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子乐、二次元燃曲、嘻哈鼓点已成为日常听感的年轻人而言,低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索尼用ULT WEAR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重低音仍是不可忽视的刚需。
在真无线耳机越来越追求均衡音质、空间音频技术不断普及的当下,索尼在2024年推出的ULT WEAR重低音主动降噪耳机显得尤为特别。
相比强调解析力和全频段平衡的主流产品,ULT WEAR回归低频的路径看似“逆流而上”,却精准回应了Z世代用户对音乐氛围与冲击力的深层需求。
对于电子乐、二次元燃曲、嘻哈鼓点已成为日常听感的年轻人而言,低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索尼用ULT WEAR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重低音仍是不可忽视的刚需。
ULT WEAR的推出并非偶然,在流媒体平台上,电子舞曲(EDM)、动漫原声、游戏配乐等重低音内容长期位居播放榜前列。用户追求的早已不仅是纯粹的音乐质量,更是在听觉上实现“颅内共振”的沉浸体验。
无论是《原神》战斗BGM中雷霆般的鼓点,还是虚拟偶像演唱会里震撼的贝斯声线,这种感官刺激早已成为年轻听众的共鸣点。
传统均衡调音的耳机难以满足这类用户对氛围与情绪渲染的期待,而ULT WEAR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为“ULT POWER SOUND”系列首款耳机,ULT WEAR瞄准了渴望重低音能量的用户群体。一键开启的ULT模式让低频瞬间爆发,塑造出极具冲击力的听觉体验,被不少用户戏称为“低音党的开香槟神器”。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WH-1000XM5在2024年并未迎来更新,而ULT WEAR的问世,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作索尼在高端降噪市场的一次战略性“补位”操作,不仅守住了技术护城河,也拓展了年轻化用户的版图。
在设计语言上,ULT WEAR延续了索尼一贯的简约风格,同时融入了更多面向年轻人的潮流元素。星夜黑、银河白与森林灰三种低饱和度配色,搭配镭射幻彩Logo与专属ULT按键,整体视觉更具未来感与辨识度。可折叠结构、255g轻量化机身、静音转轴与亲肤材质耳罩,共同提升了佩戴舒适度与日常便携性。
功能上,ULT WEAR也表现出色。开机、降噪模式切换、佩戴感应等操作均实现快速响应,避免用户等待。覆盖右耳罩即可开启临时环境声模式,便于日常对话,操作直观。
耳机支持LDAC高清音频编码和双设备连接,兼容Android、iOS、Windows与Mac系统,适配性强。
在音质方面,ULT WEAR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低频革新。其搭载的40mm定制驱动单元、V1处理器和DSEE数字增强引擎,使其在重低音表现上远超传统“堆料型”耳机。
侧边ULT按键提供三种模式切换:
默认模式(OFF):提供清晰均衡的日常听感;
ULT1:增强低频量感,鼓点更具冲击力,适合摇滚与电子乐;
ULT2:则将低频推向极致,营造影院级沉浸氛围,专为重度低音爱好者打造。
虽然重心落在低频,但ULT WEAR并未牺牲整体听感。高频解析力接近WH-1000XM5的水平,人声略微靠后但细节丰富,关闭ULT模式后,其音色回归经典索尼式的均衡风格,适合古典、ACG等多种类型音乐。这种从“炸裂”到“清淡”的自如切换,让它在同价位重低音耳机中显得尤为灵活、全能。
降噪能力方面,索尼依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内外双反馈麦克风配合V1芯片,对地铁、机械键盘等高频噪音过滤效果出色;风噪抑制结构优化了户外使用体验。可调节的环境声模式提供多达20级细化选项,适应办公、通勤等不同使用场景。
ULT WEAR不仅填补了“重低音+降噪”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缺,更是在3000元档位与Bose QC Ultra、JBL Tour One M2等主流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其30小时降噪续航、快充3分钟可用1.5小时的便捷设计,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全天候音乐伴侣”的定位。
在一个被参数堆砌、技术比拼所主导的市场环境中,索尼ULT WEAR反其道而行之,以“感官优先”的理念重新定义了重低音耳机的价值。它不是WH-1000XM5的替代品,而是索尼对年轻世代音乐文化的深度回应。当音乐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低频的冲击力正是最直接的“语言表达”。
对于Techno音乐的狂热爱好者、宅舞现场的参与者、健身房里的“撸铁党”来说,ULT WEAR不仅是一款耳机,更是他们对声音文化的认同与沉浸的方式。
来源:科技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