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建军大业的青春战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06:26 1

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在荧屏热播。作品紧紧聚焦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这8年间的革命历程,在视野宏大、叙事细腻的影像中,彰显雄健刚毅、豪迈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电视剧《浴血荣光》海报。 资料图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在荧屏热播。作品紧紧聚焦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这8年间的革命历程,在视野宏大、叙事细腻的影像中,彰显雄健刚毅、豪迈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浴血荣光》开篇叙事紧凑,从徐特立与徐笃本父子在长沙火车站的生死诀别起笔,还原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继而引出毛泽东同志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痛陈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罪行……寥寥数笔,交代出武装反抗的紧迫性,一味地妥协甚至投降只能换来无情的杀戮。紧接着,作品详细展现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指挥南昌起义的过程,梳理共产党人为何要反抗的历史逻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完这第一枪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这是《浴血荣光》着重表现的历史纵深。作品紧扣建军历史与建军路线,二者可谓一显一隐,文武相彰。作品不是简单罗列历史事件,而是高度提炼,繁简相宜。比如对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就交代得非常细致,引出党领导军队这一重要原则的必要性,也让普通士兵明白了为何打仗、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而同时期的蒋介石、白崇禧、唐生智等国民党军阀则勾心斗角、相互倾轧,高下立判。在随后井冈山会师、转战赣南闽西以及五次反“围剿”中,凡是实事求是地遵循了毛泽东提出的军事路线,人民军队就能绝处逢生,而不切实际盲动则往往危险至极,军事路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浴血荣光》通过生活化、情感化的叙事,让革命领袖和将领们的形象可感可亲。比如,何挺颖牺牲后,毛泽东在雪夜脱下自己的棉衣为他穿上,现场的战士与百姓无不动容;再如朱德与陈毅两人为了一双布鞋反复推来推去,都想让给对方穿的场景,让人既感动又钦佩。作品中,既有革命领袖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日渐成熟的雄才大略,还有卢德铭、王尔琢、陈树湘、林家兄弟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们用生命书写的英雄颂歌。新的历史发现与新的细节再现,让观众产生追剧冲动,年轻的网友将这部剧称作“青春战歌”。

影像风格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组成。在《浴血荣光》中,陈力导演延续了其真实厚重、沉郁激越的影像风格,让影像深度参与叙事。比如,标志性的战争大场面依然气势雄浑壮阔,不论是南昌起义的城市暴动,还是三河坝阻击战、井冈山丛林游击战,战斗场面都震撼人心;毛泽东在湖南兵工厂和工农兄弟一起锻造武器,背景里钢铁熔炉红光四射,充满油画般的力量感和造型感,也寓意人民军队就诞生于工农之中。另一方面,关于家的影像则充满温馨,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在巷口与毛泽东依依惜别的场景,裁缝林育才一家在一起缝补衣裳、做糖油粑粑的画面,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柔情。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浴血荣光》相比以往同类作品,在叙事视角与美学表达上有所创新,不仅再现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更深入挖掘党的建军路线蕴含的人民立场,是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5日 20 版)

胡 祥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