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题星解 | 立足中国本土实践,畅谈药经与临床视角下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初治DLBCL的经济性与优效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2 22:46 3

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亚型、IPI评分等不同的患者在治疗反应和预后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R-CHOP方案仍面临40%患者原发耐药或复发的困境。维泊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靶向CD79b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一线DLBCL治疗中展现出

导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亚型、IPI评分等不同的患者在治疗反应和预后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R-CHOP方案仍面临40%患者原发耐药或复发的困境。维泊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靶向CD79b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一线DLBCL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值得关注的是,维泊妥珠单抗首次通过医保谈判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在DLBCL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从相遇到相识,“弥题星解——解锁DLBCL治愈新标准”系列报道正式引领我们步入一个信任与希望交织的全新篇章——第三季相信季。为系统探索DLBCL一线治疗现状,全面推动学术发展,持续改善患者临床获益,医脉通特邀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头颈肿瘤内科王杰松教授、药剂科杨琳教授,基于Pola-R-CHP相关的成本-效用分析以及真实世界研究,分享维泊妥珠单抗进入医保后的成本-效用性与可及性、真实世界应用经验,并对创新药价值评估与可及性提升作出展望。

本期要点

成本-效用分析显示,当维泊妥珠单抗的价格下降超过32.5%时,则Pola-R-CHP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超过50%1。随着维泊妥珠单抗进入医保后大幅降价,可认为Pola-R-CHP具有成本-效用性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Pola-R-CHP方案在中国初治DLBCL人群中的12个月PFS率较传统方案提升6.2%且高风险亚组获益显著2,还填补了POLARIX研究在基因标记物和分子亚型分析方面的空白。

未来应积极探索创新药物联合方案以提高疗效,构建涵盖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及可及性的六维评估框架,以科学量化创新药的临床与社会价值,推动疗效卓越且经济可负担的创新药物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药物经济学分析显示,维泊妥珠单抗进入医保后经济性与可及性提升

01 医脉通

随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及医保目录的不断更新,药物经济学成为“医保准入”的重要抓手。您认为对维泊妥珠单抗等抗肿瘤创新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有哪些意义?基于您团队率先开展了Pola-R-CHP一线治疗中国DLBCL患者的成本-效用分析,请您结合研究谈谈如何在中国诊疗环境中量化该方案的经济性?

杨琳教授

药物经济学是医保准入中的重要工具,帮助筛选出性价比高的创新药物,使更多患者从创新药物中受益。药物经济学在临床实践中也助力医生选择具有性价比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对于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团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淋巴瘤领域创新药物的药物经济学分析,以维泊妥珠单抗为例,我们在研究中规范收集了包括药品成本、检查费用(如CT、PET/CT等)、不良反应处理费用(如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神经事件等)、支持性护理、住院床位费等多项成本数据,并从已发表的文献中获取了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以及PFS、疾病进展(PD)、自体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缓解、CAR-T治疗、CAR-T治疗后缓解状态的效用值、不良反应的负效用值。基于这些数据使用Markov模型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了中国DLBCL患者使用Pola-R-CHP方案相比传统R-CHO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成本-效用性1。主要分析结果包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以及增量净健康效益(INHB)等效用指标。我们还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Pola-R-CHP:维泊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

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

02 医脉通

在开展成本-效用分析以量化经济性时,您团队如何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难点?基于研究结果以及新版医保目录药品大幅降价的现状,请您谈谈维泊妥珠单抗进入医保后在DLBCL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用性?

杨琳教授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面临并克服的挑战包括获取当下准确的成本数据,包括维泊妥珠单抗的中国售价,在查询药物招标信息和已发表的文献后发现为全球最低价;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确定不良反应的负效用值;构建成本效用模型后辅以概率敏感性分析等验证模型稳健性,并进行情景分析,通过不断降低维泊妥珠单抗的价格,反复计算ICER和INHB,以精准计算维泊妥珠单抗的不同定价及对应的成本-效用可能性等。此外,研究将来自多项试验(POLARIX、SCHOLAR-1、ZUMA-7和TRANSFORM)的生存数据合并,以尽可能准确地模拟患者的长期生存结局。其中,在缺乏POLARIX研究中国人群亚组数据情况下,我团队持续跟进其亚洲亚组的数据披露情况,发现其疗效与安全性特征与全球数据高度一致,由于亚洲亚组数据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我们最终采用全球人群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维泊妥珠单抗中国上市价格,Pola-R-CHP方案未能达到经济性阈值。然而,当维泊妥珠单抗的价格下降超过32.5%时,则Pola-R-CHP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超过50%11。这一价格调整是药企与医保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显著提升了药品的可及性,也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一创新药物。期待通过此类医保谈判,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03 医脉通

从药物经济学研究到医保政策的落地,您认为这将如何改变DLBCL一线治疗格局?对于各中心开展规范化治疗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杨琳教授

在DLBCL一线治疗中,基于全球Ⅲ期POLARIX研究中,Pola-R-CHP相比R-CHOP方案降低了27%的疾病进展、复发和死亡风险,且未增加安全性风险,Pola-R-CHP方案于2022年首次写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3年纳入NCCN B细胞淋巴瘤指南4-6。如今,Pola-R-CHP方案一线治疗DLBCL已分别被NCCN B细胞淋巴瘤指南(2025.v2)列为优先推荐(1类),被2025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列为Ⅰ级推荐(1A类),为中国临床医生实施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参考7,8。随着维泊妥珠单抗纳入医保目录,其经济性和可及性大幅提升,使更多中国初治DLBCL患者能接受规范化全程治疗,从源头上解决了既往因经济因素导致治疗中断的临床痛点。

真实世界探索验证,Pola-R-CHP治疗中国初治DLBCL获益良好

04 医脉通

医保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真实世界数据积累,您中心既往参与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Pola-R-CHP方案在中国初治DLBCL人群中的12个月PFS率较传统方案提升6.2%。请您解读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临床实践有怎样的影响或启示意义?

