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是植物,金毛狗蕨和普通蕨类长得天差地别。那种金灿灿的根茎绒毛,搁在短视频平台都能当网红盆栽卖,却不知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人觉得卖几株不会怎样,实际上这种蕨类野外成年植株要长20年。更魔幻的是某些药材贩子,专收红豆杉树皮提炼紫杉醇抗癌药,导致云南野生红豆杉
山上挖株草就坐牢听起来夸张,但这几年因为采挖野花野草被判刑的案例真不少。
福建漳州村民挖9株金毛狗蕨被查,贵州农民采5株野生兰草被判缓刑,这类案件每年都有上百起。
核心问题在于,很多普通人对植物保护名录根本没概念,以为深山老林里的花草就是"无主之物",随手挖点卖钱却不知道会触犯刑法第344条。这波知识盲区真要命。
同样是植物,金毛狗蕨和普通蕨类长得天差地别。那种金灿灿的根茎绒毛,搁在短视频平台都能当网红盆栽卖,却不知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人觉得卖几株不会怎样,实际上这种蕨类野外成年植株要长20年。更魔幻的是某些药材贩子,专收红豆杉树皮提炼紫杉醇抗癌药,导致云南野生红豆杉曾遭毁灭性砍伐。现在的采挖产业链更隐蔽,通过外卖平台、二手交易群组分散销售。去年浙江警方破获的野生金线兰案,涉案金额超200万,查获的植株装满两辆货车。
保护名录更迭速度也追不上市场需求。2021年新版名录新增野生兰科植物29种,但短视频平台上的挖兰草教学视频播放量破亿。更离谱的是,某些所谓的"深山采药体验游"项目,专门带游客挖保护植物当纪念品。北京房山曾查获游客为摘槭叶铁线莲拍照,硬生生掰断三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种既没常识又没敬畏的行为,比专业盗挖危害更大。
刑法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最高判七年,但判刑不是最终目的。重点应该是打通信息传播的堵点,比如在电商平台搜索保护植物名称时自动弹出警示,导航地图标注保护区范围,快递企业建立植物运输筛查机制。比起事后抓人,事前预防才是关键。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大熊猫要保护,也该让老百姓记住,山里的某些花花草草比熊猫还金贵。下次进山前,不妨先查查手机里的保护植物图鉴,别让无知把自己送进牢房。
来源:财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