及务实解决真实环境问题的创新精神是MIT精神的完美映射。

MIT校徽故事:“Mens et Manus”

智慧与双手,意指理论与实践并重。

03

打破纯竞赛型的亚裔形象:生活化+奇趣创造力+与世界互动

雕琢璞玉,自身条件越优秀的孩子,自己和外界期待就越高。

要通过规划给这样的孩子发挥最大助力,极为关键的是帮她把控方向,扬长避短,以及必要的学术资源支持。

一个一开始便摆在导师团队面前的补短之处便是在各类学术活动、竞赛上,K同学显而易见的是人文背景不足,需要打破单一的理工女形象,除了刷题竞赛选手怎么做规划?

首先,导师建议她去参加了国家历史日竞赛(NHD)全国赛资格获得者;并且配备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教练老师,帮助K同学拿到了加州历史论文冠军并发表了作品;

其次,导师还给11年级来的K同学成功申请到了非常顶尖的夏校--Simons:

*Stony Brook的Simons Program:实验室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参加特别研讨会和活动,录取率约为8%。

Simons和SSP适合想追完整科研产出和发表,训练科研能力的同学。

含金量锐评:“Simons和SSP这两个夏校你家孩子上了相当于一只脚

跨进了藤校。”

*由于其他活动时间安排紧张,K同学并未实际参与此次夏校。

另外,K同学她的“短板”并非学术,而是如何在文书中展现一个有温度、有棱角、与世界有趣互动的灵魂。

慧眼识珠的导师团队发现生活中的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奇趣生动的女生,K的日常充满了令人惊喜的“怪点子”:

淋浴时闪过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Shower List)、痴迷用Excel分析音乐口味、把黑芝麻糍粑丢进辣锅的“黑暗料理”...

而这些恰好是K同学具有好奇心、创造力与不羁思考力的宝藏。

因此通过文书营的训练,每一次meeting的头脑风暴,深度挖掘如何让“怪”成为不一样的亮点。




导师与K同学、及其爸爸的文书日常实录(部分)

导师和K同学最终确定了 “当给予好奇心自由表达的机会,看似琐碎的思考能成为连接幽默、科学探索与社会洞察的桥梁。” 的主文书主题,将K同学是拥有顶尖数理大脑的“电子时代小达芬奇”的形象呈现出来。

指导K聚焦一个核心故事:那个曾因分享“洗澡灵感”而自感有点“怪咖”的女孩,如何鼓起勇气在Discord创建了“奇思妙想分享圈”。

不停留在灵感的汇集,而是聚焦创造力的落地——K和朋友们甚至将“解决游戏上瘾”的脑洞,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互动色块拖拽小软件原型!

文书以此为轴,巧妙串联起她做小木工送朋友、分析音乐数据的日常,最终升华主题:科技的突破往往始于大胆分享的“奇思妙想”,无惧被视为“Random”。呈现在招生官面前的K,绝非刻板的竞赛机器。她的文书展现的是:一个拥有顶尖数理大脑的电子时代小达芬奇、热爱生活、充满奇趣、勇于创造且乐于分享的鲜活女孩。

导师的专业与用心不仅帮助K同学保留了学术锋芒的核心竞争力,更让那些曾让她“不好意思”的“怪点子”,成为了申请中最耀眼、最独特的个人标识。

导师Sayings:

“从始至终我都明确给K同学的所有文书路线就是要打破,完全是物理/数学奥赛/国家队/研究理论数学/做了什么顶牛的物理实验...这类很学霸很规整很单一的亚洲理工牛娃形象。

相反K同学是有很多好玩的奇思妙想,有点怪怪的又非常有爱的,她会给每一个出现的小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敢想并且大胆分享,最终落地。这才是独一无二且深刻的,也是顶级名校想要的。”

04

MIT or 加州理工?决定去MIT做最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MIT,绝非浪得虚名。

即使加州理工同样优秀,但在Boston河乃至各处总在做各种实验和测试的学术氛围、Harvard人山人海构成的浓厚生活气息、拥有数学在内的十大优势专业等等都深深吸引着K同学想在MIT将自己的当下与未来注满理想色彩。

MIT大穹顶的两翼上刻着亚里士多德、牛顿、富兰克林、拉瓦锡、法拉第、阿基米德、达·芬奇、达尔文和哥白尼...一众人类历史上的璀璨名字,体现了MIT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MIT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是它行走在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交界处,MIT从来都不仅仅关注科学与技术,它更关心的是创造性地改善这个世界,用科技关怀人文。

而这些与K同学的内核追求、理想信念是高度同频的:“未来,我将持续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温度、有无限创造潜能的世界公民。”

来源:建辉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