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上海来了台风,雨像从天上泼下来,没日没夜地下。我租的房子阳台渗水,墙皮被泡得浮肿,大块大块地往下掉。
今晚想跟你聊聊,和“家”有关的记忆。
前几天,上海来了台风,雨像从天上泼下来,没日没夜地下。我租的房子阳台渗水,墙皮被泡得浮肿,大块大块地往下掉。
那个瞬间是很烦躁沮丧的,心里的雨下得比窗外还大。
也是这样的时刻,你会清楚地意识到:
我们生活的美好、安稳、尊严,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住所上,那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上。
我们在租来的、买来的房子里“折腾”,添置属于自己的一砖一瓦,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稳固。让自己摇摇晃晃的生活,有一个屹立不倒的支点。
无论在外面多么疲惫,只要进入这个空间,就能得到充电和恢复,能堵上自己心里漏雨的缺口。
上个月,我们发起了一个征集,问大家如何在家中卸下倦怠,搭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秩序。
我们收到很多答案:
——“我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植物角。”
——“在卧室隔出了 1.5 米,做了一个‘逃避间’。”
——“刷了一整面蓝色的墙,像住进了海里。”
我把这些故事整理了下来,希望能传递一点信心:在家中、在心里,搭起一个能让自己松一口气的场域,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困难,你也一定能做到。
以下是你们的答案。今晚,我们再一次,在“家”中安顿自己,躲避心中的大雨。
@甜🌱
阳光照到小狗的床上,外面满是新绿。
@奔波儿灞
第一次看房时候就相中了这两扇大窗户,铺进来的光线能让整间屋子都亮堂起来。
眺过窗子,能看到树木,马路,河流,和中学,都是充满希望的要素。
在窗前发呆的时候,看到任何变幻的场景都会让我相信,脉搏还在跳动,人生还有明天。
@张晓敏
这个房间是单位提供的,应该是我临时的家。
我最喜欢窗外的树。每次我拉开窗帘,阳光从树的枝叶缝隙洒下来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在心里尖叫“啊啊啊啊啊”,好像突然间就觉得神清气爽了,痛苦一下子全部消失了。
窗户旁边有个床,我经常吃完饭躺在床上看一会书,天气好的时候有云从蓝天滑过,有轻微的风从纱窗漏进来。那一刻真的给我带来很多能量。
小红书用户@小羊物語
夏天最热的时候,恨不得一头扎进冰块里。
每当这时我都会给自己做一碗荔枝冰。
小红书用户@来杯冰美式
幸福是下班推开家门后的第一眼,
看到有只猫在替我眺望江边,享受生活。
小红书用户@mainosekai
养了狗之后才知道,家是开门瞬间扑上来毛茸茸的重量,是湿漉漉的鼻尖蹭在腿上的温度,是小狗们望着我那双充满热忱的豆豆眼。
下班不再是疲惫的终点,宅家和小狗一起玩耍和躺平 ,成了一天中最治愈的享受。
生活也多了一个“必须要散步”的理由。让我们一起说:谢谢小狗!
