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科”代表⑥丨吴弼东:坚持跑好新药研发马拉松每一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3 09:12 2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论述,挖掘湖南国企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创新成果、科研精神和个人风采,激发更多科技人才创新热情,提升湖南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

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论述,挖掘湖南国企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创新成果、科研精神和个人风采,激发更多科技人才创新热情,提升湖南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在省国资委指导下,湖南省国资融媒体中心推出“国企‘科’代表”湖南国企典型人物系列报道。

吴弼东:坚持跑好新药研发马拉松每一棒

人物名片:吴弼东,1979年出生,江西九江人,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公司研发体系的战略规划及化学药新药与仿制药项目的顺利推进。曾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特殊人才津贴,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申请人,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创建与研究。

讲话浓重的儿话音、赤溜就滑过去的语速,配上方方正正的脸与约180厘米的挺拨个头……吴弼东身上松弛洒脱的“京味儿”与坚毅果敢的“军味儿”交融明显。

吴弼东,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本科学习,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习及毕业留所工作,5年自主创业北京凯恩梅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他为何在不惑之年选择加入湖南南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年多以来,这位高层次人才为这家湖南国企的化学药物研发带来了怎样的新气象?

筑巢引凤“巢”为先

“南新是猎头给我推荐的第一家单位,当时甚至都没有详聊职位与薪资,我就答应了过来面试。”吴弼东笑言,自己可能对特殊的缘份“一听钟情”了。

当年,他离开军科院,一个最重要的念头就是希望到市场里再闯一闯。后来,他溢价转让自己发展势头正好的创业公司,则是敏锐预见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需要链接更强大、更稳固的平台。

“南新制药不仅契合我对产销研一体医药企业的理想蓝图,其核心产品——新型抗流感病毒特效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更是由军科院李松院士团队领衔开发,让我感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吴弼东回忆。

推己及人,初以研究院副院长身份加入南新制药的吴弼东,短短一个月后投身院长竞聘,亮出的便是精心准备的“三大筑巢利器”。

质量管理体系如同稳当的金字塔,塔尖是一级文件,质量手册1份;中间是二级文件,包括方案等98份;底座是三级文件,包括标识等110份,对标CNAS17025国际通用标准,全方位管控人、机、料、法、环及实验数据,为企业全面提升研发质量提供支撑。

流程化管理体系是各司其职的神经网络,从项目立项、实验设计、工艺验证等每个环节都明确流程规范与时间节点,确保研发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避免因流程混乱导致的资源浪费与效率损耗 。

研发人员管理体系若汩汩活水,在传统部门负责制基础上,推行项目负责制,让研发流程建在机制之上,成员打破部门界限,根据项目需求灵活组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让真正的人才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铁三角”一般稳固的研发架构之下,吴弼东还将“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的治军智慧注入科研管理;同时以包容之心对待团队成员的失误,并完善风险把控机制,确保一切尽在掌握;始终以战略发展眼光布局研发项目,用清晰目标衡量工作成效。

如今,吴弼东已被同事们誉为“战略架构师”。他搭建的吸入制剂、软袋大输液两大关键技术平台,成功构建起从靶点发现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创新的“项目负责人+矩阵管理”模式,使研发效率提升40%;与湘雅医院、复旦大学等共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圈。

更为人称道的是,他通过自己独创的“项目练兵场”,使得团队主动离职率从2022年的48.5%骤降至最近年度的零,同时培育出30余名能独当一面的核心研发骨干,为企业持续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2023年业绩惊艳:营收增长6.5%,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净亏损3.54亿元,医药白马陨落”……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南新制药的业绩变化牵动着公众目光。

面对记者询问,吴弼东没有过多辩解,16载军旅身涯早已让其深刻明白“胜不骄,败不馁”道理。他还提到自己有点“精神洁癖”——坏的时候肯定要共患难,不会因为高薪诱惑等就换阵地。

事实上,这种起伏,除了市场因素,还有医药行业高投入、高风险及回报周期长等固有特点影响。而作为药物研发人员,吴弼东更是直言“牛马论”害了一批人,尤其对于生物医药行业,只有坚持扎扎实实的辛勤付出,才能积累实实在在的宝贵经验;只有坚持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才有机会获得“绝处逢生”的大喜悦。

在吴弼东和团队努力下,南新制药迎来了临床投入高峰期,项目进展更加顺利,开启药物研发创新转型新篇章。截至2025年3月,3 个1-2 类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推进过程中、获批5个仿制药项目,通过一致性评价项目 3 个。

其中,备受瞩目的的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项目,系南新自主研发的国家2.2类改良型新药。这一新产品能显著扩大临床应用场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便捷性,目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用于抗流感的雾化吸入溶液。

吴弼东表示,他们在该项目中,曾从启动立项直至并立入组受试者,走完10多个必需环节仅用时38天,创造了国内最快记录。同时,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帕拉米韦吸入溶液是国内抗流感药物首个启用电子日记卡,这一创新性举措将确保获得更加及时准确的临床数据。

面对糖尿病肾病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南新制药与中南大学携手,成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创新药美氟尼酮片突破技术壁垒,目前已顺利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肾纤维化药物。吴弼东带领团队艰难摸索,成功克服了原料药、制剂以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的各种技术瓶颈,从根本上解决了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难题。目前,各项数据显示,该品种安全性好,依从性高,有望为我国在这一疾病领域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撑。

而在仿制药领域,吴弼东还亲自挂帅,顺利申报获批5款仿制药品种,主导的3款产品均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其中,盐酸非索非那定口服混悬液系国内首家获批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为深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低龄患病人群,彻底解决了该品种传统片剂对低龄儿童的用药难题。

“新药研发是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的使命就是为生命健康跑好每一棒。”最后,吴弼东笑着告诉记者,跑这种马拉松,军人出身的他在思想上、体力上有积淀,而国企的使命、职责又是从内而外的有力推举,他和团队有信心不断向更高目标奋进。

来源:中人社传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