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超早期肺癌”、阻断肿瘤血液供给……这场研讨会逐一揭秘

B站影视 2024-11-29 06:41 1

摘要: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魏于全院士围绕“生物技术在抗衰老上的应用”揭示该领域前沿科技的奥秘,中国科学院杨正林院士分享,他和团队曾针对新生儿发病率千分之四到五的神经退行性小儿视网膜病变(PRD)进行研究,发现其致病新基因及发病机理,最终落地形成“小儿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

严佳敏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11月28日,精准医学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科技企业孵化器启动仪式在蓉举行。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魏于全院士围绕“生物技术在抗衰老上的应用”揭示该领域前沿科技的奥秘,中国科学院杨正林院士分享,他和团队曾针对新生儿发病率千分之四到五的神经退行性小儿视网膜病变(PRD)进行研究,发现其致病新基因及发病机理,最终落地形成“小儿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芯片”,用于该病的产前基因诊断甚至胚胎植入前的产前诊断。

精准阻断肿瘤血液供给

这种精准治疗产品正在临床试验

本次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十大创新科技成果,有一项成果是“用于肿瘤精准介入治疗的栓塞微球”。这项成果能全面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通路,高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教授在分享中介绍,精准栓塞微球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式,其原理在于把微球用介入的方式打到肿瘤的上游血管当中,精准堵住血管,中断血液供应,即阻断肿瘤经由血液的营养供应,又给予药物,达到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

褚良银教授。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供图

“这一治疗的方法微创、安全、疗效好、副作用低。”褚良银说,“但同时,现有的制备微球的技术还有欠缺,微球的组成、大小和结构还不太可控,导致治疗过程中难以精准控制栓塞位置,限制了其高性能应用。”他表示,化工领域的新技术,即微化工或者微流控技术能够精确操控微尺度下多相流体的流动、分散、反应,为微球的批量化、规模化精准制备提供了新的可能。

褚良银进一步阐述,除了化学药物,放射性核素、光热剂等也可以“搭载”微球进入人体,实现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同时,还可以根据病灶位置、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粒径、不同性能的微球,实现进一步精准化治疗,目前,已批量化生产出两款产品,现在正在临床试验过程中。

“实际上栓塞微球不光能用于肿瘤方面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包括动静脉畸形、骨关节炎、消化道出血、肺癌咳血、子宫肌瘤等在内的多种疾病。”褚良银展望,未来,结合人工智能的精准调控,制备微球过程将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智能化。

肺结节/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已在155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

论坛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呼吸和共病研究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分享了超早期肺癌精准诊治方面的华西探索和先进实践经验。李为民表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19.7%,发现“超早期肺癌”(即肺癌大小小于1厘米,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

李为民教授。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供图

与欧美国家肺癌患者以老年、吸烟者为主(占85%)不同,我国肺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以及多危险因素的显著特征。我国肺癌筛查高危人群被定义为年龄大于40岁且具备任意一个危险因素(吸烟史、职业暴露史、肿瘤家族史、恶性肿瘤史、慢性呼吸疾病史)。

肺癌早诊早治面临着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等临床难点。为了能够精准捕捉早期影像学改变,华西团队创新应用LDCT薄层三维重建(Tre-LDCT)技术。考虑超早期肺癌诊治过程中存在易误诊与过度外科干预的问题,华西建立了涵盖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智能数据库,成功实现病种数据库的可视化、结构化、标准化,成功揭榜挂帅工信部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榜单。

在精准、快速识别肺部异常影像方面,华西研发出首个基于CT图像肺部疾病异常征象智能检出及精准甄别系统,该系统能够精准检出肺结节、磨玻璃影、实变影、网格影等20种影像征象,并可一键输出结果,为临床早期精准诊断奠定基础。同时,借助肺结节临床影像随访队列,通过立体分割肺结节病灶结合CT影像随访信息,华西医院建立肺小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其准确性与三甲医院专家水平相当,破解了超早期肺癌误诊难题。

此外,华西医院还创建了首个中国版肺结节分级及精准处理系统,通过医工结合研发肺结节/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及我国第一个肺癌人工智能诊断医疗器械,已在155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推动了早期肺癌精准诊断同质化。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