王杰松教授

我中心参与的该项真实世界研究旨在(1)验证随机对照试验(RCT)POLARIX研究结果;(2)真实世界的诊疗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的入组限制条件相比RCT更少,有望回答RCT未回答的临床问题。

在本研究中,Pola-R-CHP组相比R-CHOP组12个月PFS率有所提升(90.3% vs 84.1%,P=0.18),尽管未显示统计学差异,但在高风险亚组中,如ECOG评分≥2(P=0.034)或non-GCB亚型(P=0.025)患者,Pola-R-CHP组获益显著,与POLARIX研究一致2。通过基因测序,在96例接受Pola-R-CHP治疗的患者中发现,PIM1、TP53、BCL2、KMT2D、SOCS1等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均超过25%2。不同亚型、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Pola-R-CHP疗效有所不同:在PIM1突变(总缓解率[ORR]为88.10%,完全缓解[CR]率为76.19%)和TP53突变(ORR为81.82%,CR率为69.7%)的患者中,Pola-R-CHP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EZB亚型的患者可能从Pola-R-CHP中获益更多,ORR和CR率均为100%2。

总之,这项真实世界研究不仅验证了RCT结果,填补了其在基因标记物和分子亚型分析方面的空白,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循证数据支持。

05 医脉通

贵中心作为国内较早应用维泊妥珠单抗的中心之一,能否请您分享维泊妥珠单抗在真实世界DLBCL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王杰松教授

在我中心较早入组RCT约10例初治DLBCL患者中,大部分在Pola-R-CHP治疗后持续缓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例60余岁晚期女性DLBCL患者,脾脏肿块约20cm,伴有广泛的淋巴结累及,腹部如同怀孕7-8个月,曾一度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在我们建议下患者入组,经过4周期的Pola-R-CHP治疗后实现CR,病灶基本消失,随访约6年状况仍良好。

在维泊妥珠单抗中国上市后,我中心也在初治DLBCL患者中积极应用,总体而言疗效和耐受性良好。近期我接诊的一例59岁的男性患者,初诊时ECOG评分为2,腹腔淋巴结肿大至4cm,脾脏肿块超过20cm。经过2个周期的Pola-R-CHP治疗,肿瘤缩小了90%以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耐受性总体较好。

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创新药应用与可及性提升协同

06 医脉通

近年来,您中心在真实世界实践中均持续展开探索,为优化临床决策作出了不少贡献。基于这些实践经验,您认为未来应从哪些维度发力,才能更精准地推动"疗效优-可负担"创新药惠及广大患者?

王杰松教授

未来可以从如下维度努力:(1)应积极探索创新药物联合方案以提升疗效,我中心既往参与了CD20/CD3双抗格菲妥单抗联合Pola-R-CHP的临床研究,入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已实现快速、深度缓解。(2)以多学科协作(MDT)的模式进行更多探索,规范患者全程管理,我院凭借优秀的病理科、放疗科、药剂科等兄弟科室,全力推进MDT模式。各科室紧密协作,精准把握患者病情,从病理诊断到治疗方案制定、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严密的随访管理,全方位发力,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维泊妥珠单抗等新药进入医保,中国DLBCL患者将获得更多可及的治疗选择。

杨琳教授

面对创新药价值评估的复杂性,我们亟需构建一个涵盖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及可及性的六维评估框架,以科学量化创新药的临床与社会价值,推动疗效卓越且经济可负担的创新药物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其中,疗效方面不仅需要关注药物短期效果,更需要重视其长期疗效,因为它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在安全性方面,应更为关注真实世界数据,通过数据以完善模型研究,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对此,近年来我团队持续开展创新药物相关研究,涵盖淋巴瘤等多个领域,并发表了相关论文。未来随着创新疗法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的不断提升,淋巴瘤的治疗将朝着更积极的治疗方案、更低的疾病负担、更高的治愈率方向发展。

杨琳 教授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行政副主任 主任药师

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青委

福建省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学会秘书长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主委

福建省药学会肿瘤药学专委会副主委

福建省药学会基层药学专委会副主委

福建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委

《中国药房》、《中国药业》杂志编委

2017-2018年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访问学习

以项目负责人主持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卫健委科研项目7项

发表SCI和CSCD源等学术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0年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拥有软件著作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王杰松 教授

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头颈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十党支部书记 二十八区行政副主任

福建省肿瘤医院大内科 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白血病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福建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弥题星解第一季 相遇季

弥题星解第二季 相知季

弥题星解第三季 相信季

参考文献:

1.Dong L, et al. Is first-line treatment with polatuzumab vedotin-rituximab-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and prednisone (pola-R-CHP)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ost-effective in China?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using a Markov model. BMJ Open. 2025 Jan 20;15(1):e086251.

2.Zhao P, Wang J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latuzumab Vedotin Plus Rituximab, 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and Prednisone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Real-World,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ematol Oncol. 2025 Jan;43(1):e70017.

3.Song Y,et al. Polatuzumab vedoti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DLBCL: an Asia subpopulation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3 POLARIX trial. Blood. 2023 Apr 20;141(16):1971-1981.

4.Tilly H, Morschhauser F, et al. Polatuzumab Vedoti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22 Jan 27;386(4):351-363.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6.NCCN Guidelines: B-Cell Lymphomas Version2.2023 [ EB/OL ]. http://www.nccn.org.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5.

8.NCCN Guidelines: B-Cell Lymphomas Version2.2025 [ EB/OL ]. http://www.nccn.org.

编辑:Chole

审校:Irena

排版:Aiden

执行:Aiden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