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有7大冷门秘籍,习得其一就能横行武林,却从来没人争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3 08:08 1

摘要:《射雕英雄传》中,那五绝高手是汇聚华山之巅大战了七天七夜,其实武痴之间想要一较高下没什么,但那五人争的并不是“天下第一”的虚名,而是为了一本武学秘籍,即《九阴真经》。

《射雕英雄传》中,那五绝高手是汇聚华山之巅大战了七天七夜,其实武痴之间想要一较高下没什么,但那五人争的并不是“天下第一”的虚名,而是为了一本武学秘籍,即《九阴真经》。

那《九阴真经》有多精妙,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两代五绝几乎都曾染指其中武功。

不过除了《九阴真经》之外,金庸笔下其实还有七本更精妙的神功秘籍,可它们却鲜有人问津。

第一本:九阳真经

《神雕侠侣》末尾,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故事也该结束了,可金庸却在此时让觉远大师带着小徒儿张君宝登场,他们是为了追捕潇湘子与尹克西才追到此处,后来经觉远解释,世人才知道这世上除了《九阴真经》之外,还有一本《九阳真经》。

而到了《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才解释了这《九阳真经》的来历。

(九阳真经剧照)

说是:“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虽深佩真经中所载武功精微奥妙,但一味崇扬‘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以中文写下了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自觉比之一味纯阴的《九阴真经》,更有阴阳调和、刚柔互济的中和之道。”

也就是说,《九阳真经》是在《九阴真经》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自然在某些方面是要超越《九阴真经》的,可这秘籍却鲜为人知,所以无人争抢。

第二与第三本: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

《天龙八部》中,段誉跌落山崖后不仅没有摔死,反而还意外进入了逍遥派收藏武学秘籍的琅嬛福地。

在这里,他邂逅了那神仙姐姐的玉像,他拜那玉像为师,却意外发现那蒲团之下的《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的秘籍。

至于这两本秘籍中的武功有多强,读过原著的人都应该知道。

(段誉练功剧照)

先说凌波微步,表面来看,它只是一门上乘轻功,其实不然,书中明确提到过:“这‘凌波微步’是以动功修习内功,脚步踏遍六十四卦一个周天,内息自然而然地也转了一个周天。因此他每走一遍,内力便有一分进益。”

人家运功消耗内力,它却能让修炼者提升内力,当真逆天。

至于北冥神功,那是一招能够吸走他人内力的神功,本就十分逆天。

所以这两本秘籍若被其他人夺走,只怕达到的上限会比段誉还要高。

第四本:神书

何为“神书”?

其实这是金庸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加入的一本秘籍,书中只提到这《神书》是被逍遥子夺走。

说是:“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

(逍遥子剧照)

这几乎都不是武功秘籍,而像是修仙之人才需要学的秘籍了,居然能让人不老长春,着实是超出了武侠的范畴。

第五本:太玄经

《侠客行》中,中原武林自然还是以少林、武当为尊,但这天下何其大,除了中原之外,还有个侠客岛,而侠客岛上的使者张三、李四就足以踏平中原武林。

可侠客岛上如他们一般的强者居然还有六七十个,至于他们的师父,那龙木岛主,更是强得逆天,二人曾在少林寺前堵了七天七夜,试问少林派何时受过这种气?

(太玄经剧照)

然而石破天习得太玄经神功之后,就连龙木岛主也黯然失色,可见这秘籍中所藏的武功有多强。

可惜这太玄经在被石破天破解之前,压根就没人真正学会过。

第六本:独孤九剑

“剑魔”独孤求败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是个十分特殊的存在,金庸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以及《鹿鼎记》中都有提到这个角色,然而这个角色却从未正式登场。

而他的独孤九剑也鲜有人知。

(杨过剧照)

其实当年杨过进入了他的剑冢,却不知为何没得到那本剑谱,直至《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登场,这剑法才被世人知晓。

不过从剑魔留在剑冢中的墓志铭来看,这剑法着实是强:“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很明显,他闯荡江湖的绝招就是那独孤九剑,若有人在风清扬之前夺得这剑谱,怕也能如剑魔一般做到一生不败。

第七本:乾坤大挪移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最强神功,而明教这个组织是在《倚天屠龙记》中才正式登场。

可这个组织其实早已存在了数百年,张三丰就提到过,早在唐朝时期,明教就已经在武林中作恶了,只是在两宋时期,他们被朝廷打压,才销声匿迹。

(乾坤大挪移剧照)

既然如此,有一件事就变得很奇怪了,既然双雕时期的明教处于低谷期,那五绝高手为何没去明教争抢那本《乾坤大挪移》的秘籍呢?试问那七层的乾坤大挪移难道不如《九阴真经》?

显然,五绝高手属于是孤陋寡闻了,但严格来说,就连《九阴真经》都是黄裳征明教失利后才苦心习武创作出来的武学宝典,五绝应当知晓明教的存在,莫不是他们听了黄裳的事迹,所以对明教心有余悸?

那便不得而知了。

只知道《九阴真经》并非最强秘籍,金庸笔下至少还有这么七本秘籍不逊色于它。

来源:朔州日报文化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