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林草局关于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3月31日,由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承担的省林草局2025年“揭榜挂帅”项目“林源道地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该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林草局关于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3月31日,由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承担的省林草局2025年“揭榜挂帅”项目“林源道地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山西省特色林源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通过跨学科、跨单位协作攻关,推动林下生态种植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为全省林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道地性,六大药材精准布局
项目以潞党参等六种山西道地中药材为核心研究对象,项目组基于前期历时8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论证,充分考量药材道地性、生态适应性、林地资源禀赋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科学选定平顺县、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景尚林场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区作为核心示范基地,并在中条林局良种繁育基地设立专业化育苗试验基地,形成“科研育苗—林下示范—技术推广”全链条体系,为规模化仿野生种植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通过仿野生种植技术还原药材原生环境,提升品质的同时保护森林生态多样性。
跨学科协同,赋能林草产业发展
项目自启动以来,各示范基地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种苗生产技术研究课题各品种育苗方法持续优化、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种苗繁育效率明显提升。林下仿野生种植试验已完成核心试验田的春播与夏播等种植任务,总面积约12亩,试验因素涵盖了郁闭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种植密度等,并进入为期数月的田间观测与生长数据采集阶段。
项目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汇聚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优势力量,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林业一线实践经验,构建起“院校理论攻关+林场场景验证”的协同创新模式,四所院校将分工协作:山西医科大学主要负责潞党参和桔梗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药材药效成分分析;山西中医药大学主导柴胡和黄芩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标准制定;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攻坚黄精、黄芩等育苗技术优化;而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则发挥林业生态技术专长,统筹林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育平衡,主攻黄精和远志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瞄准产业痛点,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当前,山西道地中药材面临野生资源稀缺、人工种植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项目通过模拟原生环境培育优质药材,有望破解这一困局。此次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山西省在林源中药材生态种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创新实践,为实现“生态保护+产业富民”目标和全省林草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下一步,团队将结合省直林局林场实际需求,探索“林药共生”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快技术标准制定与示范推广,力争形成可复制的“山西经验”,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效益双赢。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