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 夯实民生之基 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4 20:26 1

摘要: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卫生室,村医周良伦轻点便携式心电图机,村民心电数据便穿越网络“云”端,与市级医院专家实时连线;彭山区公义镇卫生院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专家的种植牙手术示范、四川省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画面同步流转,3年间门诊量从5万人次增至7万人次……

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卫生室,村医周良伦轻点便携式心电图机,村民心电数据便穿越网络“云”端,与市级医院专家实时连线;彭山区公义镇卫生院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专家的种植牙手术示范、四川省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画面同步流转,3年间门诊量从5万人次增至7万人次……以机制创新破题,用服务提质作答,眉山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健康答卷。

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眉山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综合督查典型案例,“创新探索‘五个一’模式,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开展村医队伍建设机制改革”等创新举措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发文推广……近年来,眉山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上持续发力,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力构建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服务之变

群众就“近”享优质医疗资源

走眉山东坡区进永丰村,基层医疗服务提质成效直观可见。“周医生,我头晕,是不是血压高了?”70岁的糖尿病患者黄梅(化名)一个求助电话,3分钟后,周良伦就驾驶着公共卫生服务车上门检测。他每周3-5次为辖区500位高血压和200位糖尿病患者开展常规检查。

在村卫生室,周良伦轻点鼠标,村民的血压、血糖数据便实时上传至东坡区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云平台,市级专家可远程指导慢病诊疗。中医理疗区还有眉山市中医医院医生定期坐诊带教,周良伦也通过培训提升了技能。周良伦说,除日常坐诊外,他每天下午还会拎着小药箱走村串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看病服务。如今,村卫生室日均接诊近30人次,便携式心电图仪、更丰富且实惠的药品,让村民们少花钱、少跑路,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

永丰村卫生室村医周良伦开着健康教育宣传车下乡宣传健康知识。

永丰村卫生室的升级是眉山基层医疗提质的缩影。这背后是眉山差异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四级”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建成1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构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30分钟服务圈”。

能力之变

为乡村健康守门人赋能

不久前,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的“村医生集中办公点”里坐满了乡村医生。他们来自镇上28个村卫生室,该卫生院的医生正在给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管理和慢病随访系统录入等相关培训。

像这样的集中办公和培训,在这里每月要开展3次,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宣传、病例分享以及经验交流等,村医集中办公模式是富加镇提升辖区各个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措施之一。

富加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该院除为下级医生提供支持外,还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形成“医护轮训+专家下沉”的双向提升机制,每年选派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省级专家每周驻点坐诊带教。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正在对家庭医生进行培训。

“卫生院还有1.5T核磁共振、螺旋CT等先进设备,一些复杂手术也能在这里完成。”该负责人说,通过“123就医圈”建设,仁寿县的患者小病10分钟到村卫生室初诊、20分钟转至乡镇卫生院、疑难重症30分钟就能到达县级医院,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

这样的改变,正在眉山各区县发生。“这3年,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度更高了,更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了。”彭山区公义镇卫生院院长黄伟感叹道。2023年6月,该卫生院与四川华西惠民口腔签订医联体协议,同年10月华西惠民口腔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华西口腔医院的专家定期坐诊,持续提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公义镇卫生院成为全市唯一开展口腔种植牙的乡镇医疗机构。在上级支持下,该卫生院还投入700余万元升级软硬件,建立区级专家门诊和远程会诊通道。如今,群众在公义镇卫生院就能享受4家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资源之变

建立高效医共体模式

乡镇卫生院借助了区县级医院支援帮扶,区县级医院又如何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输血”功能?

眉山以市县龙头医院引领突破,建立高效医共体模式。近年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等相继落户,全市建立起23个国省级重点专科攻坚疑难病症,7家新建县级医院、新创建的6家三甲/三乙医院筑牢区域医疗高地。眉山还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建成1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构建起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30分钟服务圈。

以彭山区为例,周边医院众多,竞争激烈。作为县域医疗中枢的彭山区人民医院,通过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实现质变:建立专科联盟,省医院专家坐诊、手术、教学并培养人才,区医院选派骨干前往进修;开通5G急危重症转诊“极速通道”,疑难危重病人可一站式转至省人民医院病区;共享省人民医院13种院内制剂,检验检测与省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如今,彭山区人民医院的年门诊量达45万人次,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

去年12月1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正式开诊。作为四川省卫健委直管、西南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它使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迎来首个大型综合医院,同时肩负着省级医院与地方医院的双重角色,积极发挥医联体与城市医疗集团作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开诊当日,眉山市人民政府还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署共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战略合作协议,在建设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发展、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开展改革创新项目揭榜攻关、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更加完善的乡村医疗卫生新格局,更加美好的健康乡村新图景正呼之欲出。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