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肝吸虫,学名华支睾吸虫,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寄生虫,虫体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长期感染可发生肝大、黄疸、肝硬化、肝癌等。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蔡潇
记者今天采访了解到,近日宁波市疾控中心检出多例肝吸虫阳性,患者均有外地出差、旅游期间生食皖鱼史。
肝吸虫,学名华支睾吸虫,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寄生虫,虫体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长期感染可发生肝大、黄疸、肝硬化、肝癌等。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肝吸虫(感染)赫然在列。肝吸虫囊蚴是肝吸虫生活史中的一种形态,肝吸虫以囊蚴的形式寄生于淡水鱼虾的肌肉组织中。
淡水鱼或虾是肝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人们常常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例如鱼生粥,广大夜宵爱好者的生烤小鱼、小虾等。若这些淡水鱼或虾未经熟透而被食用,则极易感染肝吸虫。
显微镜下的肝吸虫卵
哪些鱼类会携带肝吸虫囊蚴?据介绍,平常食用的三文鱼、金枪鱼等海生鱼生并无感染肝吸虫风险。
我国目前已经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5科57属101种,但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起到传播作用的主要是常见的经济鱼类和野生鱼类。例如居民常食用的草鱼(白皖)、青鱼(黑皖)、鲢鱼、鳙鱼(大头鱼)、鲮鱼、鳊鱼和鲫鱼等,野生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等感染率也较高,多与儿童感染肝吸虫有关。除淡水鱼外,淡水虾如细足米虾、巨掌沼虾、中华长臂虾等也可能有肝吸虫囊蚴。
如何预防?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是预防肝吸虫病的最好方法。
有研究表明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在酱油内(含氯化钠19.3%)可维持5小时,在食醋内(含醋酸3.36%)可维持2小时才死亡。因此,吃鱼生的人将生鱼片加调味品后即生食,并不能避免感染。
厚度1mm,含囊蚴的鱼肉片,在90℃和60℃水中,分别于1秒钟或10秒钟内囊蚴全部死亡,因此,吃“鱼生粥”时,如果生鱼片切的较厚,或鱼片数较多,放入粥内后可使粥的温度下降,就不容易杀死囊蚴。经烧烤的小鱼,若内部鱼肉未熟透,囊蚴不能被杀死,吃下这种食品就容易感染本病。至于生吃鱼虾的人,感染本病可能性就更大了。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