小红书用户@Zaki
多少有点收集癖,车票、门票、照片都留着。
“这些都是我走过的路。”
@风声从四面八方来
每次搬家我都会带上我的熊。
我的每一个家里,每一张床上,总有他们的位置。
@李老师
这其实是个很普通的小角落,但我很喜欢,装修的时候特意给自己留的小小空间,把自己喜欢的书装进去。
从毕业到买房,我花了四年时间,借了不少钱。
但当我把零零碎碎的人生全部都搬进来之后,我拥有了最踏实的幸福。
小红书用户@正版坎迪斯
“下班别约我,我只想回家沉浸式打鼓。”
我经常在家里无声打鼓,一双筷子,一张桌子,一个纸巾盒,一个笔记本,敲起来,不扰民地练一练。
每次打鼓,都会想起《好东西》里小孩问“女孩应该怎么打鼓”,小叶告诉她:“你怎么打,女孩就怎么打。”
我喜欢这个回答,我喜欢这样生活。
小红书用户@-叫我小徐就好了
很多舞蹈爱好者都想在自己家里支棱起一个小小舞房吧,我安排上了。
我在这个空间里,变成“活人”。
小红书用户@克里斯薇
因为我喜欢看音乐剧,尤其喜欢《歌剧魅影》,所以装修时,就把家装成了“音乐剧”的样子,铺满了面具元素。
前阵子又在家重温了一遍 25 周年版,看到最后,夜晚的风像把歌声吹散了,落在了晾衣绳摇摆的衬衫上。
我喜欢这个瞬间——落幕时,生活才刚刚开场。
小红书用户@宅家小ki
每天推开家门,被满屋绿色包围的瞬间,所有疲惫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那些舒展的枝叶、冒出的新芽,都藏着无声的生命力。看着它们一天天变好,自己也会跟着生出对生活的期待。
@蛋花
下班后或独处时,我会让自己瘫进这个小沙发,放上 Men I Trust 乐队的曲子,什么都不看不想,就能抚平皱巴巴的自己和心情了。
@孙晨
我的厨房有夕阳,还能看到飞驰而过的复兴号列车。
一个每天上班带娃的牛马灵魂,每次被夕阳照拂的时刻,都觉得辛苦值得,我也值得。
“生活美好,我也不差。”
@小窝
收拾这个角落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心里耕种了一小片花园。
每天晚上,我就在这里坐下写一天的日记。写完抬头看看窗外,就觉得日子很容易被放下。
小红书用户@李云霄
在家写字,是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的方式。
写错了,补;写破了,跟自己说“没事”;写漏了,重写。
几次下来,心就平静了。
小红书用户@Niclo.lau
自由职业在家,除了固定的工作,最多的时间都在:玩。
玩毛线,玩美甲,玩游戏,追剧,追星,普拉提。
我不再期盼天大的运气,我只要度过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
@周梦蝶
我的精神角落是自己搭的。
用一个旧置物架,改造了一个吃住玩收纳一体猫柜。
@晓山微青
以前住的房子是公寓,不带阳台,所以我一直特别向往阳台。
现在终于拥有了!每天有看不完的蓝天白云、夕阳晚霞,还有我种的花草与黄瓜。
@Ariel
95 后夫妻一路“踩坑打怪”,亲手打造小窝。
我们在客厅放了一面巨大的洞洞板,“文娱体”元素齐聚。每件挂物都有独家记忆,是我们热爱与经历的具象,是属于我们的烙印。
看到这面墙,就会对生活再点起满满的热情,告诉自己:体验与探索还要继续。
小红书用户@陈燕之
我把家里的天花板打掉了,做了一个大鱼缸。
在我家,你能看到鱼儿在天上游泳。像是宫崎骏的童话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没童话,我们就自己在家造一个吧。
@叮当
我卧室的书桌,从小学一年级一直陪伴我到现在读研一。
和前几年不一样的是,现在书架上不再是满满的练习册,我也不再像前 12 年那样,在这张桌子上埋头苦读,疯狂刷题,而是摆上了一些喜欢看的书,贴一些自己画的小画。
它开始成为承载我爱好的一方天地,只要坐到这张桌子前,我就会静下心来。
不管这个角落的功能怎么变,我都相信,它会跟我一同成长,一起去创造更多可能性。
@银河观察家
在北京的时候,我的出租屋是一个小单间。但在屋里,我有一整面蓝色的墙。
每次回家就感觉自己住在大海里。
@韦斯·安德森的岛
虽然是租来的,但是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把它装扮为一个“家”。
墙上是我喜欢的挂布——“允许它来,允许它离开,允许万物穿过。”
@周凤先(清羽)
这是我离婚后租的小屋。
很小,但我终于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眼睛里面有星星
