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用时,就把它收纳在隧道内壁的墙体一侧,一旦洪水来临,气囊就会从里面弹出散落在隧道上。
眼瞅着,这个大气囊不断开始膨胀,不一会儿,就把隧道塞得满满当当。
原来,这是一种专用于地铁隧道防洪的神奇装置,即:弹性隧道塞!
不用时,就把它收纳在隧道内壁的墙体一侧,一旦洪水来临,气囊就会从里面弹出散落在隧道上。
咱们先来看看它的构成,最外层是编织式的网状纤维,中间是保护纤维层,第3层则是带涂层的压力保护层。
从左到右依次是最外层、中间层、最里层
然后通过表面的气管充入空气。
当气囊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表面纤维与隧道壁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抵抗住洪水涌入时产生的压力,确保气囊不会滑移。
经测试,一个长10m 直径在5m左右的弹性隧道气囊,半小时内就能将空气充满,并且能承受隧道内约12Psi的水压力,将洪水阻隔在另一端。
但因为隧道的形状凹凹凸凸,要想让这个大皮球与隧道壁完全贴紧,属实有些强球所难了。
所以,一般在堵水时,人们还要用泵将渗过去的积水给抽走。
而下面这种防洪闸门的密封性就比较不错。
Dam Easy Flood Barriers
使用的时候要先把橡皮胶,垫在门口两侧;
然后拧动闸门上面的开关,多出的部分就会向两侧伸展,与墙面贴紧;
同时底部弹出的气囊又与地面相贴,这样,水就很难流进去了。
另外,还有这种ABS防洪挡板。
它的连接处贴有止水胶条,所以也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虽然看着薄薄的,但这种挡板可聪明得很,L型结构巧妙地将水的重量转化为了压力,稳定性可以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强。
说完了这些,咱们再来看看日本的防洪方式,整个排水系统像极了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叫法,即: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同样是地下防洪,但不同于弹性隧道塞的“堵”,隧道迷宫走的是排水路线,这时你要问了怎么排?
其中,靠得便是这五根大柱子,据悉,它们能容纳一架航天飞机或自由女神像。
当洪涝发生时,街道上的水会流入这些高达70m的竖井管道中,然后通过6.3km长的地下排水管道,汇入到深22m的巨型水库。
右侧为水库
在水库中支撑着59根石柱,有趣的是,因为颇有异次元的风格,所以,它还成为了很多MV 电影和游戏的取景地。
等雨势减弱后再启动涡轮机,这时,水库里的水就会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被泵进江户川,最终流入东京湾~
来源:冷科普