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右一)和民间艺术家畅谈青海民间音乐。摘要:风光无限、文化底蕴厚重的河湟谷地是一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它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河湟儿女,在各自的领域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西宁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王海龙就是千千万万河湟儿女的代表之一……在音乐创作领域,王海龙用满腔的热情,用追求卓越的艺术精
□王祥奎
风光无限、文化底蕴厚重的河湟谷地是一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它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河湟儿女,在各自的领域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西宁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王海龙就是千千万万河湟儿女的代表之一……在音乐创作领域,王海龙用满腔的热情,用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挖掘和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青海故事。
一
出生在青海高原的王海龙,从小就被河湟谷地的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音乐深深吸引。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执着与努力,1989年,15岁的王海龙被班主任夏静秋老师推荐报考了西宁师范第二届音乐班。
三年的学习生活,王海龙如鱼得水,在叱培红等老师的指导下,王海龙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毕业后,他以专业成绩第一名的优势,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音乐是一门语言,通过音符我们可以讲述最深沉的故事,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音乐找到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留校任教一段时间后,王海龙意识到“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他开始着手考研。2002年,王海龙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开始了远赴国外求学的新生活。
“美丽的雪山下,有几群羊儿在奔跑,湛蓝的天空中,有几只孤鹰在长啸……我站在雪山之巅呼喊着、呼喊着……”
留学期间,王海龙曾多次梦见故乡的草原,并写下了《梦见草原》这首歌。他无数次想起故乡的山水和亲人,也籍此获得前行的动力。
2005年,王海龙硕士毕业时,正赶上第十五届国际音乐节举办。音乐节组委会向全世界征集音乐作品。当时,导师将王海龙的作品《第一交响曲》推荐给组委会,经过层层筛选,王海龙的作品最终入选,并由乌克兰国际交响乐团演奏。
毕业回国后,王海龙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回到故乡青海。青海的山水养育了他,也激发着他的创作活力。他先后创作了《天上乐园》《撒拉尔人的祈祷》《尕老汉》《尕撒拉变奏曲》等合唱、声乐作品以及《孟达天池》《前奏曲与赋格》《青海风情》等器乐作品……其中,《交响诗——致建设青藏铁路的英雄们》在2017年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
二
多年来,王海龙一直致力于青海多民族音乐研究。“作为音乐人,创作是我的使命。离开琴键和乐谱,我心里就不踏实。守护民族音乐是我的天职。在传承中弘扬民族音乐,赋予它现代化的生命张力,让它唱响在世界乐坛是我的梦想。在艺术上,我与青海民族音乐血脉贯通;在情感上,我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所以,每当我坐在钢琴前,从事创作或是进行青海民族音乐研究时,眼前就会浮现我曾走过的山山水水。民族音乐是我们的精神文化瑰宝,守护好它,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王海龙说。
青海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每次接触到青藏高原各民族的音乐、雕刻、绘画以及文物古迹时,王海龙都会心生悸动,这份悸动,促使他以身入、心入、情也入的方式不断去做田野调查。多年的深扎,让他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
“就这样,就这样/我们走南闯北穿街过巷,尽管失败却把头高昂/尽管悲痛却不让眼泪流淌/无数次哭,无数次唱/只求在这块土地痛快地潇洒一场……”
王海龙有着诗人般的敏锐,他热爱生活,热爱乡土,加上自身的特殊经历、体验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的歌曲形成了简洁、平实、淳朴、奔放、洒脱的艺术风格。
2010年,王海龙创作的声乐作品集《站在江河源头》出版。这本歌集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和他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发表的论文。歌集中的很多作品都曾在一些大型音乐活动中演唱过,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作曲家,王海龙扎根青海潜心探索,努力将青海民族音乐的精华融合在作品的旋律中。听他的作品,往往会感到有一股清风迎面吹来,那是自然与心声的撞击、是人类对自然的回应。
2022年,王海龙取得了博士学位,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致力于青海地方民族音乐的研究。
三
在青海高原长大的王海龙,自小就对青海地方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对青海地方民族音乐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王海龙的研究视野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固定的、静止的、区域性的个案研究,也不再停留在本学科的研究领域,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动态的、跨区域的“路”文化空间。
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王海龙对青海多地、多民族的音乐进行了整理比对,并对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类统计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并意识到,在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文化的互文及平等互融是由“路”文化空间串连在一起的,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文化内核远远超越了“道路”的本身意义。
青海自古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场域,各民族间频繁互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样态,作为仪式乐舞文本的观察者和阅读者,王海龙结合前人智慧和学理基础,进一步深入探讨与乐舞文本叙事结构及叙事形态相关的内容,形成了科研成果——《仪式乐舞的文本层次与叙事结构》,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
2022年,王海龙撰写的论文《“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土族“纳顿”仪式展演中多元身份建构》荣获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一等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河湟谷地滋养了我。我是吸吮高原大地多民族音乐的乳汁长大的。我艺术生命的根,扎在青藏高原这片沃土。”王海龙用这样一句话诠释故土对他音乐之路的影响。
河湟花儿、打搅儿、青海小调、青海平弦、青海下弦、土族婚礼曲、藏族拉伊、回族宴席曲……几十种地方曲艺、上百种民歌民调,这些丰饶的音乐养料,哺育了王海龙以及许多的艺术家。为了进一步了解青海各民族音乐,闲暇之余,王海龙常常沉浸在青海各民族的音乐世界里无法自拔。几年时间的浸润,让他对青海各民族的民歌民调烂熟于心。在村头、在田间、在山坡上听民间艺人唱曲儿、唱歌,在农家土炕上跟老乡聊天,是王海龙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他生活中的无数个日常。
对于青海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王海龙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认为,青海可以深挖地方文化记忆,将青海地方文化符号“人格化”,力争让青海文化对外推介的文本内容“生命化”,为青海各文化地标涂以人的生命色彩。同时,音乐工作者应当加大对青海文化记忆中活态诉说的求证与再创,加大青海文化记忆文本价值的发掘与加工力度。
基于这样的主张,王海龙在《深挖地域文化记忆工程阐发地方文化时代价值》一文中写道:文化记忆文本其本质就是一个广泛包含有多维价值的聚合体,对其进行发掘与加工,需要警惕仅执其一端,而应多维看待,秉持“文化记忆+”的文化思考。就如土族面具舞,它选用历史人物关羽作为故事主角,也是看重其文化记中“忠义一肩挑”的文化道德形象……
执着的追求精神,严谨的求学态度,使得王海龙成功主持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撒拉族传统音乐形态研究》、中国文联主题创作基金资助项目《交响诗——致建设青藏铁路的英雄们》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及校级课题,还写了不少论文,并推出了专著。
30余年来,王海龙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他深耕在青海民族音乐的沃野里,以音乐为笔,书写着一篇篇属于青海民间音乐的多彩华章。
(本文图片由王祥奎提供)
《青海日报》(2024年11月29日 第8版:文化)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