下班后最喜欢的角落,这里有我和孩子共处的快乐时光。
@大笑
最喜欢家里的这扇玻璃,像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砖。阳光透进来的时候,会洒下复古的、斑斓的光,很好看。
最重要的是,这扇窗户是我跟朋友一起贴的。
用两块钱的贴纸,换来了无法估价的记忆和快乐。
@小黄
我家的厨房总是有最温暖的阳光。
干净整洁的台面和几盆绿油油的盆栽,再放上一个小凳子,上面铺着软垫,就可以坐下晒太阳。
记忆里,我总是在这个角落,听奶奶跟我聊天,聊从前的故事。
我忘不了阳光的温度,太阳烤在我们俩身上暖洋洋的,就像我忘不了这些过去的瞬间。
@Katy
无数个平凡的夜晚,我在这个角落随手拍下我的小猫。他叫“傻黑甜”,喜欢安静地看我老公打游戏。
可是上周六晚上,他意外去世了。希望他在喵星快乐,已经开启了新的旅程。
@梁子
放着唱片机、黑胶机的这个地方,是我的精神角落。每当夜深,或是阴天休息,我就会在沙发上靠上一天,翻碟片,听音乐。
我买的第一张彩胶,是方大同的《梦想家》。
他已经离开了,但每次唱机播放到《才二十三》,我都觉得他还在。
@茜文
房间挑空的位置,是我小时候的钢琴。
现在看上去这架琴有点“迷你”了,琴键很多已经抬不起来,但“她”却是过去多年我心中的力量源泉。
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购置于2002年的夏天。
五年后,还没到夏天的时候,妈妈走了。我很想她。
@常夏
我家里有一个角落专门养花,是为了纪念我的父亲。
父亲生前很喜欢侍弄花花草草,他离开后,我每天都在想他,于是就做他生前喜欢的事。
施肥浇水,我还每天跟这些植物说话。看着它们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样子,就觉得父亲还在我身边,只是暂时拜托我帮他照顾他喜爱的花草。
这些花花草草在告诉我:要积极乐观的生活,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波
书房的这个角落,杂乱但是放松。
在这里的夜晚,我会放下工作,放下生活,放下那些重要的、不重要的。只是听听音乐看看书,像躲进了另一个时空。
小红书用户@笨手姑娘小岳
我家有个小房间,是我和猫最喜欢呆的地方。
我们在里面一起看电影,一起看动画片。有时,什么也不做,就在里面发呆。
装修时我从卧室隔出 1.5 米宽的空间,做成了这间“逃避间”。
它虽然很小,却能把猫猫的治愈能量聚拢在一起。
每次我钻进去,我的猫都会跟进来,仿佛在说:“没关系,我们陪你躲一会。”于是我就躲进了一个猫猫结界,把压力、焦虑都挡在了外面。
我在这个空间里做了太多太多事情,练字,整理胶片机,度过了写文章的日日夜夜,给世界各地的笔友写明信片,或整理他们的回信,甚至磨咖啡豆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屋里有很多无法被复制的东西。我自己用日本邮票做的拼贴画,绝版的黑胶,还有一个牛皮包,是我爷爷 40 多岁时,在中俄边境的河边钓鱼,遇到了一个加拿大人,他送给我爷爷的钓鱼包,爷爷送给了我。
这一切构成了我独一无二的生活,这一切构建了独一无二的我。
@田田
我在上海租的房子,地方不大,但画桌却特别大。
几乎要大过几年前合租时睡的那张床。那时候,我发了条抖音说:“我想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我希望某天早晨阳光穿过窗户照在我的身上,睁开眼书桌上是我未看完的书,墙上贴着我写的字和马上要完工的画,盖的四件套是我自己挑选的,桌上摆着和朋友去花鸟市场挑选的花束。幸福如此具象,光是想象就快要掉眼泪了。”
而现在,我想告诉那时候的自己,你会过上想要的生活。某天早上,阳光照在你身上,你缓缓睁眼,一束光会正好照在你写的那句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桌上是妈妈和朋友送的花,老师题的字,朋友送的毛笔印泥摆件。
幸福不再靠想象了,幸福触手可得。
新世相一直倡导要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打造物质基础,也希望我们关于家的征集一直持续下去。新世相和小红书家居联合发起的 #家是我的能量场 企划还在进行中,欢迎大家在小红书@新世相 和@家居薯,晒出自己“在家恢复能量”的故事,围观更多与家有关的幸福时刻。
希望你拥有越来越好的家。
来源:新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