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进山突遭洪水,5人失联后死亡,网友怒揭真相,并不值得同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4 21:02 1

摘要:近日,广东惠州发生一起意外事件,6名年轻游客在野景区不幸遭遇山洪袭击,仅一人生还。

文/筱晓

编辑/筱晓

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鬼,6人暴雨进深山,5人丧生,究竟是谁的错?

近日,广东惠州发生一起意外事件,6名年轻游客在野景区不幸遭遇山洪袭击,仅一人生还。

然而,网友们对该事件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痛惜,而是纷纷表示这些人就根本不值得同情。

原本能够避免的灾祸,在年轻“探险者” 的勇敢无畏面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据了解,这6人是朋友关系,此次前往当地网红景点“爱心潭”游玩,意在缓解压力、体验户外探险。

其中,李某是这次探险活动的组织者,他在朋友圈中分享着自己对冒险的热爱,时常组织各类户外活动。

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也逐渐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消息称,这次的参与者年龄最小的才17岁。

最近李某在社交群里发出了前往白马山探险的邀约,消息刚一发出,便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出发前,当地气象部门已发布“午后到夜间有中雷雨,局部暴雨”的预报。

在李某组织出游的内部群聊中,有人提及到了天气风险,但出行计划未受影响。

8月1日,6人驾驶两辆私家车抵达白马村,携带装备沿山间小径向峡谷深处行进。

6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野路,一步步走向了命运的深渊。

“爱心潭”位于白马山峡谷中,因潭形酷似爱心成网红打卡点。

但其属未开发区域,入口仅简单的设置“汛期危险,禁止入内”警示牌,并无明显的隔离设施。

潭区水深不均,水底青苔遍布,周边无救生设施。

6人穿过村口石桥,沿布满碎石的小径前行,途中多次蹚过浅滩溪流,当时天气阴沉有零星小雨。

当日山区天气骤变,小雨转暴雨,雨点密集导致能见度不足10米。

溪流因山洪汇入暴涨,浑浊洪水裹挟泥沙、断木奔涌,水位每分钟都在上涨。

6人被水流卷走,其中1人被冲后抓住岩石爬上潭中冲积岛,其余5人被冲向下游。

被困者设法用微弱信号报警,当地应急、公安、消防等120余名救援人员携装备赶赴现场。

事发区域为原始峡谷,两侧是高陡峭岩壁,河道从平日3米宽骤增至20余米。

加之水位上涨太快,水下暗藏暗礁漩涡,夜间能见度低,雨水还在不断下落,救援难度极大。

经过近3天的连续搜救,至8月3日,救援人员在下游河道转弯处、浅滩淤积区等位置找到5名失联人员遗体,已均无生命体征。

网友的热议

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但大部分人不认为应该同情死者,舆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

部分网友认为,游客无视预警和警示,对自身安全漠视,需承担主要责任,且耗费公共救援资源。

也有网友觉得目前最应当讨论的,是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尤其是要呼吁平台加强危险“野景点”内容审核,地方完善危险区域隔离与警示。

还有网友普及了山里特别需要注意的三点,满满的干货,应当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该网友,详细讲述了在大山里面,最需要提防的3种灾害,应对的好还有活命的可能。

第一就是听山洪,如果进山之后大雨不断,就一定要站在地势高的山峰上,像地势低的河床是万万不能逗留的。

判断会不会有山洪,可以仔细听声音,因为一般洪水下山,都会推着石头一起下来的,老远处就可以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就像打雷。

所以即使游泳技术再好,也没有用,水里的石头一砸,人就基本上半死不活了。

第二就是防山火,进山肯定是不能随意丢烟头的,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着火之后要做的就是尽快跑下山,因为火势都是随风而起。

实在跑不掉了,就地卧倒在低洼的地方,面部朝下,最好是靠近水源,没有就找大石头或者大坑。

这样还有活下来的概率,如果正面朝上,那肯定是死翘翘了。

第三是迷路,在山里迷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没人救基本上走不出来。

要想办法找个高的地方,看看远处那个方位有人烟。

因为村子一般傍溪而建,有可能寻到居民得救,所以到陌生的山里 ,进去的时候最好做一些标记。

当地也该早作准备

近年来,全国因前往未开发“野景点”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

2024年户外探险意外中大多涉及未开发区域,汛期山洪、地质灾害是主因。

此次事件反映出大部分人还是会对自然风险认识不足,一听说有没开发的景区,只顾着寻找刺激,没想到会把命也丢了。

“野景点”传播中,安全提示缺失的问题也非常大,这次的悲剧就暴露出当地防汛工作排查的不足之处。

出游者应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充分了解目的地风险与规定,严格遵循安全管理要求,远离危险区域。

不是野景区不能探索,也不是劝大家放弃冒险精神,只是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仍不足以完全保全性命,对此大家怎么看?

来源:筱晓的世界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